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婷陳文正
(1.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航空安全保衛學院 四川 廣漢 618307;2.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基礎教學部 四川 成都 610100)
(XI Summer Universiade)簡稱為2021年夏季世大運,是第31屆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在2021年于四川成都舉行,成都是繼北京、深圳之后的第三個成功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中國大陸城市,也是第一個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中國中西部城市。在成都舉辦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被看成是目前四川省體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國際體育活動,通過此次賽會可以充分地展示四川省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進一步地提升四川省的國際知名度及其影響力,加深了四川省體育與國際體育的合作與交流。當前,成都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四川及未來成都工作發展一系列重要的指示精神,加快城市發展建設全面推進體現新常態驅動發展戰略理念的城市,并以創建世界文化名城之都為發展目標,全力推動成都打造及創建世界文創名城、旅游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著名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于一體的“三城三都”新型城市品牌。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花落”成都,成為成都政府提出創建世界賽事名城的建設發展目標后成功地申辦的首個世界性的綜合運動會。四川省應緊緊抓住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歷史機遇,實現體育事業的大飛躍。本文將從理論應用的角度來探討承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對四川省民族體育文化傳播與體育旅游發展產生的積極影響。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共分為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冬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及世界大學生體育錦標賽,每兩年舉行一次,有“小奧運”之稱。夏季大學生運動會為期12天,固定舉辦的運動項目有14項,東道主國家可自行確定最多3個可選項目,目的在于減少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規模,更易于找到合適的候選城市。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成為了當代我國重要的戰略發展理念,五通戰略發展理念中的“民心相通”理念是發展和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根基。其中,積極開展體育文化交流活動被列入其中,這對于我國和周邊國家現代及其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與交流合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條件和平臺。四川省的體育傳統文化也是當代我國的重要文化的載體和象征之一,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底蘊,通過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的舉辦,在“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下將四川省的特色體育文化的價值更好地充分地體現出來,充分與當代的社會融合協調發展,提升了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簡稱“大運村”)的建設在成都大學正式的啟動。整個大運村的總面積預計達37.388萬m2,建設項目眾多,還將在大運村內新建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新院區。2021年來自中國乃至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的運動員匯聚一堂,這將無疑是展示和弘揚四川省的體育文化的新機遇,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四川省發展體育的歷史和文化,將特色的民族體育文化傳播出去。四川省體育文化歷史悠久,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積淀,種類繁多,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時代特征、地域風格和明顯的民族性都是由四川人民通過開展體育活動改造自己的客觀世界、調節自身的情感和協調群體的關系中很好地表現出來的。目前四川省少數民族眾多,傳統的體育文化在各個少數民族代代相傳,有獨特的體育文化內涵。傳統的體育文化是中華民族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傳統的體育文化具有其獨特性,這使得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在當代社會生活中融合并存,并進一步完善規范。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在迎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之際,為四川省體育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機遇,弘揚和傳承民族體育文化是弘揚民族文化的有力舉措。因此,四川省應定位好體育文化在文化大發展的位置,對于體育文化的升華有著積極效應。
體育無國界、地域之分,民族傳統體育更是國家、地域文化的代表,無論在經濟或是政治上都能架起互通的橋梁。體育可以作為當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產業,實現本土化、國際化,為經濟的發展助力。
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接觸到外界事物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以前的親自接觸逐漸地轉變為通過信息接觸,如通過互聯網、媒介等。體育文化亦同樣如此,想要塑造和提升體育文化的自身品牌魅力和其在國際的影響力,就需要塑造和提升體育文化自身的國際傳播力,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體育文化傳播信息平臺,更是優質的體育文化傳播平臺,有很好的國際影響力和受眾。
