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標
(臨泉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安徽阜陽 236400)
全混合日糧技術相比于傳統飼喂而言,具備明顯優勢,全混合日糧能夠滿足于綿羊、山羊的各個生長階段的生長需求。全混合日糧的精粗料能夠均勻的黏附,能夠改善飼料整體適口性,避免肉羊出現挑食現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肉羊消化系統出現機能紊亂問題,確保飼料營養的均衡性,能夠有效地維持肉羊的機體健康。
按照養殖肉羊的品種、經濟類型以及生長發育的階段,還有生產性能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進一步的明確營養指標與需求量。
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區域內飼料的原料生產以及市場供應情況,調查飼料的價格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堅持貫徹“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的基本原則,科學的選擇所用飼料的原料,并且明確各個飼料原料的營養成分與含量,常見的飼料原料主要分為玉米、麩皮、玉米秸等。
按照干物質的需求量與青粗飼料的基本營養特性,還有青粗飼料的具體資源情況等各個因素,明確粗飼料的實際配比與粗飼料的具體用量,同時通過計算得出青飼料、粗飼料與青貯飼料等各個營養物質的實際提供量[1]。
根據實際情況,在總體營養物質的需要量當中減去青飼料、粗飼料以及青貯飼料的營養物質用量,就是精飼料的實際需求營養量,隨后根據確定的數據來計算出各個精飼料的實際用量。
按照青飼料、粗飼料與精飼料等各個礦物質的實際用量,并且計算出來礦物質類飼料的實際用量。
按照飼料的具體用量,換算百分比的配方,或者是每批次的實際飼料用量,同時計算出日糧的整體營養水平。
為了確保全混合日糧飼養技術作用的最大發揮,首先便需要落實分群飼養模式。按照肉羊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的規律與實際營養需求等因素,科學合理的劃分肉羊的生理階段,從而實施科學的分群飼養,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滿足于肉羊各個生長階段的營養物質需求,從而促進肉羊養殖綜合效益的進一步提升。目前,我國現行的肉羊飼養標準中,綿羊的劃分主要是生長育肥羔羊、育成母羊、育成公羊、育肥羊以及妊娠母羊,還有泌乳母羊等,而山羊的劃分是生長育肥羔羊、育肥山羊、后備公羊、妊娠母羊與泌乳母羊等階段。根據生理階段的相應劃分,來完成肉羊全混合日糧的科學配制。因為我國羊的品種相對較多且成年羊體型與生長速度存在較大差異性,實際養殖過程中,還可以按照養殖場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2]。
營養的實際需求量屬于全混合日糧營養標準配比的重要因素。我國現階段肉羊養殖的飼養標準當中,各個營養物質的實際需求量主要按照肉羊的品種、生長階段、體重與預期日增重等各個因素從而完成全混合日糧營養標準的科學配比,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對于同階段或者是體重相同的肉羊,便可以根據平均的生產水平來設計完成全混合日糧的配比。日糧飼養的時候,可以采取肉羊自由采食的方式,根據采食量的實際變化來管控各個營養成分的實際攝入量。
飼料的營養成分直接關系到全混合日糧飼養的有效性。因為羊的飼料類型較多,帶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應當科學的檢測各個飼料營養成分,有效能指標主要是按照數據庫來確定,必須做好樣品的合理描述。當樣品描述一致或者是類似,接近于測定指標的時候,才能夠使用。
精飼料與粗飼料的配比主要是由羊品種、生長階段、養殖水平與粗飼料與精飼料質量等各個因素決定。山羊的精粗飼料配比比較低,綿羊較高。育成羊、后備羊與妊娠母羊等精粗飼料的實際比例能夠相應的調整,育肥羊與妊娠后期的母羊以及泌乳期母羊等可以適當的增加。與此同時,如果粗飼料的質量較高,那么精粗飼料的比例便可以適當的降低一些。
我國肉羊養殖過程中,養殖成本當中飼料成本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在研究以及配比全混合日糧的時候,應當充分地考慮到經濟性與適用性,確保全混合日糧能夠滿足于肉羊日常的營養需求,還能夠確保養殖成本,提升肉羊養殖的綜合效益。選擇的飼料原材料應當盡可能的選擇生產量大、價格適中的飼料,盡可能的不選擇價格成本高的飼料。在選取飼料原材料的時候,還應當考慮到原材料的安全性,嚴禁使用存在變質、發霉以及酸敗等問題的飼料原料。嚴禁使用其他動物源性的原材料。如果飼料原材料存在有毒或者是有害物質,便需要進行脫毒處理,并且根據實際情況控制用量。當使用添加劑的時候,應當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來選擇添加,保證羊肉及其產品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肉羊養殖向規模化與標準化方向的不斷發展,全混合日糧飼養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設計以及配比全混合日糧的營養成分時,應當堅持因地制宜,確保肉羊養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促進肉羊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