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婷婷
隨著二審判決落地,岳正(化名)的心也跟著沉到谷底。他沒想到,一場自駕游會讓自己債務纏身。
車翻下河
4月的隴南溫潤如江南,吸引著大批游客前往游玩。那時岳正退休不久,報名參加了重慶某旅行社組織的“甘肅隴南四日游”自駕游活動。
賀林、謝紅、譚云、陳英(均為化名)等人也繳費參加。雖與他們素不相識,但岳正仍然同意了旅行社的安排,由他自帶車輛并自行駕駛,其余4人同坐。岳正作為代表,與該旅行社簽訂了《自駕車國內旅游組團服務合同》。
2017年4月21日,岳正駕車載人從重慶出發。起初兩日,整個車隊走走停停,欣賞沿途風光,一路歡聲笑語。誰知到了23日,意外發生。岳正駕車沿甘肅省文縣鐵邱路由邱家壩方向駛往鐵樓鄉方向,行駛至鐵樓鄉三角石村路段時,岳正覺得自己掉隊了,于是開始加速追趕。突然,岳正眼前景色恍惚,緊接著感受到猛烈撞擊。車輛駛出公路,翻下旁邊的白馬河中。
經甘肅省文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現場勘察和調查取證后認定,岳正超速行駛,對道路觀察不周、臨危采取措施不當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承擔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其余4名乘坐人不承擔責任。
對于這一認定,岳正忐忑不安。因為,除他之外的其余4人均不同程度受傷,其中,賀林傷情最重。賀林住院治療114天。經鑒定,她胸椎體骨折的傷殘程度系九級,右膝關節運動功能受限的傷殘程度系十級。
賀林出院后,將駕車人岳正以及組織自駕游的旅行社告上法庭。
責任誰負
命運讓曾經的同游伙伴對簿公堂。
賀林請求判決岳正賠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363502.42元,旅行社承擔連帶責任。她同時要求,由法院確認同車乘坐的另外3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
對此,岳正辯稱:“雖然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賀林受傷屬實,但是我們都是在參加旅行社組織的自駕游過程中發生的交通事故。而發生事故的原因是旅行社改變行程,導致時間倉促,超速行駛所致。旅行社也應該對事故承擔相應責任。”他還強調:“當時,我們車上共5人,屬于自駕游,其他乘坐人員也應在本案中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旅行社則說,岳正駕駛的車輛不屬于旅行社所有,也不屬于旅行社管理,并且旅行社在此次交通事故中不存在任何過錯,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乘坐人之一的譚云在庭上辯稱:“我和其他幾人都是參加自駕游的乘客,給旅行社繳納了費用。作為乘坐人,對交通事故的發生沒有責任。”
最后,法院結合當事人在本案中的過錯程度及對損害后果發生的原因力的大小,酌情認定岳正在本案中承擔55%的責任,賠償138389.95元,旅行社承擔40%的責任,賠償107919.96元,賀林自己承擔5%的責任。
宣判后,岳正和旅行社均不服,提起上訴。
維持原判
在上級法院的審判過程中,岳正表示,旅行社應承擔70%的責任,因為,旅行社壓縮行程,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存在重大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而他本人不應承擔50%的責任,因為,是旅行社安排他駕駛車輛,而且他本人僅屬于自駕游成員,也不能通過購買保險轉移風險,其賠償能力明顯小于旅行社。
旅行社則上訴稱,本案案由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旅行社非涉案車輛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岳正也非旅行社的職工。涉案交通事故的責任應由駕車超速行駛的岳正全部承擔。
法院審理后認為,岳正明知駕駛車輛屬于高風險行為,仍與旅行社簽訂《自駕車國內旅游組團服務合同》。在此情況下,岳正違反交規及合同超速行駛,對涉案交通事故應負全部責任,并對賀林的損失承擔直接責任。
但旅行社作為自駕式旅游活動的經營者,也應承擔組織者的安全保障義務。
首先,岳正并非旅行社的雇員,他和其他同乘人員一樣是旅行活動的參與者。旅行社只安排岳正一人駕駛,加大了出事故的風險。其次,旅行社在旅行過程中壓縮時間,導致趕行程。
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法官還發現一個細節:領航車為旅行社車輛。岳正的車本來編號為1號,應緊隨領航車,但事故發生時該車已經排在第四的位置,這也導致岳正為不掉隊而拼命追趕。“這一細節也充分說明領航車未注意到整個車隊的情況。本案中,旅行社雖不能直接控制岳正的駕駛行為,但如果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或許這一事故就不會發生,因此,旅行社還是應對賀林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審理該案的法官解釋。
法院還認為,本案系旅行社組織下的自駕式旅游活動,同乘的4人在乘車的過程中無任何影響駕駛的過錯行為,但基于同乘人員接受自駕式旅游活動,對于追趕前車共同目的所引起的風險,應相應減輕岳正的賠償責任。
最終,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說理
沒有保障的自駕游
沒有詩和遠方
法官認為,本案所引發的各方責任雖然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予以了裁判,但仍然亟待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此種旅游加以規制。
眾所周知,交通活動在整個旅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且風險性也非常大。旅行社通過自駕的方式將風險轉移給同為旅客的駕駛人員,是否公平合理,值得考量。在車輛保險中,針對車上乘坐人員的乘坐險,保險金額過低是客觀事實,而駕駛人員又不能通過額外購買保險轉移風險的問題值得關注。
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旅行社承擔補充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者追償,也就是說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最終的責任承擔者為駕駛人員,但審判實踐中鮮有此種追償權的實施。
旅行社責任險這一保險品種在理賠時,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賠償上限,是僅能抵扣保險賠償范圍內損失,還是抵扣受害人的所有損失?不夠賠償的部分,是否又應該由其他責任人按份額承擔?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明確。
旅游本為提高生活品質,愉悅身心,案件中的被告岳正卻因為一次自駕游,背上一身債務。法官在這里提醒大家,參加旅行社組織的自駕游一定要謹慎。此外,法律問題的明確有助于自駕游參與者更好地做出判斷,否則出現糾紛后,法官審判會遇到困惑,旅行社、受害者和駕駛人也難以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