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溪兵
(衡東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湖南衡東 421400)
近幾年,肉雞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使養殖白羽肉雞的數量不斷增加,以逐漸成為畜禽養殖業中養殖程度排名第一的產業。因此,如何正確養殖白羽肉雞,最大限度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是眾多養殖戶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基于此,下文分析白羽肉雞的選種及養殖技術,綜合探討了白羽肉雞的飼養關鍵。
白羽肉雞主要有AA肉雞、艾維茵白羽肉雞、羅斯308白羽肉雞三大品種。首先是AA肉雞,具有體型較大、發育速度快、耐粗飼料、抗病及適應性強的特點,且羽毛光滑整齊,均勻度良好,成活率在98%左右,為我國主要的肉雞雞種;其次是艾維茵白羽肉雞,具有繁殖性能強、死亡率低下、雛雞健壯的特點,其生長速度較快,成活率在97%左右,肉質鮮美,多用于烹飪;最后是羅斯308白羽肉雞,具有健壯、死亡率低、出肉率極高的特點,且出欄時間早,有效降低后期飼養的多種風險。
雞舍選址應在交通便利、通風機水質良好的地方,雞舍的保溫性能要好,在夏季能夠防暑降溫。同時,雞舍應設置排水溝,實行封閉管理,無關人員禁止入內;雞舍開口處應設置防護網,防止其他生物進入。雞舍地面應選擇水泥混凝土,將各個用區分開,相關設備應配置齊全,養殖戶應定期檢測水質是否含有細菌等化學生物。
飼養方法主要分為三種:一是地面平養、二是網上平養、三是穴體籠養。地面平養更加適合小型養殖場,此種方法具體為墊料平養,料體厚度為10cm,且材質松軟,吸濕性強,具有彈性,成本低且無污染。常見的墊料有木屑及干砂等。在飼養后期應再加一層墊料,其質量與肉雞的生長發育質量息息相關。網上平養是利用網架養殖,距離地面0.6m左右,在網架上鋪設方眼塑料,最后鋪設柵片,肉雞在此活動,雞糞可通過網眼落到地面,此種方法能夠有效減少肉雞感染球蟲病與大腸桿菌的風險,應用較廣。穴體籠養的密度高,能夠節省50%的土地與一定糧食,但由于活動空間少,導致雞腿病與胸病的患病風險高,目前應用較少。
溫度與濕度是肉雞生長的重要保證,對肉雞的飲水與體溫等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雛雞的發育尚不完全,若溫濕度控制較差會嚴重影響雛雞的存活率。因此,因嚴格控制雞舍的溫濕度平衡。雛雞的適應溫度在34℃,每一周降低2℃,直至20℃為止。在此過程中應根據肉雞的狀態靈活調整。雞舍濕度隨著肉雞不同育齡應發生變化,出殼三日的雛雞濕度為70%,兩周左右的肉雞應在65%,三周左右的肉雞濕度應控制在55%。
除了需要控制好溫濕度外,光照與通風也同樣重要。若光照與通風情況不佳,極易造成肉雞患病,例如支氣管炎與猝死癥等,養殖戶應定期清理雞舍的有害物質,以此改善雞舍的空氣質量,不同育齡期的肉雞應設置不同的光照及通風,不可直接向著肉雞吹冷氣。此外,合理的光照能夠幫助肉雞良好發育,提高飼料利用率與存活率,三日左右的雛雞應進行24h的光照,超過三日的肉雞應進行23h的光照,1h的黑暗。
飼料是決定肉雞生長質量的關鍵條件之一。高蛋白的飼料能夠促進肉雞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因此,養殖戶應正確配置飼料,保證肉雞每日攝入充足的蛋白與能量,平衡肉雞體內的氨基酸與維生素,確保營養均衡,促進肉雞健康生長。應根據肉雞的育齡給予相應的飼料,進行精準飼喂。
養殖戶應定期消毒雞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良好的疫苗免疫方案,對雞群進行抗體檢測。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滴鼻與點眼、刺種等。雛雞的疫苗種類較多,應選擇適宜的疫苗,提高防疫效果。此外,肉雞在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疾病,這就要求養殖戶做好預防為主,重要預防肉雞可能出現的各種疾病,以此降低肉雞的患病概率。一旦肉雞發生疾病,養殖場應加強防控,及時通報,對雞舍進行全面消毒,控制病原體進一步擴散,及時接種疫苗進行良好治療。同時,將病雞隔離,進行安全處置。
養殖戶應選擇品種優良的白羽肉雞進行飼養,根據實際的飼養品種選擇合理的飼養方式,綜合控制雞舍的溫濕度,通風及光照問題,合理配置肉雞飼料,做好疾病預防與科學用藥,全面提高飼養白羽肉雞的養殖水平,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