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開田
(貴州省盤州市農業農村局,貴州盤州 553537)
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由于受養殖環境、管理水平、畜禽抵抗力等一系列因素影響,畜禽常常會產生疾病,尤其是畜禽病毒性疾病在治療上西醫方法難以奏效,給畜牧業、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了較大威脅。因此,探索研究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意義重大。
中獸醫防治畜禽時以辨證論治作為基本理念,通常情況下會將扶正御邪、扶正固本作為畜禽防治準則。為有效提高畜禽自身免疫力,對免疫力較低畜禽進行治療時使用扶正方法;對出現正不壓邪現象的畜禽進行治療時使用祛邪方法,以此可以使畜禽達到陰陽平衡的治療效果,最后達到扶正、除邪治療效果。在畜禽出現病毒性疾病現象時,中獸醫會以針灸以及中草藥等方式進行治療,這樣不僅可以對畜禽疾病進行良好治療,還可以從根本上調理、改善畜禽體質[1]。
在對畜禽病毒性疾病進行防治過程中,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彌補彼此治療中的缺陷,以此達到穩定性高、危害性小的畜禽疾病治療效果。在畜禽出現病毒性疾病現象時,畜禽自身免疫能力急劇下降,體內環境極其紊亂,以西藥進行治療時效果不佳,達不到治愈的治療效果。同時使用西藥會伴隨著副作用以及藥物殘留,這些殘留需要畜禽通過自身代謝功能將其逐漸排除,并且通過西藥治療畜禽在出欄售賣時會對質量造成較大影響。而通過中獸醫以中醫方式進行治療的畜禽,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副作用以及藥物殘留現象產生。中獸醫在治療時主要采用固本、扶正這些治療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對畜禽進行病毒性疾病治療時產生的損耗。
病毒性疾病對畜禽機體的損害取決于畜禽自身免疫能力,免疫力較低情況下就會有很大幾率出現疾病現象,同時畜禽機體免疫力過于強大時也會產生免疫性疾病。因此應通過中獸醫治療方法對畜禽免疫功能進行調節,提高畜禽體內環境穩定性。中獸醫防治畜禽疾病時以辨證論治作為基本理念,對比于西藥而言,中藥可對畜禽整個機體進行治療調節。就畜禽免疫力調節而言,部分中草藥會產生雙向作用,可進一步提高免疫力調節效果。除此之外,中獸醫在治理畜禽時,不僅會對疾病進行治療,還會對治療后畜禽機體進行調理,對畜禽機體恢復以及出欄治療有著重要作用[2]。
中獸醫學以糾正機體狀態使其恢復平衡為目標。藥物直接改善機體狀態,只要辯證施治準確,見效就非常快。對機體功能形成了完善的整體認識,所有的功能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納入到維持機體整體平衡中進行考慮的,高水平的中獸醫在治療過程中對畜禽機體的哪些功能應該加強,哪些功能應該加以保護,都會有非常全面的認識不會顧次失比,不會留下后患,不會發生醫源性疾病泛濫。
中醫使用針灸這一方法進行疾病治療,在中醫歷史中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針灸這一中醫治療方法在使用時需要充分掌握、了解穴位以及經脈。同時,人們有著一個難以根除的思想觀念,就是在通過中醫治療疾病時,雖然可以在減少機體損傷的情況下根除疾病,但是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雖然中醫在對人體進行針灸治療時已經展現出了強大的治療作用,但是在對畜禽進行病毒性疾病治療時,針灸潛力以及作用還有開發空間。在畜禽出現病毒性疾病現象進行治療時,首先應根據畜禽不同內臟對應穴位的關系,以中醫針灸理念對畜禽相應穴位注射藥物,在注射疫苗過程中融入中醫針灸治療理念,可以在最短時間發揮出藥物最大功效,同時還可以減少傳統治療方法的用藥量,并延長防治時間,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疾病治療效果。其次,疫苗中應用中草藥也有著促進治療效果的作用,不僅可以在研制疫苗時加入中草藥或是提取物,還可以在對畜禽使用疫苗期間同步喂食中草藥,以中草藥促進、強化疫苗功效,以此達到更好、更有效的防治效果。
在現代化養殖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畜禽養殖規模正在持續擴大,對畜禽治療效果好、效率高、成本低的疾病防治藥物需求量逐日增高。但通過西藥進行疾病治療會導致畜禽病原體出現抗藥性,還有可能會誘發變異株,同時西藥本身就帶有一定毒性,即便治好了畜禽的疾病也會對機體、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治理畜禽疾病時使用中醫方法,可對現階段西藥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現象進行有效改善。在中藥制劑中會有一些中藥對相應病毒有著較強滅殺、抑制效果,因此可直接使用中藥完成疾病防治,這也是中獸醫治療畜禽經常會用到的方法。例如,黃連、甘草等中藥,可阻斷入侵病毒,單一中草藥或是中藥制劑可有效提供病毒抑制、陣痛消炎、增強免疫力等功效。基于此,在研制病毒性畜禽疾病防治藥物時,應用中草藥或者是中藥制劑可以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中獸醫歷史悠久并且具有詳細理論基礎,在進行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時不僅治療效果好,還可以提高畜禽機體疾病免疫力,從根本上解決疾病問題,同時可以實現無毒副作用治療疾病,中獸醫醫學應得到充分保護和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