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宇
(大城縣農業農村局,河北大城 065900)
近幾年,畜牧業發展迅速,各種肉類已經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飲食的必需品。但是在畜牧業的養殖管理過程中,因為某些疾病的原因而導致動物大批量死亡,這對于畜牧行業是十分嚴重的損失,食用病死動物,是嚴重的飲食安全問題。
在畜牧動物養殖過程當中,寄生蟲病作為較為常見的疾病,其中包含著諸多種類的疾病,其中主要包括節肢動物、原蟲及蠕蟲等。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這些寄生蟲在攝取營養物質的時候,主要通過動物自身來實現,而在動物體內,往往存在一定的原蟲和蠕蟲,其所需要維系生存的物質主要同時吸收動物體內物質而實現的。與原蟲相比較而言,節肢動物與蠕蟲寄生在動物體外。
動物傳染性疾病主要來源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因此疾病除了可以通過動物之間接觸傳播,還會通過水源、空氣等自然元素傳播,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非常容易擴散,比如豬鏈球菌病、豬瘟等。除此之外,部分易傳染擴散性疫病,不僅會在動物之間傳染,還會通過動物傳染給人,危害人類的健康,比如禽流感、豬流感等,由于動物傳染病會通過多種渠道傳播,為預防工作帶來了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增加了疾病預防工作的難度。
普通動物疾病主要分為內科疾病與外科疾病兩種。對于內科疾病發生角度來講,主要由于養殖戶管理不善,再加上環境因素所致。而外科疾病則由外表機體受損所引起。但普通疾病不會出現劇烈死亡,如果不能夠進行很好的預防,同樣會引發嚴重的后果,也會為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飼養人員的專業水平不夠高也是導致動物染病的原因之一。有些養殖場為了節省資金或其他原因,而沒有聘請專業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沒有給動物一個良好的膳食條件,影響動物的腸胃功能,導致動物患有各種內科或外科病。
就環境因素來說,對于動物的健康成長有著一定的直接或間接影響。動物的生長環境很容易滋生一些細菌和病毒,如果侵襲到動物體內的話,那么勢必會威脅到動物的身體健康。除此之外,動物所居住的環境衛生較差、通風效果不良等,也都不利于動物的健康生長。
養殖場所選擇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著動物養殖工作的開展。因此,養殖戶要給予選址工作足夠的重視,在選擇動物養殖場所的過程中,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地理位置、氣候類型等,只有強化多方面的考慮,才能夠充分保證養殖場選址的合理性。根據動物養殖的需要,必須保證其通風效果良好,光照充足,保證養殖場所的干燥性。除此之外,還應當保證養殖場所有著良好的排水性能,這對于地勢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可選擇在洼地建廠,否則不利于排水。在保證當前工作的基礎上,養殖戶所選擇的場地要遠離化工廠、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為動物生長營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疫情監管工作非常重要,通過疫情監管可以第一時間開展疫情控制,避免疫情的大范圍擴散,對養殖戶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每一類動物的疫情都具有一定暴發時間周期,在動物疾病防治工作開展時,為主動規避動物疫情,則需要進行疫情監管工作,即動物生病的例數達到一定閾值時,養殖人員需及時啟動疫情防治機制,對養殖動物進行全面的檢疫,對病例動物進行隔離,及時消除疫情隱患。
合理使用藥物能使動物的免疫力大大增強,極大地降低動物的生病率。養殖場可以對動物進行定期的檢查,注射常見疾病的疫苗,防止疾病的發生。還要保證用藥的合理,不合理的用藥可能會對動物產生負面的影響,對藥物進行合理的把控,能使畜牧養殖動物的發病率大大下降,對畜牧業的發展有極大地促進作用。
在畜牧養殖工作中,養殖人員防疫知識掌握程度對于動物疾病的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養殖場應加強此方面的培訓教育工作,不斷強化防疫工作重要性,提高養殖人員重視程度及防疫知識量。養殖場在開展培訓教育工作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聘請專家進行講解教育或選用網絡培訓等方式不斷更新相關知識,加強宣傳講解教育的力度,真正讓養殖人員重視防疫工作,在實際養殖工作中認真負責,保證防疫工作能順利開展。同時,獸醫也應加強專業技能學習,提升綜合素質,相關工作人員之間可以多進行知識技能方面的交流學習。獸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保證動物疾病的防控和治療工作的進行,對于突發情況也能從容應對。只有早發現、早解決才能更好地保證動物在養殖中能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做好動物疫病預防工作在畜牧養殖中至關重要,需要法律作保障,有先進科學技術作支撐,有健全的動物防疫體系和獸醫管理機制作支持。因此,加強對動物疾病預防與控制措施,將疾病防控工作作為重點來抓,遵循防疫衛生管理制度相關規定,將治病因素有效控制在管理范圍內,從根本上提升動物疾病防控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