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寶珍
(洛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洛南 726100)
規模豬場科學選址,合理布局是疫病防控的基礎。布局設計隨意、工藝流程不合理,這樣的場在疫病防控上就先天不足,防控措施很難落實到位,發生重大動物疫病風險始終存在,因此,豬場的選址和建設十分關鍵。
(1)選址自然生態屏障要好。以條件較好的自然溝或相對的地塊為好,周圍至少500m以內無居民住戶,無廠(場)礦企業、無任何單位、場區能自然形成封閉。
(2)要有專用道路。選址既要考慮交通便利因素,但不能距離公路、鐵路過近,必須要有至少500m以上的入場專用道路。
(3)要有穩定安全的水源。最忌與城區居民人畜爭水。從供水穩定因素考慮,規模場應有屬于自己的專用水源,避免用水受制于人;從保障水質安全因素考慮,應將采用無污染的地下深層的水源作為首選。如果確需利用地表水、河水、溪流水,必須做好過慮消毒,并采取封閉措施,謹防帶毒野豬污染。
(4)圈舍設計要科學,布局要合理。生產區、生活區、隔離區等幾大功能區必須嚴格分開設置專用消毒通道,布局按公豬舍、母豬舍、產房、保育舍、育肥舍由上風向至下風向設計排列,凈道、污道嚴格分開,不能交叉,按工藝流程排污處理,切忌糞污、病死豬逆向流動。
豬場的一切生產活動由人來完成,規模場感染非洲豬瘟疫無不與人活動有關。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人流”控制。
(1)社會閑雜人員。嚴格管控,一律不準入場,堅決謝絕參觀。
(2)非豬場業務人員。主要包括飼料消售、生豬購銷、屠宰加工、官方獸醫等,屬高危人群,一切業務活動均在場外進行,堅決禁止入場,堅決禁止接觸生豬及飼養人員。
(3)內部管理人員。這類人員必須在規定區域內活動,嚴格遵守消毒規定,不能隨意進入生產區,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外出學習、會議和社交活動,盡量不在外就餐,盡量減少與高危人群按觸。
(4)生產人員。實行封閉管理,沒有特急事情至少兩個月不出場。若有急事出場,嚴格遵守管理規定,不到其它養殖場走動,不與高危人群接觸。返場時必須在隔離區換洗隨身所有衣物,多次洗澡,隔離觀察7~10d以上方可進入生產區。
載運生豬、飼料車輛必須經過備案,每次載運前必須在消毒中心徹底消毒。規模場必須配備生豬轉運、糞便處理專用車輛,外來車輛一律不允進入場區,所購銷的生豬,飼料等在中轉站由場內專用車輛轉接、轉運。
場內動物必須按流程流動,已銷出場或與外來車輛、人員接觸生豬不能逆流返場,新引進的種豬、仔豬必須在外隔離觀察40d以上。
一是嚴控飼料來源。飼料感染傳播非洲豬瘟已被確認,因此,不能隨意外購飼料,要選擇正規廠品牌飼料,凡購進的飼料或原料必須經過高溫消毒后方可使用。二要堅決禁止泔水喂豬。三是嚴格生產人員食品控制,場內生活物資專人定點采購,外部豬肉及制品禁止攜帶入場,所有進場物資在專用消毒室臭氧消毒,防止生活物資帶毒。四要切實保障飲水安全。特別是取用地表水、河水、溪流的豬場,這些水源都可能被帶毒,野豬不預見的污染,是最危險的傳播途徑之一,因此,規模場必須認真采取應對之策,如封閉水源,采取過濾消毒措施等,或采用地下深層水。
除完善正常防疫消毒設施外,重點建設三大防疫硬件。
(1)是消毒中心。這是切斷流通環節病毒傳播核心硬件,所的載運車輛必須在消毒中心徹底沖洗消毒烘干,持備案手續和消毒證明載運動物。
(2)是中轉站。這也是一關鍵硬件,可與消毒中心合并建設,進場的動物在中轉站消毒、隔離,進場的飼料在中轉站烘干消毒,然后內專用車輛轉接,銷售的生豬也由專用車輛轉送至中轉站。
(3)是病毒檢測定。主要用于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為企業評估疫病風險、制定應對之策提供參考。
當前野豬發病帶毒非常普通,它不但污染土壤、河流和周邊環境,而且可直接接觸家豬而傳播,因此,規模場對野豬的防范不可掉以輕心,一要建設圍墻對場區進行封閉,不能給野豬進場留存機會。二要對水源采取相應措施,可能被污染的水不可動物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