羅云米 陳磊 周汝平 劉玉英 劉斌 王保軍 馬健 田海龍


摘? ?要? ?蔬菜基質穴盤育苗是以塑料穴盤作育苗容器,育苗基質替代土壤的一種育苗方式,具有節約用種、節省勞力、減輕勞動強度、降低育苗風險和生產成本等優點,有利于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滿足蔬菜規模化、集約化和商品化生產需求。針對當前蔬菜育苗存在的秧苗管理難度大、秧苗數量不穩定和質量偏低等問題,從育苗場地、育苗準備、播種育苗、苗期管理、病蟲害防治、壯苗標準等方面總結重慶地區主要蔬菜基質穴盤育苗技術。
關鍵詞? ?蔬菜;基質;穴盤育苗;技術;重慶地區
中圖分類號:S64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1.006
育苗是蔬菜生產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培育出優質壯苗就意味著蔬菜生產成功了一半。80%以上的蔬菜生產都需要育苗環節。蔬菜基質穴盤育苗是以一定規格的塑料穴盤作育苗容器,以單一或復合基質替代土壤的一種育苗方式,具有節約用種、節省勞力、減輕勞動強度、降低育苗風險和生產成本等優點,有利于優良品種的推廣,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實現蔬菜規模化、集約化和商品化生產。
目前,穴盤育苗技術在重慶市主要蔬菜產區已得到廣泛應用,對促進重慶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高科技水平意義重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同時,蔬菜穴盤育苗也存在盲目照搬、規模化集中育苗專業戶少、秧苗管理難度大、秧苗數量不穩定和質量偏低等問題,不能保證蔬菜的正常生產,不適應蔬菜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制約了重慶市蔬菜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和產業升級。針對當前重慶市蔬菜育苗存在的諸多問題,總結提出主要蔬菜基質穴盤育苗技術,供蔬菜生產者參考。
1 育苗場地
1.1 育苗設施
根據育苗季節或不同氣候條件,選用地膜、小拱棚、單棟大棚、聯棟大棚或智能溫室等保護設施。冬春季育苗夜間應配備電熱線或水暖加溫設施設備,聯棟大棚和智能溫室應配備降溫和增溫設施;夏秋季育苗應覆蓋遮陽網、防蟲網,起防風、防雨、防蟲和降溫作用。
1.2 育苗床
1.2.1 地面苗床
苗床寬1.1~1.2 m,長度根據地形而定,整平拍實床面,鋪一層園藝地布,四周開好排水溝。
1.2.2 移動苗床
聯棟大棚或智能溫室配置可移動育苗床架,床架南北設置,架高0.8~1.0 m,架寬1.2 m,長度根據育苗設施長度而定,育苗床之間留0.50 m寬的操作道。
1.3 噴水設施
育苗設施內最好安裝移動或固定的自動噴水設施,以及降溫或加濕彌霧系統,也可用軟管或噴壺噴水,噴水要均勻。
2 育苗準備
2.1 穴盤選擇
2.1.1 茄果類蔬菜
冬季育苗,茄子選用孔徑5.5 cm×5.5 cm的32孔穴盤,番茄、辣椒選用孔徑4.6 cm×4.6 cm的50孔穴盤;春、秋季育苗,番茄、辣椒、茄子選用孔徑4.0 cm×4.0 cm的72孔穴盤。
2.1.2 瓜類蔬菜
黃瓜、絲瓜、冬瓜、節瓜、瓠瓜、苦瓜、西葫蘆等瓜類蔬菜育苗,選用孔徑4.6 cm×4.6 cm的50孔穴盤或孔徑4.0 cm×4.0 cm的72孔穴盤,南瓜育苗選用孔徑5.5 cm×5.5 cm的32孔穴盤。
2.1.3 豆類蔬菜
豇豆、菜豆等豆類蔬菜育苗,選用72孔穴盤。
2.1.4 十字花科蔬菜
花菜、結球甘藍、大白菜、榨菜、兒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育苗,選用72孔穴盤。
2.1.5 綠葉蔬菜
