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全
(平樂縣沙子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平樂 542402)
在秋季肉牛的養殖過程中,腸胃炎和流行性腹瀉都屬于病毒性的疾病,此類型的疾病由于其發病的規律無法掌握,就要在入秋的時候對母肉牛注射疫苗來預防疾病的發生。成年肉牛如果患病的話可以對其注射抗生素或口服維生素等,一般這種情況治療一周左右就會自行恢復。但是如果是沒有斷奶的小肉牛犢發病的話,也可以對其適當的使用抗生素,但對于小肉牛犢來說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特效藥的,抗生素的使用大多是為了防止其感染其他類型的疾病。
肉牛在秋季風濕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肉牛的養殖基地寒冷和潮濕加上受到寒風的侵襲所導致的。其主要表現為運動不靈活或行走緩慢,如果病情較為嚴重的話就會造成肉牛四肢伸直不能站立、臥地不起或全身及四肢肌肉震顫、食欲減退以及體溫升高等癥狀,甚至還會發出尖叫聲。此類病情如果在早期治療的話是比較容易治愈的[1]。
由于秋季雨水較多,且夏末秋初的時候溫度變化較大,如果養殖基地沒有良好的養殖環境的話,肉牛就會因為雨水的澆淋加上風寒的侵襲以及氣溫忽冷忽熱的變化引起肉牛感冒。肉牛的感冒是上呼吸道粘膜炎癥引起的急性全身疾病,在秋天的時候比較易發,但沒有傳染性。發病的時候肉牛會出現咳嗽、流涕反芻明顯減少或體溫升高等一些列的癥狀。其治療方法主要是要保證肉牛的正常飲水和充足的休息,要盡量喂一些比較容易消化的飼料,或者在了解肉牛的情況以后及時對其注射適量的安乃近、安痛定或給其內服一定克數的阿司匹林等藥物來對其進行及時的治療。還可以配合抗生素類的藥物來防止其發生感染,或者用一些健胃劑來對肉牛的胃腸機能進行恢復。
肉牛在養殖過程中秋季比較容易感染口蹄疫,其癥狀主要表現在肉牛的口腔以及蹄部出現水泡或糜爛的顯現,但是這類型的疾病是具有傳染性的,主要通過直接解除或間接接觸的方式感染。雖然這類疾病在秋季比較容易發生,但是其他季節也會發病。雖然這類疾病聽起來比較可怕,但是是可以對其進行控制和預防的,主要方式是用口蹄疫的疫苗對肉牛進行免疫接種,一般為一年三次。如果此類疾病已經發生的話,可以對其使用抗病毒類的藥物進行為期半個月的注射,并在治療的過程中對發生疫病的區域采取隔離、消毒等防治措施。
肉牛的養殖環境對其健康的生長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對肉牛進行養殖的時候要對養殖的條件進行改善。首先要在夏季的時候根據肉牛的年齡來對其所居住的環境進行通風,然后對肉牛的糞便進行定期清理,充分保證牛床的干凈和干燥。最后還要定期讓肉牛進行運動,因為運動不僅可以保證其腸胃的正常蠕動、加強肉牛的飲食,而且還能有效地降低肉牛秋季疾病的發生率,更有利于肉牛的生長健康[2]。
想要從根本上對肉牛可能產生的疾病進行預防,就要對其養殖環境進行改善。首先就要在養殖基地的周圍建設消毒區域,切記一定要合理的調配消毒藥水,因為消毒水的配比如果過量的話就會影響到肉牛的正常生長。然后養殖人員在對養殖區域進行消毒的時候一定要穿戴好相應的防護服,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員在消毒的過程中要保證對自己所負責的區域有序的進行消毒。再然后所有物品要經過消毒之后才能帶入養殖基地,外來人員盡量避免進入養殖基地內部。最后要盡量避免在養殖基地飼養其它類型的動物,并且要充分做到整個養殖基地的滅鼠工作,做到從根本上切斷病源的傳播,這對秋季肉牛的各類疾病能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
想要保證肉牛良好的生長狀態和肉的品質,就要對其食用的飼料進行嚴格的把關。在對飼料進行選擇的時候首先就要保證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均衡,因為肉牛營養的充足才會給養殖人員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然后就是對肉牛飼料存放的時間進行合理的規定,如果飼料存放時間太長的話就會出現變質的現象,不僅其中的營養成分會大量減少,而且肉牛吃了以后還會造成腹瀉或其他疾病產生的可能[3]。所以養殖人員在對肉牛的飼料進行管理的時候,要根據肉牛的生長情況對飼料中的營養成分進行合理的搭配,這樣才能使肉牛更好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營養的均衡還能更好的保證肉牛的肉質。
綜上所述,在秋季肉牛易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過程中,要經常對其食用的飼料以及精神狀態等各方面進行觀察,這樣能及時的發現肉牛的異常情況,而且還能及時的采取預防和治療措施。不僅如此,還要對肉牛的養殖環境進行合理的布局、定期的消毒和疫苗的注射等,做到從根本上對疾病進行預防和控制。以上方法能有效的降低肉牛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同時還能提升肉牛養殖戶的收益,有效地促進了養殖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