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如何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怎樣體現教師的引導性?怎樣實現最優化的教學效果?北師大版教科書是按照不同主旨劃分主題單元,每組文章圍繞一個主旨選用三到四篇,這樣的編排特點充分符合標準。教師在備課中對教材所選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教學中分析課文之間的異同,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使知識的遷移和比較省時高效地實現,讓知識在單元整體群文中發揮聚合效應,省時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研讀文本,整合重組
單元內整合 單元內整合,在同一個單元之內,不同的課文圍繞著同一個主題,它們有著內在的聯系,或思想的異同或表達方法的不一。進行主題單元群文教學,既保留了單元的整體性,又節約課時讓學生讀更多的文章,擴大眼界,更加豐富,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如小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塞北江南”,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塞北江南風光,激發我們熱愛祖國的感情,此單元組合在一起教學更能震撼學生的心靈。①整體感知,了解大概。整組課文教學開始利用多媒體重組文章風景呈現。②習字學詞,掃除阻礙。學生把整組課文通讀一遍,頭腦中有全部認知,能夠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意思,激發學習興趣的。③細讀品味,體悟景美。以《五彩池》為例,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畫佳詞美句,反復誦讀,在頭腦中想五彩池的多姿多彩不同的美,然后讓學生同樣的方法劃出其他三篇優美的句子進行誦讀品味,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自然感受到了塞北江南秀麗的美景,熱愛之情油然而生。④分享感受,交流收獲。學生把自己搜集到江南的優美風景或風土人情的相關資料再次交流分享,多角度多方位談學習“塞北江南”的收獲,從課堂走向課外學以致用,提高了教學效率。
跨單元教材整合 一冊書不同單元課文之間有的存有內在聯系,文章體裁相似或者閱讀方法類似,還有的是主題相似,教師把這些有相似之處的文章組合在一起進行群文教學,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多文本閱讀,比照參讀,求同存異,從中探尋并掌握語言特點,有效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如小學五年級下冊的四篇課文跨單元整合,《唯一的聽眾》(第三單元主體課文)、《一個蘋果》(第五單元主體課文)、《“諾曼底”號遇難記》(第八單元主體課文)以及《禮物》(第九單元拓展閱讀)為內容,以《細微之處見真情》為題,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教師選擇抓住文中細節描寫,了解“鼓勵成長、相互關心、團結友愛、忠于職守、勇于犧牲”都是溫暖人心的純樸真情。這種“串珠成鏈”的學習方式,加強課文之間的聯系,為培養學生有效閱讀奠定基礎。
重組+擴充 重組+擴充群文教學,學生不僅鞏固了課本單元內主題課文群文學習方法,還實現了課內外閱讀的銜接,增加了閱讀量。教師整組教學結束后,運用精讀一篇課文中習得方法進行課外文章多文本閱讀,來牢固主題課文中的習得方法。議題《多角度看太陽》,學生從科學的視角,用欣賞的眼光和感悟的心態認知,引發了學生的探究意識,領會作者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多文本學習的熱情,有多文本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效率得到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有了一定的提升。
求實效,僻蹊徑
單元重組后根據組文需要,可用“重組導讀——以例遷移——擴充鞏固——實踐活動”等步驟,四個課時左右來完成。
重組導學 讓學生瀏覽重組文章,整體感知,引領學生把握群文主題和每篇文章特點。課堂環節:導入;初讀,即讀整組文章,掃除生字詞障礙,了解每篇文章大概文意;提煉,即獲取每篇課文主要信息,提煉群文主題。
以例遷移 首先在組文中選定例文,師生共同學習例文“語用點”。“語用點”的確定,可以是課后題或“問題泡泡”“金鑰匙”,也可根據學情自定等。然后,思考作者這樣寫的方法,這樣寫的用意。接著,放手讓學生用在例文中獲取的規律自學剩下文章。最后,引導學生談學習收獲,實現和能力的遷移。
擴充鞏固 群文閱讀目的是提高課堂效率,節約時間,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重組文章學完后,進行擴充相關文章閱讀加以鞏固才能學以致用。具體做法是:搜集與主題內容相近文章;分小組閱讀;做閱讀筆記或賞析;分享閱讀收獲。課堂上,學生們做到閱讀、交流、欣賞、創作的有機結合,才能把學到的新知轉化為能力。孩子的童年離不開詩歌,學生已在課內外接觸了不少的詩歌,群文教學《走進兒童詩》,教師先讓學生回顧上學課本上的詩歌,引出的群組不同類別的詩歌,最后學生竟然模仿著隨口說說出了一首首靈動的詩,多文本擴充鞏固課讓學生嘗試學會讀詩寫詩,引領學生們感受詩詞的奧妙,踏進詩歌的宮殿。
實踐活動 多文本重組教學后安排有實踐活動課,學生分小組分區域分類別展示。如把搜集到的相關文章進行感情朗讀;相關圖片內容和攝影畫面故事的講述等。課堂環節是:回顧群文議題——片斷再現——精彩分享——拓展升華。如小學四年級課本中的“橋”,教學任務完成后,在實踐活動課上,可以讓學生們唱我國藝術家閻肅《北京的橋》、欣賞橋的的圖片、講心橋的故事、寫一座自己心中的橋等環節,讓學生“從有形的橋”認識到了“無形的橋”,豐富了教材內容,有機的整合了課堂教學、課外閱讀、習作表達、動手實踐,落實了課標要求。
單元重組后,操作步驟可根據教學目標需要靈活變動,或增加減少教學環節,或增加減少教學課時等,實現了根據學生情況,教材特點進行遞進式語文教學。
結束語
立足教材基點,整合多文本資源,獨辟蹊徑探尋出高效的課內外多文本教學常態模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既完成了閱讀教學任務,又實現了海量閱讀,還切實提高了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鄉市牧野區新飛大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