在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成功地申辦后,信息系統開始了建設并進一步完善,2021年成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官方網站的建設,成立專有的信息管理平臺,收集一切與世大運會相關的信息,及時地發布與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相關的一切工作進展,借助合適的時機積極推動了體育文化的建設,如“大運會進社區”的線上講堂、大運會志愿者線上“云”培訓、逐級分層的官方贊助商征集為體育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保障、各地區的體育文化活動區域的大規模變化、地方區域及各體育場館的升級改造等等,不勝枚舉。傳播渠道依托于信息和網絡資源,實現了人人交流、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媒體的多元傳播渠道和體系。借助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平臺,四川要打造自己的體育文化標簽,把世界的關注帶到四川,帶到成都,了解并愛上這里。
體育文化的國化際傳播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的問題,體育文化的地域性、多樣性會帶來文化沖突,因此需要體育文化的融合,首先要樹立文化自覺,對自我及他人的充分認知與肯定,將體育文化的精髓向外傳播,呈現多元化的同時進行必要的體育文化整合。使其更易于國際傳播,更迎合現代大眾的口味。利用賽事推動體育文化品質提升,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全球視野加速推進四川省體育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
體育融合帶動旅游休閑產業的發展,伴隨著當今世界整體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水平及其狀態、觀念的發生重大改變,人們從對物質文化生活追求的層次逐漸上升到了更高的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消費觀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目前休閑體育旅游已逐漸發展成為了人們享受和追求對精神文化和物質生活的一種重要消費方式。這是一種全球化的消費轉變,并不僅僅局限于國內,國際對體育旅游的項目和需求越來越多,出入境的游客逐年快速遞增,帶進來和走出去的消費十分可觀。四川省是目前我國重要的旅游城市和目的地之一,尤其以成都為主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成都作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舉辦城市,堅持“謀賽”、“謀產”和“謀城”相結合,放眼于國際,以長足的眼光努力打造一個國際體育賽事名城。眾所周知,一個非常具有國際影響的賽事舉辦會給當地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積極的作用,像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僅僅十幾天的舉辦時間,但對于北京的國際影響和意義卻是深遠的,奧運會后直到現在北京仍然是國內外體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2007年深圳承辦的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09年哈爾濱承辦的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以及2010年廣州承辦的亞運會,對于承辦城市本身的意義乃至周邊的輻射都是積極顯著的,影響不言而喻。
目前,成都正圍繞打造國際賽事名城的基礎建設和現代化進程高速推進,大批的綜合性體育場館已經開工興建,城市及周邊的環境改造和升級也在有序地進行,擁有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1個(溫江)、國家體育產業示范項目1個(都江堰市虹口景區漂流)、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創建單位1個(雪山漂流景區)、全國體育產業優選示范項目2個(金堂縣聚峰谷山地運動田園綜合體、都江堰安緹縵國際旅游度假區),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的同時,也為體育旅游產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大運會結束后對于四川省的體育旅游產業也會帶來持續性收益。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為成都體育產業發展帶來難得歷史機遇。
此外,將有更多的投資、政府合作項目建設將圍繞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展開,打造更多的體育綜合體產業,為大運會期間乃至大運會結束后的長久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提升內涵,打造四川省體育旅游專有品牌,從時效性角度考慮,世大運前、世大運中、世大運后三個不同時期有針對性的打造宣傳,與打造賽事名城的口號緊密聯系,建立一個國際國內體育旅游的最佳載體。抓住本次賽事機遇,加快體育旅游產業全面升級,完善相應的配套建設與周邊改造,打造國際化現代化的體育旅游國際名城,圍繞景點、交通、住宿、餐飲等全面升級,推動四川省體育旅游產業的全面進步。
打造賽事相關體育旅游產品,圍繞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設計有創新的產品,對原有的體育產品進行包裝改進,使其多樣化,讓國內外游客了解四川省的體育文化,做到可持續發展。
推進體育休閑旅游相關服務產業快速的健康發展,質量先行。無論是體育旅游服務相關的專業人員(其中包括體育專業人才、體育旅游專業服務導游、翻譯人員、接待服務專業人員等)的選拔培養、還是體育旅游產品的打造,一定要高質量、高素質,打造不一樣的專屬品質。另外,加強與周邊城市、部門的合作交流,輻射由點及面。
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是一個優質且難得的國際賽事平臺,對于四川省體育事業的發展影響是深遠的,在“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下,四川省努力提升體育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傳播力。結合時代的契機,構建豐富多元的交流平臺;融合體育旅游發展,加強周邊協作。打造屬于自己的賽事品牌,成為真正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