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緒欽
(平遠縣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廣東平遠 514600)
在動物養殖中,肉牛養殖的市場穩定性、經濟價值都比養殖生豬和肉雞高,為了能夠保證養殖肉牛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應該要廣泛應用先進的肉牛養殖技術,確保肉牛健康成長。考慮到養殖肉牛的過程中需要投入較高的成本,若是養殖過程中出現問題,將會損失較大的經濟,因此養殖戶應該要加強防控肉牛疾病,保證肉牛健康成長,從而提高肉牛養殖的經濟收益。
肉牛主要的生產生活場所就是牛舍,大多數養殖戶會選擇舍飼飼養的方式養殖肉牛,在搭建牛舍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首先選擇遠離市區、地勢較高、擁有便利的交通的區域建設牛舍,確保牛舍區域具有合適的溫度和良好的采光條件,牛舍內部需要保持干燥狀態,而周邊容易進行排水,水源充足[1];其次選擇搭建材料的過程中要確保材料耐用、結實,因為肉牛的體型比較結實、大,所以材料應該要能夠防止肉牛把牛舍撞壞;第三,按照肉牛的實際養殖數量和密度確定牛舍的面積,一般2㎡的面積養殖一頭成年的肉牛,科學規劃飼養密度,確保肉牛能夠健康生長和發育;最后,還應該要進行運動場的配備,建設比牛舍面積大1倍的運動場,保證肉牛有廣闊的區域進行活動,提高肉質。
肉牛種類不同,其生產數量、質量以及生產能力等都大不相同,所以應該要選擇最佳的肉牛品種,同時還要根據當地的養殖環境、實際情況、肉牛的體質和生長速度、肉牛抵御疾病的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科學挑選肉牛品種。目前我國養殖的肉牛一般是從國外進行肉牛品種的引進,如西門塔爾肉牛、夏洛萊肉牛等,因為這些品種的肉牛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飼料利用率較高,同時肉牛品質較好。此外,將國外肉牛品種與當地黃牛品種進行雜交得到的新品種更加適應我國的養殖條件和環境,雜交品種綜合了兩種肉牛的優勢,不僅更加適應生長環境,同時抵御疾病的能力提升,生長速度更快[2]。
在存貯飼料的過程中主要是儲備和科學配比飼料,因為對飼料不進行科學、合理的配比將會影響到肉牛養殖效果,若是對飼料中的營養元素不進行合理的搭配也會增加肉牛養殖的成本,甚至會導致肉牛營養不足。目前我國肉牛養殖中使用的飼料主要是牧草和秸稈等粗飼料,在進行粗飼料的喂養之前會采用氨貯和青貯方式適當地加工處理粗飼料,確保飼料更加適合肉牛的口味。此外,在儲存飼料的過程中還需要保證飼料多樣性,從而保證肉牛能夠得到全面的營養。存儲的飼料不僅要包含粗飼料,同時還應該要存儲精飼料,在肉牛不同的生產階段進行飼料的科學搭配,保證在不同的生長階段,肉牛都能夠得到充足的營養物質,提高利用飼料的效率[3]。
防控肉牛疾病方面主要是注意兩點:首先在搭建牛舍之后要全面消毒牛舍,可以使用藥物熏蒸、火堿或者是生石進行牛舍消毒處理,若是采用藥物熏蒸的方式進行消毒,需要將牛舍進行封閉,發揮消毒效果,可以殺滅牛舍中的病原微生物,有效地控制病原體的傳播;其次是要提高肉牛的抗病能力,若是肉牛沒有較強的抗病能力,那么一旦肉牛染病之后將會快速傳播到了牛群中,導致大量的肉牛死亡,一般治療病牛的難度比較高,所以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在肉牛疾病防控過程中需要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同時根據肉牛的實際成長情況選擇接種疫苗的方式提高肉牛的抗病能力。
在肉牛養殖過程中,養殖戶還應該要加強管理,具體的措施有:首先購買肉牛之后需要向隔離飼養,確保肉牛能夠適應新的環境,改善肉牛的應激狀態,15天的隔離期間內對肉牛進行驅蟲和健胃工作,及時觀察肉牛的進食、排泄等日常行為,調整管理肉牛的方式[4];其次當肉牛進入牛舍進行飼養時也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確保肉牛的生長和生活環境適宜,加強消毒和清潔牛舍,定期對牛舍進行通風和換氣處理,合理調整牛舍中的溫度和濕度,在夏季做好降溫、冬季做好保溫工作,提高肉牛的生長速度,一般至少每天進行牛體刷拭,清潔牛體,促進肉牛的血液循環,每日驅動肉牛適當進行運動,提高肉牛的肉質。若是肉牛發育,體重已經增長到700到800斤之后,養殖戶應該要停止飼料喂養,這樣可以避免浪費飼料或影響到肉牛的肉質。
在肉牛養殖和疾病防控中應用健康養殖技術,能夠有效地降低肉牛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改善肉牛生長的外在因素,提高肉牛的健康水平,同時降低疾病治療的成本支出,從而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此外,養殖環境更加優化,也會優化生態自然環境。
在肉牛養殖和疾病防控過程中能夠應用健康養殖技術,能夠明顯提高肉牛養殖的經濟效益,保證肉牛健康成長,所以應該要推廣健康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