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旅
(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辦事處,貴州銅仁 554000)
同步檢疫是生豬定點屠宰工作中具有很強規范性的工作內容,通過加強同步檢疫,可以有效地控制動物源性疾病,保證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對于畜牧養殖業穩步發展及環境保護、就業與社會穩定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所以應當對生豬定點屠宰同步檢疫工作機遇充分重視,科學規范的開展同步檢疫工作。
對于生豬定點屠宰同步檢疫工作而言,主要包括檢疫檢驗標準、宰前檢疫、宰后同步檢驗檢疫、無害化處理、違法處罰等幾個步驟。
生豬檢疫過程當中應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及GB16548-2006《病害動物及病害動物產品安全處理規程》與各省自身實際制定管理調理基礎上,科學合理的開展生豬同步檢疫工作。
對屠宰的生豬逐只進行檢查,避免病豬進入屠宰環節,減少疫病擴散。
抽取檢測生豬中20%開點瘦肉精尿樣檢測,保證檢測精確性,強化執法力度,同時還要對豬的精神狀態、糞便等進行檢測。如果糞便當中存在一些血絲,或者具有濃性便,提示豬感病,對豬的呼吸狀態進行檢測,了解有無氣喘病,呼吸困難和咳嗽等癥狀,觀察生豬有無流涕,流眼淚,進步是否存在腫脹,口腔中有無水泡和潰瘍。對于豬的飲食習慣進行觀察,了解豬飲水和采食情況,有無采食困難以及不食情況存在,并開展體溫檢測,確認健康之后才可以進行屠宰。
完成檢驗的健康生豬屠宰之后,還需要規范的進行宰后同步檢驗,對于生豬的咬肌以及下頜淋巴結進行檢查,如果發現存在腫脹或者壞死灶,有櫻桃紅色與磚紅色,呈現干烙樣壞死,應當重點懷疑生豬是否感染炭疽,必須要停止屠宰,開展炭疽實驗室檢驗。檢查生豬的咬肌,是為了判斷是否寄生豬囊尾蚴,還要檢查同體。
(1)整體檢查。對生豬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淋巴結、脂肪和胸腹腔有無腫脹,淤血、出血等不良情況進行檢查。
(2)檢查淋巴結。對生豬腹股溝兩側淋巴結進行檢查,觀察其有無腫脹、出血、壞死等情況。并結合檢查髂下及髂內淋巴結。
(3)腰肌。對于腰肌纖維切開之后進行檢查,深度在10cm,判斷是否感染豬囊尾蚴。
(4)腎臟。將腎臟被膜剝離,腎臟的大小、顏色、無腫脹、淤血,出血等情況。
(5)檢查旋毛蟲。將生豬的左右膈腳分別進行30g左右選取,和胴體編號一致,將肌膜撕去,首先進行觀察,然后開展鏡檢工作。
對生豬內臟進行檢查,了解是否有積液存在胸,腹腔內,判斷胸腹腔是否存在黏連,和滲出的纖維素樣物質,對于豬脾臟以及腸系膜淋巴結詳細檢查,判斷是否存在炭疽病。檢查豬內臟過程當中主要包括心、肝、脾、腎、胃腸等內臟。
(1)心臟。觀察生豬的心包,將心包膜剝離開,檢查是否存在積液滲出,淤血,出血,壞死等情況。對于心內血液凝固情況進行檢查,掌握心肌健康狀態等。
(2)肺臟。觀察肺臟的大小,顏色以及形狀等,對肺臟實體進行觸碰,了解其彈性特征,觀察肺實指有無腫脹、淤血、出血、萎縮變形和結節、纖維素滲出等。將支氣管淋巴結剖開,判斷是否存在腫脹,出血,淤血等情況。
(3)肝臟。肝臟檢查過程當中,應當觀察其色澤,大小以及形狀,了解肝臟的彈性,是否存在腫脹、黃染、出血、淤血、硬化、腫物等問題。將肝門淋巴結剖開,檢查有無腫脹、滲出、淤血,出血和壞死等情況。
(4)脾臟。脾臟檢查過程當中,應當觀察其色澤,大小以及形狀,了解脾臟的彈性,檢查有無腫脹、淤血、出血,顏色上的改變,是否存在壞死灶以及出血性梗死等情況。
(5)胃和腸。根據胃腸漿膜情況,對其質地,社則以及大小等情況進行檢查,判斷有無淤血、出血和膠凍樣改變,將腸系膜淋巴切開,觀察有無出血、腫脹、淤血、壞死等各種問題。必要時進行胃腸檢查,檢查黏膜有無淤血、出血、水腫、壞死、潰瘍。
檢疫人員,綜合上述檢疫情況進行復檢以及必要的實驗室復查,最后制定檢疫結果,檢疫合格的豬由官方獸醫出具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給豬體上加蓋檢疫合格驗證印章,批準上市,對不合格者,按我國的國家標準,對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執行高溫、化制、銷毀、等處理,最后要按照標準做好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