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
(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重慶 401520)
腎細胞癌(腎癌)是指起源于腎實質泌尿小管上皮系統的惡性腫瘤[1]。以往臨床上常采用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但效果不夠理想(存在創傷性較大、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高等缺點)[2]。有研究指出,用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癌對患者腫瘤周圍組織及血管造成的影響較小,患者術后恢復較快[3]。本文對在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6 例腎癌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用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癌的臨床療效。
對2018 年7 月至2019 年6 月期間于重慶市合川區人民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76 例腎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這些患者均經B 超檢查、CT 檢查和病理檢查被確診患有腎癌。其中排除存在心、腦、肝功能異常或精神疾病的患者。將其中38 例接受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的患者作為腹腔鏡組,將其中38 例接受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的患者作為開放組。腹腔鏡組患者中有男性22 例,女性16 例;其年齡為41 ~74 歲,平均年齡(55.17±2.47)歲;其中有左側腎臟病變患者21 例,右側腎臟病變患者17 例;其腫瘤的直徑為2.35 ~6.97 cm,平均腫瘤直徑(3.78±1.17)cm。開放組患者中有男性23 例,女性15 例;其年齡為40 ~74 歲,平均年齡(55.28±2.49)歲;其中有左側腎臟病變患者20 例,右側腎臟病變患者18 例;其腫瘤的直徑為2.27 ~6.85 cm,平均腫瘤直徑(3.67±1.06)cm。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
為開放組患者應用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協助患者取健側臥位,對其進行靜脈復合全身麻醉。于其第12 肋下緣做1 個15 cm 長的手術切口,逐層切開皮下組織,使腎周筋膜與腎動脈充分顯露。使用血管夾阻斷腎動脈,切開腎實質,然后對腫瘤進行切除。對腎臟創緣進行縫合,關閉腎臟。留置引流管,縫合切口。在術后,對患者進行常規的預防感染治療。為腹腔鏡組患者應用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協助患者取位及對其進行麻醉的方法同開放組。分別在其腋后線肋緣下及腋前線肋緣下做手術操作通道,并置入12 mm 的一次性穿刺套管。在腋中線髂嵴上方2 cm 處做1 個腹腔鏡入腹通道,并置入10 mm 的穿刺套管。建立壓力為12 mmHg 的氣腹,將腹腔鏡和手術器械置入腹腔。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分離腎周筋膜,使腎臟背側充分顯露。分離腎蒂,顯露腫瘤,并阻斷腎動脈。切開腎實質,對腫瘤進行切除。進行切口縫合及預防感染治療的方法同開放組。
1)觀察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腎臟熱缺血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和住院時間。2)統計兩組術后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腎周血腫、腸梗阻、尿瘺、出血等)的發生情況。
使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開放組患者,其術中出血量少于開放組患者,其腎臟熱缺血的時間長于開放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腹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開放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的比較(± s)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腎臟熱缺血的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h) 住院時間(d)開放組 38 125.19±20.31 14.23±3.46 140.36±17.23 45.12±5.58 12.14±1.27腹腔鏡組 38 97.53±20.48 21.38±5.75 56.67±10.85 24.23±5.47 8.92±1.39 t 值 2.27 3.30 8.23 6.25 4.21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腹腔鏡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開放組患者,其術中出血量少于開放組患者,P<0.05。這主要是由于進行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需要為患者做一個較長的手術切口,創傷性較大。術中易損傷患者腎臟內的正常組織及血管,從而不利于其術后恢復[4]。而進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只需建立3 個較小的手術通道,無需對過多的腎臟組織進行分離,從而可保護腎功能,減輕手術應激反應,減少對胃腸功能的影響[5]。雖然進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時阻斷血管的時間較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長,會導致患者腎臟熱缺血的時間延長,但腎臟熱缺血的時間不超過30 min 是足夠安全的。腹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7.89%)低于開放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26.32%),P<0.05。這主要是由于進行開放性腎部分切除術后,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這容易導致其發生感染、腸梗阻、尿瘺等并發癥。進行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性較小,患者在術后短時間內即可下床活動,有利于其術后恢復,從而可降低其發生術后并發癥的風險。
綜上所述,用腹腔鏡腎部分切除術治療腎癌的臨床療效較為理想,具有創傷小、患者術后恢復快、并發癥的發生率低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