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賀然
【摘要】互聯網時代下的初中課堂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設。面對新的時代競爭壓力,教學形式應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為其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上好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十分必要。
【關鍵詞】初中? 信息技術? 課堂優化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6-0039-02
隨著信息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引發深刻變革。21世紀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紀,信息技術在人類社會各個領域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滲透與應用的速度加快,必將促進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然而有相關調查顯示,近年來我國大部分中學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不高,且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也偏低,這不僅不符合新課程的發展要求,還不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特征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課程具有基礎性。信息技術教育必須真正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獲取、處理、應用和發布信息,是每個公民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應用是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學生學好信息技術課程,是適應信息社會未來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必要基礎。通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努力培養適應信息社會需求、適應快速變化、理解和適應未來的高度創新、個性化的人才。
二是課程的應用性和工具性。在信息技術課上,學生不僅要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更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計算機上的學時不得少于總學時的70%。在教學中,要在使用中學習,在操作中提高。理論知識的講解要注重實際應用的需要,尤其要注重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了信息技術課程之后,必須將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加以應用,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在其他課程中。
三是課程的發展性。每個學科都在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信息技術的各個方面,無論是理論還是應用,都在迅速發展。信息技術課程必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所以應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甚至課程體系。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掌握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增加新知識。但這并不意味著總是學習最新的技術或軟件。跟蹤最新的技術在教學中是困難和不必要的。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重要的是教學生這種類型的技術或軟件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解釋一個特定的技術或軟件,以便學生真正學會使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1.使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演示
新媒體技術在演示過程中的運用,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示范模式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實物或教具,或利用新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進行示范表演,對所教授的知識進行講解或確認。例如,通過幻燈片、視頻和電腦動畫,教師可以展示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學生可以觀察微觀世界,如集成電路,并且教師還可以展示不容易看到的場景等等。演示不僅在傳授知識方面起著很大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部分知識的教學可以通過教學設備的演示,幫助學生獲得大量的知識累計,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培養觀察和動手能力。特別是軟件的使用,說明的同時進行使用方法的演示能夠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其次,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演示的內容、時間和形式必須精心設計,以避免過于正式或缺乏代表性。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可以建立一個教學平臺供教學使用。教師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布教學任務,學生可以在上面交作業。在課余時間,學生的問題也能得到及時解決。教師擁有比較高的權限,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安排在平臺上設計相應的欄目,例如學生作品合集、教師評分、課程表欄目等,教學信息及時更新。平臺的建立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在使用新媒體進行課堂演示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為了避免在一些細節上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該給學生進行必要的解釋,例如告訴學生應該觀察什么,并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注意他們應該注意什么。其次,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觀察所展示事物的變化,使學生獲得深刻而完整的印象。必要時,暫停屏幕讓學生進行筆記的書寫。第三是演講內容要隨時更新。當需要演示時,應該提供一些具有相對較新的圖片或顯示結果的軟件。觀察后及時清理圖片,避免分散學生注意力。經過課堂演示后,要注意總結得出明確的結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演示不能代替計算機實踐,應當在理論掌握的基礎上進行實踐操作。
