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達
(青海省格爾木市動物檢疫站,青海格爾木 816099)
在高原牦牛的養殖過程中,一旦感染腹瀉,就會對其身體嚴重脫水、機體消瘦,嚴重時會造成病牛死亡,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必須明確高原牦牛腹瀉的病因,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有效的提高高原牦牛腹瀉防治水平,降低疾病對高原牦牛身體健康的影響,促進高原牦牛養殖行業的發展。
引起高原牦牛腹瀉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在高原牦牛的生長過程中,飼料質量是影響其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飼料出現發霉、變質等問題,都會造成牦牛消化不良,進而引發腹瀉。與此同時,如果對飼料的處理方法不當,或者飼喂用具受到污染也會造成牦牛腹瀉的發生。
對于高原牦牛而言,如果存在飼養管理不當的現象,就可能會引起腹瀉。例如,在母牛的哺乳期內,如果飼養管理工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母牛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其分泌的乳汁也會粗在營養不全面的問題,犢牛食用后會因消化不良引發腹瀉。
在高原牦牛的養殖過程中,大部分腹瀉是由病原感染而引發的。能夠引起牦牛腹瀉的病原體主要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輪狀病毒、冠狀病毒、星狀病毒以及微病毒等病毒。其中大腸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這種細菌長時間存在與牦牛的腸道中,如果牦牛出現體質減弱的現象,就會造成引起牦牛腹瀉。而在牦牛體質下降后,一些外界的病原體會入侵牦牛體內,引發牦牛腹瀉,這些外界入侵的病原體主要為沙門氏菌。與此同時,輪狀病毒、冠狀病毒、星狀病毒以及微病毒等都會引起牦牛腹瀉。此外,在氣溫發生劇烈變化時,牦牛就會出現應激反應,造成牦牛體質下降,增大感染腹瀉的概率。
在目前的高原牦牛養殖中,大部分養殖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導致他們的養殖技術水平有限,無法對可能發生的疾病進行針對性的防治。在高原牦牛養殖管理工作中,如果不采取任何疾病防治措施,就會造成各類病原感染,這些病原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牦牛腹瀉,其中蛔蟲感染導致腹瀉的病例約占到腹瀉病例的15%左右。
在高原牦牛感染腹瀉后,會出現以下癥狀:首先,病牛的糞便為稀薄狀,呈灰白色,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病牛的糞便呈水樣,有明顯的腥臭味,其中會還有一些沒有完全消化的飼料。其次,如果是病原感染引起的牦牛腹瀉,病牛會出現體溫升高、精神萎靡的癥狀。再次,如果牦牛腹瀉排出的糞便呈墨綠色或灰黑色,間或有黃白顏色,這樣可以確定腹瀉是由于中毒引起的。第四,如果犢牛發生急性腹瀉,體溫將快速升高,最高可達42℃,并伴有食欲不振、鼻鏡和眼睛內出現膿性分泌物等癥狀??谇慌c鼻腔粘膜中也會出現潰瘍癥狀,呼出的氣態帶有惡臭氣味,腹瀉嚴重時會出現血便癥狀。
為了對高原牦牛腹瀉進行有效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養殖管理水平是影響高原牦牛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避免牦牛感染腹瀉,需要為其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在天氣寒冷時,需要為圈舍采取必要的保溫措施,而在天氣炎熱時,則需要保證圈舍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避免因圈舍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牦牛出現應激反應,進而感染腹瀉。與此同時,還要對飼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使用發霉或變質的飼料飼喂牦牛,保證飼料中含有足夠的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提高牦牛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對于高原牦牛的飼養,需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保證牦牛可以通過飼料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在飼喂的過程中,需要對牦牛進行全面的觀察每天測量牦牛體溫,并隨時關注牦牛的精神狀態。一旦牦牛的體溫會精神狀態出現異常,需要通過科學的診斷方法對其進行診斷。
為了有效的防止病原的大量滋生,需要定期對圈舍進行徹底的清潔與消毒。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需要每天對圈舍進行清掃,將牦牛糞便的污染物徹底清除。在完成清掃工作后,需要使用消毒劑對圈舍進行全面的消毒,尤其是為死角以及養殖用具等,都需要進行徹底消毒,為牦牛提供安全的生長環境。[4]
在對高原牦牛腹瀉進行防治的工作中,免疫接種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牦牛進行免疫接種后,能夠對相應的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因此,我們需要根據牦牛的實際情況為其接種相應的疫苗,有效的預防腹瀉的發生。
對牦牛腹瀉進行質量,可以使用的藥物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在病情較輕時,可以口服土霉素片、西環素片或磺胺嘧啶片等藥物。第二,在病情較重時,可以注射土霉素注射液和牛羊頭孢王,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原牦牛的養殖過程中,腹瀉會對牦牛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我們必須明確牦牛腹瀉的病因,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有效的降低腹瀉對于牦牛身體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