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生 ,馮 蕊
(1.安徽醫科大學科研實驗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2;2.安徽醫科大學重大自身免疫學疾病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032;3.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院,安徽 合肥 230032)
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性疾病,給全球經濟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影響[1]。我國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同時也取得了偉大成就。隨著國內疫情穩步控制,各地高校陸續確定了開學時間,而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因此疫情防控工作是全國教育系統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緊迫的政治任務[2]。高校實驗室是高等院校開展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同時還承擔著碩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的培養任務[3-4]。醫學類高??蒲袑嶒炇揖哂袑嶒烅椖颗c內容繁多、人員流動量大、實驗室布局差異大及實驗室的開放性等特點,使其管理難度較其他實驗室更大。針對醫學類高??蒲袑嶒炇以谝咔榉揽氐奶厥鈺r期,如何加強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如何保障實驗師生的安全和建立有效的實驗室安全保障體系迫在眉睫。本文通過分析醫學類高校科研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難點,提出加強實驗室安全保障的建議,給相關實驗室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安全建設方面提供參考。
我國現有4 000多萬的大學生,其中1 000多萬是要跨省流動的,其他還有3 000萬是在省內流動[5]??蒲袑嶒炇业墓ぷ髡吆艽笠徊糠质茄芯可麄儊碜匀珖鞯兀@是實驗室人員流動性大的最主要原因。
實驗室的空間有限,除了給學生提供實驗操作的空間,余下場地一般擺放實驗的儀器和試劑等??臻g有限、人數眾多必然導致人員的聚集程度高。
在醫學高校實驗室中,部分特殊的試驗區域密封性好,比如細胞培養間和某些大型儀器安裝在密閉的房間,這些實驗房間通風性差,有較多公共實驗物品,極易造成交叉感染。
高校實驗室尤其是部分公共實驗室平臺,面對全校乃至社會開放。開放程度高,必然對人員的管理、公共衛生的清潔和管理、防疫物質的消耗等方面帶來巨大的挑戰。
醫學相關研究中還會涉及各種有劇毒、腐蝕性強的化學試劑、放射性物質及高感染性的病原微生物[6],同時還涉及臨床相關的樣本檢測,還需要兼顧常規實驗室和精密大型儀器的安全管理[7]。大多數醫學院校設有附屬醫院,部分教師和研究生不僅要承擔科學研究工作,還要承擔日常的臨床診治工作。醫院是疫情防控期間風險偏高的區域,這也需要引起各方關注。
在疫情防控期間,實行實驗室開放申請與審批制度,不僅可以減弱人員流動性而且還可以對實驗風險有很好的評估。根據各省市地區的疫情防控情況,科研人員的確需要開展實驗的,必須提前提交書面申請,經審批備案后方可進入實驗室。申請人要確保自己身體健康且符合疫情防控隔離要求,并對所開展的實驗進行疫情防控和實驗安全風險評估[8]。
申請人所在學院(單位)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負責審批實驗室的開放申請,對申請開放的實驗室實地查看(包括實驗內容、疫情防控物資、實驗室安全設施、安全教育培訓、應急預案等),符合疫情防控和安全要求后方可批準。
各科研實驗室負責制定、落實本實驗室的值班制度、報告制度、消毒管理制度、衛生清潔制度、人員登記制度、突發情況應急處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及申報備案等制度。各項制度責任到人,確??蒲泄ぷ靼踩行?。制定的相關制度一定要全面、精簡、實用,避免形式化。
實驗室要備好充足的防控物質,包括:紅外線測溫儀、一次性醫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肥皂、75%醫用酒精、84消毒液,正確使用防控物資,按要求做好保管工作,確保安全存放及使用。
實驗室要加強各類儀器設備的安全管理,對儀器設備進行定期維護及保養,對有故障的儀器設備及時檢修,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的記錄。對冰箱及有高溫加熱、高壓、高輻射、高速運動等潛在危險的儀器尤其要加強管理。
實驗室要組織專門人員對實驗室進行巡查。查看儀器運轉是否正常,實驗室有無異常情況。對于儀器重點接觸部位應由儀器管理教師做好消毒工作。
(1)加強實驗室人員教育管理,按照分時段、控人數的原則,盡量減少實驗參加人數、避免人員聚集、嚴格控制實驗時間。對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加強疫情防控和實驗室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切實增強安全責任意識。通過短信、微信、校園網等方式,加強疫情防控和實驗室安全知識宣傳,要求師生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各項防控措施。(2)做好實驗室使用情況、進出人員、進入時間、離開時間、體溫情況等信息記錄。如果發現實驗人員健康狀況異常,應立即向學院和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上報,以及時有效應對。(3)加強實驗室門禁管理,無關人員禁止進入實驗室,盡量避免與外來人員接觸,如確有設備、藥品、氣瓶等采購運輸服務需求,實驗室應統一安排、集中配送。(4)落實好實驗室每一個人在戴口罩和洗手消毒等方面的個人防護措施,加強個人防護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實驗室內人員聚集。
在醫學實驗室,學生因銳器傷害時有發生。注射針頭、手術剪和切片機刀片等銳器很常見,銳器損傷后,造成學生感染傳染性疾病風險增加。應加強學生技能操作,認真做好宣教工作,提高對實驗室常見危險的認識和重視,盡量避免該類傷害[9]。
認真做好實驗室內部及公共區域的消殺工作,并指定專人來負責。消殺時應注意科學規范使用防護用品和消毒噴劑,防止不當摻雜及劑量濃度超標產生的爆炸火災或氣體中毒等事故[10]。做好公共區域、辦公室、自習室和會議室的定期消毒和通風工作,盡量使用噴霧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洗手間配備洗手液和84消毒液。實驗結束應及時做好實驗臺的消毒工作,清理實驗室垃圾,保持實驗室衛生清潔及相關區域的公共衛生安全,做好安全檢查、值班記錄和消殺等工作。
要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避免火災爆炸事故、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儀器設備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等[7,11],堅持實驗室情況日報制度,有特殊情況及時上報。
實驗人員要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安全規范開展實驗。做好實驗室?;贰⑽kU廢棄物、特種設備、實驗動物等危險源的規范管理,掌握各類危險源防護措施和事故應急處理方法[12]。掌握安全知識與技能,熟悉操作規程,做好個人防護,實驗室危險廢棄物要按規范回收、處置[11]。實驗持續過程中,密切留意實驗動態,不得擅自離開實驗室,在實驗室內不得從事與實驗無關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