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梅 曹本紅
(1.三都水族自治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黔南 558100;2.三都水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養殖業發展中心 貴州黔南 558100)
畜牧養殖業的主要養殖場主是農民,一部分農民文化程度不高,造成一些傳統養殖思想得不到改變,對于動物防疫工作認知不足,對其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地認識,堅持使用傳統的養殖方式。不會接觸最新的科技發展和科研成果,沒有安全觀念,對養殖畜禽的方法措施不能與時俱進,甚至會因為利益,將一些未經檢驗的動物或肉制品流入市場,對人們的安全健康產生嚴重危害。這便成了動物疫病產生的主要原因,對防治工作產生了嚴重地影響。
因此,防疫舉措的重點便是提高養殖場主對動物疫病嚴重危害性的認識。對防疫舉措的重要性要不斷地宣傳,養殖場主要以科學的養殖方式、嚴格的檢測舉措來強化動物疫病的防控。這些,不僅是對養殖動物的安全健康做保障,也是對消費者做保障。
隨著我國對動物疫病的不斷重視,注射防疫疫苗這一有效地防止舉措也得到了發展。疫苗可以針對具體的病因進行根治,使動物重新恢復健康,也可以在動物出生之時進行注射,對一些疫病進行預防。但是,我國的疫苗的使用卻存在著嚴重的浪費。
首先,疫苗生產供應與養殖場主的需求脫鉤。企業生產的疫苗并不是直接和養殖場主進行合作,而是由省級的畜牧獸醫部門進行訂購,再傳遞給下一級的畜牧部門,中間經歷的環節較多,畜牧場主真正的需求很容易缺失,而他們的需求大多也不能直接反饋給制藥企業;其次,保管和運輸過程造成浪費。為節約運輸成本,生產疫苗的企業常將疫苗置于冰排泡沫箱中,委托商業快遞公司通過物流傳送。疫苗在運輸不能得到很好地保存,一些需要長途運輸的疫苗,易發生冰排融化,降低疫苗的質量[1]。在一些偏遠的鄉鎮,沒有冰箱將疫苗存儲起來,也會造成疫苗藥效的流失;最后,人為浪費疫苗現象也不少見。這是因為隨著人們需求的增加,對于牛羊等畜禽的養殖規模也在不斷增加。養殖場為了避免畜禽交叉傳播疫病,對畜禽進行疫苗注射時不能很好地控制用量。本著不花錢又不浪費的原則,造成注射劑量增加,從而造成動物免疫效果不明顯或免疫麻痹現象發生,造成了更大的疫苗浪費。針對這幾點,筆者提出一些解決思路:
首先,減少供應層次。由養殖場主與廠家直接溝通,進行銷售。這樣不僅減少了疫苗在路上運輸的時間,也加強了養殖場主與廠家的聯系,場主可以將疫苗的使用情況及時反饋給廠家;其次,對疫苗供應產業鏈進行信息化的管理。利用計算機將每一環節的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建立數據庫,方便對比,及時避免人為浪費;最后,由于國家的支持,很多養殖場的規模在不斷擴大,養殖場主對于防疫工作的觀念也得到認知。便可以考慮由養殖場主承擔一部分的疫苗費用,以遏制疫苗在使用的最終環節的浪費[2]。
做好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不僅需要諸多相關部門的聯系與配合,也要做好預防。從動物防疫工作的現狀來看,專業人才的稀少加上工作量的不斷增大成為疫病防控工作的主要阻礙。許多獸醫及當地防疫技術人員不僅要監測區域內畜禽的種類及數量,也要充分地掌握流行或已知的疫病的發生規律。他們還要做好疫站以及農民之間溝通的紐帶,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這使得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由于工作的壓力大、工作環境不好再加上較低的薪水,許多的醫療技術人員不斷離開自己的而崗位。技術人員不斷流失,且這些崗位得不到充足的補充,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造成疫病防控工作的進展越來越難。
另外,疫病的防控也需要一定的資金設備支持[3]。雖然維持防疫工作順利進展的資金大部分由國家提供,但是由于近年來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畜禽數量不斷增加,而提供的資金卻仍然處于前些年的水準,從而導致許多地區的畜牧單位并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設備,這也是影響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問題。
目前我國畜牧養殖業發展中,雖然疫病的防控工作存在不少問題,如宣傳工作做得不足、疫苗使用的浪費等諸多其在因素。但只要相關的部門對癥下藥,這些問題便會逐一得到解決。
隨著科學技術于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對于動物疫病的防治舉措越來越完善,而且畜牧業養殖方式也產生了新的改變,機械設備的不斷更新,這些都將使畜牧業越來越現代化和規模化。雖然,現在的動物疫病仍然是畜牧業發展整體向好發展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但只要強化宣傳,落實好疫病的防治措施,我國的畜牧業發展只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