油麥菜、生菜、芹菜等綠葉菜類育苗,選用孔徑3.0 cm×3.0 cm的128孔穴盤。
2.2 基質準備
2.2.1 基質用量
每立方米育苗基質可分裝32孔穴盤150盤、育苗4 800株,分裝50孔穴盤200盤、育苗1.0萬株,分裝72孔穴盤220盤、育苗1.58萬株,分裝128孔穴盤260盤、育苗3.3萬株。
2.2.2 基質預濕
調節基質含水量至35%~40%,即用手握基質能成形,但沒有明水滴出,堆置2~3 h,讓基質充分吸水。
2.3 基質裝盤
2.3.1 人工裝盤
將預濕好的基質裝入育苗穴盤中,使基質填滿每個穴孔并高于穴盤表面0.5 cm,然后將裝好基質的穴盤疊盤輕壓,自然壓出深0.5~1.0 cm的播種孔。
2.3.2 自動裝盤
采用蔬菜集約化育苗自動化播種線,進行自動裝盤和精量播種,每小時可裝500盤。
3 播種育苗
3.1 種子處理
包衣種子可以直接播種。未經包衣處理的種子,應在播前將種子放入55~60 ℃溫水中浸泡15~20 min,除去秕籽和雜質;萵筍(油麥菜)、生菜、芹菜則應在5~10 ℃條件下處理24 h。
3.2 浸種催芽
3.2.1 浸種
番茄、辣椒浸種4~5 h,茄子浸種8~12 h,黃瓜等瓜類蔬菜浸種4~5 h,豇豆、菜豆浸種1~2 h,白菜、甘藍浸種4~5 h,萵筍浸種4~5 h,芹菜浸種24 h。
3.2.2 催芽
3.2.2.1方法
浸種后用潔凈紗布或麻布包裹種子進行催芽,早晚用溫熱水清洗種子1次,洗凈種子表面粘液。
3.2.2.2溫度
番茄、辣椒、茄子催芽溫度為28~30 ℃,黃瓜等瓜類蔬菜催芽溫度為28~30 ℃,豆類催芽溫度為30 ℃,白菜、甘藍催芽溫度為25 ℃,萵筍、芹菜催芽溫度為15 ℃。
3.2.2.3時間
催芽時間:番茄48~55 h,茄子、辣椒80 h左右,黃瓜等瓜類蔬菜12 h,白菜、甘藍等12 h,萵筍、芹菜等48~72 h,當70%左右的種子破嘴露白時即可播種。
3.3 蓋種澆水
根據蔬菜種類及栽培密度,每孔播種1~2粒,播種后及時用育苗基質或石谷子蓋種,厚度0.5~1 cm;然后澆透水,用地膜覆蓋,最后在苗床兩邊每隔1 m左右插一拱桿做成小拱棚,覆膜以增溫保濕或覆蓋遮陽網遮陰降溫。
3.4 揭膜
當70%左右幼苗出土時,及時揭除苗床面上的地膜。
4 苗期管理
4.1 水分管理
秧苗生長期無需控水,應始終保持基質濕潤。在穴盤基質表面還未發白時就應補充水分,不可等到穴面基質干枯結痂再澆水,噴水量和噴水次數視育苗季節和秧苗大小而定,原則上掌握每次噴勻噴透。成苗后,在起苗移栽前一天澆1次透水。
4.2 溫度管理
不同蔬菜種類的苗期適溫不同,詳見表1。棚室等育苗設施的溫度管理,夏秋季育苗去掉大棚圍裙膜,保留棚頂膜,晴天10: 00—15: 00,棚頂蓋遮陽網降溫;冬春季育苗采用電熱線、水暖方式升溫。
4.3 光照管理
夏秋季育苗,出苗前棚膜上覆蓋遮陽網以降溫,出苗后晴天的15: 00后或陰雨天都要揭去遮陽網。冬春季育苗,小拱棚要早揭晚蓋,盡可能增加育苗設施內光照強度和光照時數,有條件的可以配備農用LED燈、熒光燈、生物效應燈、弧光燈等補充光照。
4.4 間苗補苗
每穴秧苗數量過多時,應在秧苗2片子葉展開時間苗,保證每穴1苗,使每株幼苗都保持一定營養面積;去掉纖弱苗,保留健壯苗,促進幼苗生長。
4.5 煉苗團棵
定植前8~10 d,逐漸揭除小拱棚或遮陽網等覆蓋物,使秧苗盡快適應露地環境,并提盤團棵,促進根系生長。定植前1 d,適量澆施清糞水和噴藥,帶藥帶肥帶基質起苗定植。
5 病蟲害防治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早疫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等,蟲害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蟲、蚜蟲、粉虱、跳甲、斑潛蠅等。
5.1 病害防治
5.1.1 播前消毒
播種前做好種子、穴盤和苗床的消毒工作,以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或由種子帶毒傳播的病害。
