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古麗·阿肯
(富蘊縣杜熱鎮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富蘊 836100)
富蘊縣是畜牧業大縣,目前正面臨傳統畜牧業向現代化畜牧業轉型升級機遇,發展縣域特色畜牧業尤其是壯大阿勒泰馬的產業是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做大做強現代畜牧業尤其是阿勒泰馬產業,中蘊阿勒泰馬產業園一期工程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項目先期投資2億元,占地7.7萬m2,建筑面積3.1萬m2,園區建成后,可覆蓋阿勒泰地區全部馬業資源。
“中蘊阿勒泰馬產業園建成后,通過與全地區馬產業合作社以及廣大牧民開展全面合作,建立完善的馬乳資源供應體系,應用中蘊馬產業成熟的管理體系和科研體系對阿勒泰馬資源進行深度開發,讓每匹馬的價值最大化,在全國市場打響阿勒泰馬品牌,實現阿勒泰地區、富蘊縣現代馬產業三次產業融合發展。”
中蘊阿勒泰馬產業園以建設成為全國最具科技創新能力的集馬文化產業、馬科學產業、馬產品產業為一體,涵蓋馬乳制品、馬生物制品、馬文創用品等產品研發、檢測、生產基地和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為目標。
中蘊阿勒泰馬產業園在富蘊縣開工建設掀開了富蘊縣現代畜牧業發展新的一頁,項目既突出了投資拉動、科技先行,又體現了產業支撐、方式轉變,更為帶動富蘊縣畜牧業和經濟發展添加了動力。作為阿勒泰地區的重點開發項目之一,中蘊阿勒泰馬產業園對進一步推動阿勒泰地區現代畜牧業結構調整、加快阿勒泰地區現代馬產業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地區農林牧漁業全年完成總產值84.06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農業產值42.90億元,增長6.8%;林業產值2.04億元,增長0.7%;牧業產值35.41億元,增長4.5%;漁業產值2.15億元,增長13.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55億元,增長6.3%。
年末牲畜出欄226.25萬頭(只),比上年下降1.1%;牲畜存欄296.26萬頭(只),下降6.4%,牲畜出欄率達71.5%。全年肉類總產量為7.76萬t,下降14.5%;奶產量12.72萬t,下降53.8%;禽蛋產量3633t,下降18.7%。
游牧民標準化定居步伐加快。據統計,截至2008年末,全地區登記在冊游牧民34883戶共14.5萬人。截至2018年底累計實現游牧民標準化定居29633戶(含2008年之前定居的3221戶),占2008年底登記在冊戶數的84.9%。
全年完成營造林面積1萬hm2,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11.3萬hm2;四旁(零星)植樹122.37萬株,當年苗木產量2696.24萬株。
隨著退耕還林工程、分類經營項目的實施,阿勒泰地區造林綠化和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十五”期間共完成人工造林6.67多萬hm2;天然林封育保護4.67多萬hm2;落實國家重點防護林管護面積6.67多萬hm2;5縣(市)基本實現農田林網化;布爾津縣、哈巴河縣已通過自治區園林縣城驗收;以國省道和縣鄉道路為主要內容的綠色通道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卡山保護區荒漠造林示范基地造林133.33hm2。為促進林業大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林業基礎建設,使其發揮了越來越明顯的保障作用。林業站技術力量不斷加強,提高了其管理、組織、指導、服務的職能作用。繼續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分段劃片承包制,取得了無森林火災發生的好成績。注重對重要檢疫病蟲害的檢測和防治,病蟲鼠害防治實行了目標管理。逐步完善林業執法體系,基本杜絕了亂砍濫伐,刮捕泄獵的現象。
撫育管理水平和技術含量不高,林業生產和經營理仍然處于較粗放的階段,樹木成活而不成林,影響權業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環境不夠寬松,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獨創性。報酬杉制不合理,沒有按對工作的貢獻發放工資,專業技術員比重小的情況在林業站表現尤為突出,林業隊伍力量薄弱.在林業系統專業技術人員中,絕大部分以林學為主專業較為單一,并且專業知識老化,專業技術不精、不深專業技術人員知識層次低,層面單一,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同時勝任林業技術、病蟲害防治、資源檔案管理、行政執法等工作的多面手人才很少。對育苗工作重視夠,苗圃基礎建設差,苗圃管理水平底,苗木質量較差,造林缺乏科學性,有些縣還沒有規范的苗圃,育苗積楊性不高,引進不符合本地栽種的苗木,制約了造林工的正常開展。由于投資少,直接經濟效益低,造林難度大干旱少雨,缺乏必要的灌溉條件,成活低,宜林荒山地造林成效不大.林業建設由常規造林轉為工程造林后,需大量資金,但林業部門經費不足,難以正常開展工作。阿勒泰地區地處偏僻,氣候條件差,環境條件并不好,
阿勒泰富蘊縣草原畜牧業在實際發展期間,相關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必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證可以提高其發展效率,減少各類發展問題,逐漸提升阿勒泰富蘊縣的經濟效益,林業與畜牧業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可分割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