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珠
今年10月,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扔出了一重磅炸彈:中考體育將提升至與語數外同等分值。
在此之前,9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要求,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將體育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納入中考計分科目,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隨著國家接連發出的“重視體育”信號,有不少省市陸續公布施行新的體育科目通知:陜西省2021年起取消中考體育免試,滿分由50分提到60分;云南省體育中考分數從50分提升到100分;在廣州市中考新標準中,體育與健康考試分值將提高至70分……
“指揮棒”發生轉向后,老師和家長對體育課的態度會有何轉變?體育與文化課如何權衡?學校如何應對?大家究竟擔心的是什么?
提分是“以毒攻毒”?
有教育界人士稱,近年來國家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重視學生鍛煉,歸根結底是現在中國孩子的體質下滑嚴重。
“孩子們視力不良這個問題,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形勢嚴峻。另外就是體質健康,跑動肺活量低、肥胖等等,這些問題也是越來越嚴重。青少年體質健康下滑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需要采取各種措施進一步強化學校體制,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國家衛健委的一項數據表明,中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是9.6%,肥胖率6.4%;12至18歲青少年體質連續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也是全面下滑。
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各項體育測試中不達標,從中暴露出身體素質差等問題,確實讓人無法回避。
以重慶為例,2019年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身標準優秀達標率為7.69%,距《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25%以上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問題一般呈現出兩個極端,一是肥胖,二是消瘦。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營養不良形成的消瘦正逐漸減少,超重、肥胖趨勢則越來越明顯。”大學一畢業,李燁便留在重慶一所中學當了體育老師,7年的教學經歷讓他對目前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有了深入了解。
“現在的孩子,身體實在太不行了。”李燁說,體重超重的學生們大多對體育課有所抵觸。不僅如此,大部分肥胖學生已出現膽固醇、尿酸等指標超標情況,極個別還患有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
“雪上加霜”的是,當前處在學校、家長普遍輕視體育課的大環境下,體育課逐漸被邊緣化,被其他主科占用成常見現象。不少網友戲稱:“讀書時,體育老師不是生病就是請假,體育課總被無故取消,長大后才知其中真相。”
“就目前而言,體育中考量化指標測評確實不能說是科學的,但這個制度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體育鍛煉時間不足、體質健康下滑等問題。” 李燁說,“如果這種‘以毒攻毒的方式,能逐漸讓學校、家長開始重視體育課,讓學生們得到足夠鍛煉,也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
重慶分值暫不調整
中小學的體育課一直被視為副科,但隨著國家接連下發文件指導學校體育工作,未來體育課是否會成為與語數外“并肩”的應試教育學科?這引起了老師和家長們的熱議。
目前,家長們最關心的莫過于,重慶本地的中考體育分數會不會提高?如果提高,又會提高到什么分數?
“2021年重慶中考體育具體政策正在制定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重慶中考體育分值暫時不會調整。”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盡管目前市教育部門還未公布相關調整方案,但看到不少地方中考體育增加分數的消息后,明年孩子就要中考的伍女士依然表示擔憂,“既然這是國家的要求,重慶中考體育分值肯定要上調。即便按照目前50分的分值,我家孩子要想上個好高中,體育也是必須要加強的項目,要是體育的中考分數向語數外三門主課看齊,高中可就懸了!”
伍女士的兒子今年在北碚區一所中學上初三,這個身高1米7的小伙子體重足足有90公斤,體育一直是他的弱項。
“剛一上初中,中考體育的壓力就撲面而來。每天各科作業做完后,我們還要求孩子按照中考體育項目進行定量訓練。”伍女士說,“現在最怕的就是明年政策發生變化,體育不是能突擊的科目,現在加大訓練量已經來不及了。”
除了應屆生的家長擔憂時間匆忙外,記者發現,相當一部分孩子離中考還有段時間的家長,對體育中考提分表示支持。
女兒剛上初一的王先生就表示,國家加強對體育的重視,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鍛煉機會,重視文化課的同時,還要重視身體素質,“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身體都垮了,還談什么未來?”
今年42歲的王先生是一個跑步愛好者。他調侃地說,13歲的女兒沒有遺傳到他一丁點的運動基因。
“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了各科作業后就開始躺著看電視、玩手機。我知道現在中學生的學業壓力很大,很多科目要考也都不能放松。但是長時間不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王先生表示,用提高體育中考分數的方式來保證體育鍛煉時間,既能讓孩子鍛煉身體,也可以勞逸結合。
但他心里也有一個顧慮:中考體育分數提高后,如果學校把體育又當作另外一個語數外主課來狠抓,反而無形中增加了學生身體、心理雙重負擔,“那就不是勞逸結合,而是雪上加霜了。”
據了解,立定跳遠、擲實心球、仰臥起坐、跳繩、1000(800)米長跑等是目前大部分地區中考體育的測試內容,這些項目把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量化,但也可能導致“體育應試現象”出現。
“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在分數面前,學校、學生、家長包括我們體育老師都要‘折腰。什么得分最簡單、什么分數高就練什么,中考體育已經有了‘功利性。”李燁說,“很難想象中考體育分數提高到與語數外同等后,作為體育老師,我們是該笑還是該哭。”
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素質
目前,重慶中考總分為750分,語文、數學、外語各150分(外語聽力30分),物理80分、化學70分,思想品德和歷史各50分。照此計算,文化考試總分為700分。此外,體育考試50分,計入升學總分。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中招體育考試在項目和分數上與去年保持一致,考試項目為:立定跳遠、擲實心球、1分鐘跳繩、中長跑(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中長跑的成績不計入中考成績,但中長跑成績合格后,才可參加其它另外三項的體育測試。
記者從我市多所學校了解到,目前初三學生正照常準備明年的中考體育。
“體育這門學科不是一蹴而就的,中考分數可能會逐步提高,但不會特別突然。”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與體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張一民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家接連發出重視體育的信號,是為了鼓勵和推動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更好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保衛祖國服務。
然而,隨著“體育越來越重要”的信號不斷傳出,學校如何在保障學生文化課不掉隊的情況下,提升其身體素質?
“國家接連下發指導學校體育工作的文件,我們的感受是,國家對體育更加重視了,這也引發了學校對體育教學的深思。”市人大代表、黔江民族中學校長萬玉平說。
為了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校園鍛煉時間,在體育課程設置上,黔江民族中學初中年級每個星期有3節體育課。同時,學校還將學生在校內開展的課外體育活動納入了教學計劃。
“學校采取的是戶外活動興趣小組的形式,鼓勵學生參加乒乓球、籃球、跆拳道等社團。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保證學生文化課時間充足,還能提升他們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 萬玉平說,隨著黔江民族中學對體育重視程度的加大,主課擠占體育課的現象已經消失,學生在校有足夠的時間參與體育鍛煉。
針對中考體育分數增加,李燁認為,現在學生們喜歡上體育課是因為體育課有趣味性,一旦強化體育考核后,要謹防體育課變得枯燥乏味,“應該更加注重體育課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寓教于樂,讓學生愛上鍛煉,而不是被迫鍛煉。”
“家長也可以加入到運動行列中,例如每天抽半個小時,帶著孩子出去散步、跳繩、打球,營造家庭體育鍛煉氛圍。”張一民表示,加強戶外活動還可以預防近視、防止視力惡化。
還有專家建議,學校要有相應的基礎性配套跟進保障,做好風險評估、過程管控以及課程內容的合理安排,利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強身健體,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