5.1.1.1種子消毒
溫湯浸種(詳見3.1)。
5.1.1.2穴盤消毒
將清洗干凈的穴盤放置在育苗設施等密閉空間內,每平方米用34 g硫磺粉加8 g鋸末點燃熏蒸,密閉24 h。
5.1.1.3苗床消毒
采用50%甲基托布津1 000~1 200倍液噴霧1~2次。
5.1.2 化學防治
立枯病:育苗期間,每2周1次用植保素、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噴施葉面以預防發病;發病初期,每6~10 d用甲基立枯靈500~1 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6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60%代森錳鋅500~800倍液噴霧防治,重點是苗莖基部,并及時清除病株及鄰近病土。
猝倒病:發現病株后及時處理病葉、病株,并全面噴藥保護。選用4%農抗120的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或70%代森鋅500~800倍液噴霧防治,重點是苗莖基部,還可用1 000倍高錳酸鉀灌根。
灰霉病:發病初期,選用50%速克靈1 000~
1 200倍液,或50%撲海因1 200~1 500倍液,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噴霧防治。
早疫病:選用50%撲海因1 200~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50%速克靈1 200~1 500倍液噴霧防治。
病毒病:選用1.5%植病靈1 000~1 200倍液,或20%病毒A 500~800倍液,或病毒K 1 200~1 500倍液,或抗病威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
霜霉病:選用58%甲霜靈錳鋅5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噴霧防治。
5.2 蟲害防治
5.2.1 物理防治
覆蓋防蟲網,封閉式管理。色板誘殺,采用黃板、藍板誘殺蚜蟲、粉虱、斑潛蠅等害蟲。
5.2.2 化學防治
小菜蛾、菜青蟲:選用10%高效氯氰菊酯
3 000~3 500倍液,或青蟲靈(BT)500~800倍液,或農地樂2 000~2 500倍液,或5%抑太保1 500~2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
蚜蟲、粉虱:選用25%阿克泰1 500~2 500倍液,或10%吡蟲啉3 000~3 500倍液噴霧防治。
跳甲:選用90%敵百蟲1 000~1 200倍液,或20%護瑞(呋蟲胺)2 000~2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或50%巴丹1 000~1 5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500~1 000倍液,或40%菊馬乳油2 000~
3 000倍液噴霧防治。
斑潛蠅:選用10%環丙氨嗪(滅蠅胺)3 000~
4 000倍液,或1.8%阿巴丁2 500~3 000倍液,或5%來福靈2 000倍液,或75%潛克2 500~3 000倍液,或0.5%綠卡1 000~1 200倍液,或1.5%云除1 500~2 000倍液,或2.2%海正三令2 000~2 500倍液噴霧防治。
6 壯苗標準
6.1 成苗標準
部分蔬菜的適宜苗齡及商品苗成苗標準詳見表2。
6.2 感觀標準
育成的秧苗莖稈粗壯、節間短、子葉完整、葉色亮綠、生長旺盛,根系將基質緊緊纏繞,形成完整根坨,無黃葉、無病蟲。
(責任編輯: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