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霞
(石家莊市藁城區畜牧工作總站,河北石家莊 052160)
近幾年來,我國動物疫病形勢變得日趨復雜,特別是人畜共患病引起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的自身安全問題。由于基層獸醫人員的技術水平和醫療設備等方面受到很多限制,而且還存在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操作行為不規范等現象,因此,給自身健康帶來極大的隱患。本文主要是對畜牧獸醫工作者的自身防護對策進行探究。
畜牧獸醫制度是鏈接市場和畜牧業生產的橋梁,但畜禽產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小規模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單獨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化大規模生產的需求,并且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難以合理調整畜牧業生產結構。除此之外,畜牧獸醫工作作為公共衛生防疫工作的主要構成部分,由于畜牧獸醫行業沒有健全的機構,而且存在職責不明確、隊伍不穩定、法制不健全等問題,已嚴重影響到動物疫病防治以及動物產品安全,尤其是周邊國家頻繁發生重大動物疫病,而且已經出現向四周蔓延的趨勢,給我國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傳播與蔓延帶來很大困難。因此,只有創建良好的畜牧獸醫體系,組建專業的畜牧獸醫隊伍,才能更好的指導生產,適應市場的變化。另外,為了組織大型養殖戶積極地開拓市場,搞活流通,推動畜牧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就要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完善畜牧獸醫站的基本功能,提高獸醫站的服務功能,不僅可以推進畜牧獸醫研究成果的轉化,還能促進畜牧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從而確保人們的身體健康[1]。
首先是動物傷害。因為獸醫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沒有落實關于動物防護工作,主要是被動物踩、踢、咬、頂等各類攻擊行為而造成的意外身體傷。其次是物理傷害。在疾病防治的過程中因注射針引起的身體刺傷或手術刀導致的刀傷,斷喙中以及燒烙斷尾產生的烙傷,還有電器設備引起的電擊傷。取出冷凍精液被液態氮造成凍傷以及紫外線燈在消毒階段對眼睛造成傷害。經甲醛熏蒸消毒時引起的燙傷,因獸醫工作人員不規范操作和其他物理原因所導致的傷害。三是化學危害。強酸、強氧、強堿類消毒劑引起的皮膚腐蝕或誤入眼內,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在噴灑殺蟲劑時,有毒物質可能會通過皮膚或者呼吸道進入體內,會引起中毒問題。四是微生物危害。因為畜牧獸醫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使畜牧獸醫人員成為動物疫源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高致病性口蹄疫、禽流感和布氏桿菌病等[2]。
各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地方檢疫以及檢驗機構的重視程度,增加對其建設資金的投入。而且防疫站還應提高防護人才隊伍的建設力度,不斷引進高素質人才,從而提高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另外,對已在崗位的防疫員,應定期組織防疫專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斷提升隊伍的專業素質,并對防疫員進行定期考核,使防疫員能夠在疫情暴發時,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合理地控制,從而促進畜牧養殖能夠安全生長,推動我國養殖業的不斷發展。
增強養殖戶對防疫工作重視程度,是各基層防疫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因此,要加大對檢驗與檢疫工作的宣傳力度,讓基層養殖戶認識到其重要性。另外,還要加強檢驗與檢疫工作的推廣,并普及相關專業知識。而且衛生防疫部門在宣傳過程中,可首先對當地規模較大的養殖戶進行大力宣傳和培訓,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防疫知識培訓,使其掌握一定防疫知識,并引導當地養殖散戶了解相關知識。可以從整體上提升工作人員的防疫意識,從而促進防疫工作得到有效落實[3]。
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由于缺乏清潔衛生的工作環境,有時甚至還需要直接接觸病畜糞便與血液等,這給獸醫人員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隱患,因此,要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以及具備相關的安全保護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關部門可以增加對畜牧獸醫工作的經費支持,改善獸醫人員的診療環境,并為獸醫工作人員提供衛生、整潔、安全的環境,減少對其健康的威脅。此外,政府還應加強對基層畜牧養殖場的管理力度,指導其創建科學以及衛生的飼養場,改善禽畜的生長環境,從而減少禽畜發病的次數。
由于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的實際診斷環境非常復雜,這就要求他們應具備一定的自我防護意識,并且嚴格落實各項安全防護措施。在日常工作中,基層畜牧獸醫工作人員要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嚴格按照有關程序和相應規范進行操作,當進入受污染場所時要穿戴防護衣、手套和口罩等,在進出病區時,要嚴格進行消毒處理,盡量減少甚至杜絕疾病傳播。另外,獸醫工作人員要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每天應勤洗手,在完成工作時應嚴格進行消毒,工作期間不要喝水或進食,從而減少被感染的幾率。
綜上所述,由于畜牧獸醫人員可直接關系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畜牧獸醫防疫人員的專業培訓,使防疫人員對器具的操作和使用更加規范,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完善防疫和檢疫體系,從而提高獸醫工作人員的整體專業水平,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