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瓊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兼愛漁牧獸醫站,廣西羅城 546400)
村級防治人員是農村疫病防治的關鍵,是鄉村養殖業、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主要負責對農民養殖技術和農業技術的指導,并提供一些防治技術服務,提高農民的疫病防治意識和防治能力。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村級防治員管理上出現了許多問題,因此對村級防治員管理方式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村級防治人員是鄉村疫病防治工作的主力軍,但是并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分散在鄉村各地,進行著疫病防治工作,為村民提供技術服務,形成了獨特的工作模式,具有很強的本土性。但是隨著經濟發展,農村的養殖業和農業都開始向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發展,在提高了效率和產量的同時,疫病爆發的風險也提高了許多,加大了防治工作的難度。村級防治人員缺乏對機械化設備和現代規模化養殖技術的了解,防治技術良莠不濟,服務時間長,難以看到效果。除了技術難以應對當前的疫病防治工作之外,村級防治員在農戶和養殖戶心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低,村民為了追求產量和利益,經常無視防治員的建議。另外,村級防治人員的工作量很大,但是收入卻非常低,這是因為村級防治員還沒有成熟、科學的管理方式,防治員的工作并沒有很好滿足養殖戶和農戶的需求。目前,村級防治員的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問題,因此需要加大對其的研究和分析,從而提高農村的疫病防治能力。
村級防治人員非常了解鄉村情況和特點,是執行鄉村疫病防治工作最好的人選,因此應該對村級防治員進行統一的管理,加強培訓,提高防治人員的專業能力。由于防治員具有很強的本土性,來自各地區的鄉村,對于疫病防治技術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甚至一些防治員的防治知識根本就是錯誤的,因此培訓方應該請有經驗的專家,對村級防治員進行正規、系統的防治知識講解,將村級防治員以經驗為主的工作理念轉變為以科學為主,讓防治員對防疫的基礎知識和方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形成一個基礎框架,然后針對不同地區的特殊情況,再進行特殊的講解,以防治知識基礎框架為主,鍛煉防治員舉一反三的能力。另外,要加強村級防治員對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的了解,讓防治員能基本操控現代化機械設備,掌握現代的養殖、種植流程,保證他們能應對規模化養殖中的疫病防治工作。另外,也要加強鄉村防疫員的服務精神培養,保證防疫員有責任心,認真對待疫病防治工作,也要改變村級防疫員工作過度自由化的情況,建立一個相對固定的工作模式,防治員按時上下班,村民有問題可以隨時找到防治員。
沒有一個正規的村級防疫員管理機構和管理體制,防治員沒有任何保障,工作得不到指導,是導致村級防治員管理混亂,沒有起到應有效果的主要原因。相關部門應該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將村級防治員納入正規管理體系,施行合同制,工資由財政預算解決,給予村級防治員穩定的收益,同時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和考核機制,讓防治員定期匯報防治工作,來保證村級防治隊伍的穩定性、專業性和紀律性。有了統一的管理后,地方政府可以讓防治員進行輪換,讓防治員負責不同的區域,了解不同地區的防治經驗,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地方政府也可以設立專門的防治工作反饋系統,讓村民對防治員的工作進行反饋,指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提出建議,從而達到監督防治員工作的效果。另外,也要建立科學、完善的績效賞罰機制,定期對村級防治工作進行審核,對防治工作優秀的防治員進行一定的獎賞,對于防治工作出現漏洞、防治效果不理想的防治員進行批評和適當的懲罰,提高防治員的工作積極性。
村級防治工作比較復雜,村民往往缺乏對防治工作的認識,低估了疫病的危害,經常不聽從防治員的建議。即使村民有一定防治的意識,但是由于村民缺乏相應的專業能力,往往很難發現疫病感染、疫病傳播的癥狀,當村民發現的時候,疫病往往已經爆發開來,給村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種現象在一些規模化的養殖場中非常明顯。因此,可以鼓勵村民將防治業務承包出去,讓防治員全程參與到養殖或農業過程中,提供技術服務,并用法律合同來約束雙方。在承包后,防治員要負責設施規劃、養殖流程制定、疫病防治、檢查、消毒等工作,為村民提供完整防治服務,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保證村民的收益。
村級防治人員是疫病防治工作的中堅力量,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鄉村的養殖模式和農業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規模化、機械化已經成為了主流趨勢,給村級防治員的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應該對村級防治員進行統一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推行防治工作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