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一新
(濟源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濟源 459000)
本月我國連續發生4起非洲豬瘟疫情,其中我省1起,疫情防控形勢再次進入緊張態勢,因我市生豬散養戶數量大,境內又有大型生豬屠宰場,防控壓力巨大。為及時查找動物疫病防控薄弱環節,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尤其是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我們對全市相關監測網點及部分養殖場戶、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場、屠宰場開展了免疫效果監測、疫情監測,根據上述調查、監測結果現將當前我市動物疫情形勢分析評估如下:
本月免疫效果監測涉及11個鎮,包括11個豬養殖場戶、11個羊養殖場戶、11個雞養殖場戶、1個奶牛場,共進行檢測1211份。監測情況:豬瘟137份,合格率88.32%;豬藍耳病137份,合格率48.91%;豬口蹄疫137份,合格率57.66%;羊O型口蹄疫110份,合格率41.82%;羊小反芻獸疫110份,合格率82.73%;奶牛O型、A型口蹄疫各30份,合格率均為100%;雞禽流感H5亞型(Re-11)130份,合格率84.62%;雞禽流感H5亞型(Re-12)130份,合格率77.69%;雞H7N9(Re-2)流感130份,合格率86.92%;雞新城疫130份,合格率89.23%。
疫情監測涉及豬養殖場戶8個、奶牛養殖場戶1個、雞養殖場戶2個、無害場化處理場2個、屠宰場2個,共進行監測773份。監測情況:非洲豬瘟104份,豬瘟61份,高致病性豬藍耳病61份,口蹄疫72份,小反芻獸疫20份,禽流感130份,新城疫65份,豬圓環病毒Ⅱ型31份,副豬嗜血桿菌病31份,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31份,豬細小病毒31份,豬弓形蟲31份,豬偽狂犬病31份,病原學監測均為陰性;豬偽狂犬病gE抗體37份,未檢出陽性樣品。
本月以來,我國連續發生4起非洲豬瘟疫情,其中1起為野豬非洲豬瘟疫情,另外3起均為調運環節發生的家豬非洲豬瘟疫情,為我國平穩多時的非洲豬瘟疫情形勢再次拉響警鐘。受豬價持續高位運行和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支持生豬產業發展政策的影響,養殖場戶擴大生產和補欄的積極性持續高漲,種豬和仔豬調運頻繁,但非洲豬瘟污染面廣、潛伏期長、傳播途徑多,購豬和賣豬環節風險居高不下,部分生物安全防護設施落后的養殖場戶存在再次發病的風險。因此,我市廣大養殖場戶仍需提高警惕,繼續做好生物安全防護措施。
本月豬O型口蹄疫、豬A型口蹄疫和羊O型口蹄疫抗體合格率均低于國家規定標準,明顯低于70%,全市10個鎮中有5個鎮豬O型口蹄疫抗體不合格,有8個鎮豬A型口蹄疫抗體全部不合格;全市11個鎮中有8個鎮羊O型口蹄疫抗體不合格,占全市72.73%,因此口蹄疫在全市發病風險很高。
本月我市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抗體合格率呈現兩極分化,部分鎮抗體合格率處于較高水平,部分鎮抗體合格率處于極低水平。并且臨床癥狀有疑似病例,因此,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存在較高風險。
本月我市H7N9禽流感、H5亞型禽流感、新城疫、豬瘟、小反芻獸疫抗體合格率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且近期病原學均未檢出陽性樣品。因此,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豬瘟、小反芻獸疫在我市發病風險較低。
當前我市非洲豬瘟防控形勢雖趨于平緩,但我省發生1起調運環節非洲豬瘟疫情,因此各鎮在嚴格落實省市防控措施的同時,應加強宣傳,讓養殖場戶能夠充分意識到自己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能夠主動把握買豬賣豬的關鍵環節,做到外購生豬提前報檢,做好賣豬環節的防護和消毒,降低疫情發生風險。同時各鎮對排查中發現的異常死亡、大批死亡或有豬瘟類似癥狀的應立即上報。
本月檢測結果顯示,我市部分鎮豬O型口蹄疫、豬A型口蹄疫、羊O型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抗體合格率較低,個別鎮抗體合格率為0,疫情發生風險較大。建議各鎮應高度重視,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春季集中免疫進度,確保強制免疫病種免疫密度達到100%;二是優先做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免疫;三是適時采樣、跟蹤監測,確保強制免疫病種的免疫效果。
建議養殖場戶從以下四方面著手:一是定期清理消毒、注意通風;二是嚴格進出場管理,人員、車輛按要求出入,消毒池藥劑要經常更換;三是規范引種隔離,不可從疫區和病豬場進豬,引入時要嚴格檢疫,確定健康無病再引進,且必須隔離觀察21天;四是合理免疫疫苗,制定符合本場的免疫程序,按照程序免疫,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