2.采用實踐模式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要把教材的知識點講透、講精,但是教師的付出與學生的收獲往往不成正比,原因就是信息技術的知識點較為抽象,不像生物地理那樣可視化,所以教師要安排足夠多的實操作業給學生,只有足夠多的練習才能讓學生擁有肌肉記憶。在學生實踐之前,教師要演示每一個步驟,講解每一個細節,并且多次重復,務必保證學生充分理解知識點。在具體的實踐當中教師要讓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讓他們發現對方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實踐模式是教師引導學生以多種、多面、創造性的方式運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方法。對于學生而言,學習中獲得的感知必須反復呈現,以促進理解,通過應用可以牢牢地掌握理解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實踐方法的意義還在于培養技能和技巧,例如打字技能和編程技能,這些技能和技巧需要反復練習才能熟練掌握。可以采用各種形式的練習,如課堂測驗、計算機操作和家庭作業等等。根據它的功能,練習分為兩類:一類是鞏固練習,用來鞏固所學的知識。它既有必要的機械模仿,也有變形規則、命令、句子和算法的訓練。這樣的練習往往是重復的;另一種是發展性訓練,旨在培養學生一定的科學思維和一定的心理素質。例如,如果學生想要熟練使用操作系統,如果他們想要使用計算機方便地進行文字處理和數據庫操作,僅僅在課堂上授課和老師的演示是不夠的。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可以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5-6個小組,并協調成員確保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小組。然后在老師的組織下組織了一次安裝比賽,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學生對計算機硬件的感知。
在講解文字處理時,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與語文教師合作,讓學生用電腦寫一篇作文,并對文章的格式、字體和頁面設置做出具體要求。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保證了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在講授數據庫和電子表格的知識時,還必須結合分配給學生的任務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在課后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能使學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學習效果。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更加注重教材內容,對學生的心理把握不是很正確,即使教師教授了很多知識,學生也無法完全消化吸收。傳統教學模式之下,教師教授教材知識,安排任務,學生的依賴性很強,自主學習能力較弱,這種被動式的學習效率不高,也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揮,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信息技術與信息的編碼”章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問,問信息技術的相關概念以及應用,這樣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復習回憶相關知識點,并且將它們聯系起來,這樣學生腦海里慢慢會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如果學生的基礎薄弱,教師也可以引導一下,這樣比灌輸式的教學更有效,教師可以用相關例子啟發學生,例如舉掃地機器人的例子。大多學生也了解過掃地機器人,這是一個相對熟悉的事物。然后教師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自主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在思考中發現問題的答案。
4.激發學生的興趣
獎懲機制在課堂教學中較為常見,學生完成任務了或者回答出問題,教師會給予一定的獎勵,例如贊揚或者獎勵筆記本碳素筆之類的,而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或者回答不了問題,嚴格的教師可能會懲罰他們。獎懲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并且也會消滅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一些受到懲罰的學生甚至會產生畏懼的心理,進而成績退步,形成一個消極的惡性循環。長期下去的話,學生會偏科,然后又會影響其它學科的成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多利用獎勵機制,即使學生沒有完成任務或者犯錯誤,教師也給予獎勵。當然獎勵不是鼓勵學生懶惰,這種機制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以“獲取信息的過程和方法”章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一個主題,讓學生找相關資料,這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會有意識地運用信息技術,并且根據獲得的信息對知識進行整理。在完成任務之后,學生會有成就感,這可以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另外,教師在課堂上也可以組織游戲,初中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較大,在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添加游戲內容,學生通過玩Windows系統自帶的游戲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的交互過程。
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學習。與傳統學科相比,信息技術更加靈活。學生學習傳統學科例如語文英語等都只是單方面的學習,而信息技術有所不同,學生利用計算機上課,而計算機又會對學生的指令做出反應,反饋相關的信息。通過計算機,學生可以進行網絡聊天,看Flash視頻,聽各種音頻,課堂體驗豐富。所以教師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學習。
創設教學情境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主要出發點,創設合理的情境。在進行文字類信息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展示電子版的資料,讓學生觀察學習電子版的排版、頁面設計、文字的格式等。精彩的頁面會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他們的熱情,這樣學生會主動模仿電子版的資料,將信息技術運用的實踐當中。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組織比賽。通過這種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從多角度觀察學生的心理表現,從而制定教學方案。在學生練習鍵盤指法時,教師可以在平臺上記錄學生的成績,并且排名,讓學生在緊張刺激的比賽中快速成長,并且快速形成對鍵盤的肌肉記憶。
結語
隨著時代的變遷,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和利用技術的進步,信息在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影響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初中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優化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當代必備的信息技術知識和相關技能。
參考文獻:
[1]馬志龍.關于優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6):155.
[2]喬春濤.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6(11):109-110.
[3]梁國泰.如何優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思考[J].電子制作,2015(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