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莉
(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青海西寧 812100)
動物疫病由于具有流行性與傳染性特征,其發生不僅會對養殖戶造成一定的損失,人畜共患的動物疫病還會危及人類的健康。對于發病過程較短,急性死亡的傳染病如牛魏氏梭菌病,無任何前期癥狀下的突然死亡不僅會打亂養殖戶的計劃,在不知病因的同時也給疫病的及時診治造成了障礙。通過獸醫病理診斷技術,對病死動物進行解剖操作后,取出病變組織進行送檢,結合外觀癥狀與病變器官的癥狀進行初步診斷,再輔以實驗室病原性的相關數據所做出的診斷,能夠有效避開僅通過病死動物的外觀癥狀以及流行病史的背景調查所作出的診治的主觀性弊端。需要注意的是,病理診斷技術中的解剖需要符合操作規范,且要避免解剖過程對人體以及環境造成的污染與危害。動物疫病在發生后,開始出現癥狀正在經歷病理過程的動物或是因急性傳染病而猝死的畜禽,病理診斷技術都能夠對其病因進行快速診斷,對發病過程的病理變化有一定的基礎認識,從而能夠給出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及時對其它的畜禽進行預防與治療。
動物疫病在診治過程中,疫病的種類繁多、隱形a感染未引發癥狀但存在傳染性、諸多病原引起的癥狀類似等多種復雜的因素,致使診治過程時間較長且準確性沒有一定的保障。應用解剖等獸醫病理診斷技術能夠及時對疫病的病因給出一定的技術依據外,實驗室的病理診斷結果也能夠對引發動物疫病的病原體進行精準鑒定與分離。例如豬場出現有仔豬的腹瀉情況,同樣表現為水樣腹瀉過程并伴隨惡臭的有多種病原體,通過病理診斷技術,獸醫在臨床表現結合背景調查的情況下,可對細菌、病毒或是寄生蟲引起的疫病進行初步判斷。在觀察病變組織后,取病變組織開展相對應病原的涂片鏡檢、細菌培養分離、血清學檢測、動物接種實驗、蟲卵檢查鏡檢等多種病理診斷技術,對動物疫病的病原體進行精準定位,增強動物疫病診治的準確性,繼而對癥下藥,有效控制疫病的進一步感染與傳播。在實施病原分離操作時,采樣可能會有多種病原體帶入,基于此,不僅需要對能產生同一癥狀的不同病原體進行鑒別,也需要對帶入的非致病性的病原體進行鑒別,從而結合之前的病理診斷,分離出致病的真正病原體。
在出現動物傳染病時,診治的時效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探索與進步,獸醫病理診斷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除了傳統的組織切片鏡檢、血清學診斷等方法,基于細胞、分子方面研究的分子病理學進入大家的視野。分子病理學作為病理學的分支,給病理診斷技術在時效上發揮了巨大的功效。利用一些分子診斷技術,例如Real-time PCR、免疫組化、流式細胞檢查、DNA測序等,與病理診斷相結合,能夠快速的對病原進行檢測的同時,對疫病治療中的療效及時進行調整,提高動物疫病診治過程中的效率。例如在豬瘟發起時,初步病理診斷后,利用PCR技術對病原進行快速的定量,并針對結果給予相對于的治療,并不斷的利用分子病理學技術進行跟蹤,對疫病的發展治療過程能夠得到清晰的認知。分子病理學不僅能有效提高診治的效率,對于疫病的研究也起到關鍵作用,例如對豬藍耳病的細胞凋亡的信號通路方面進行探索,對疫苗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動物疫病的發生時常會伴隨相關的糾紛,獸醫病理診斷技術能夠對疫病的死因以及疫病的發展過程進行有效診斷,并給出權威依據。小動物方面,糾紛經常出現于畜主與寵物醫院之間,對于因發生疫病而在治療中死亡的動物,通過病理診治技術的解剖與實驗室技術,對是由于病原體致死或是治療手段致死的病因進行準確判斷,有效解決相關糾紛問題;養殖戶方面,糾紛常在環境致病與病原致病方面發生,對于因土壤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超標、水源性污染等引起的魚類、羊類、禽類等類似由病原體引發的癥狀時,通過對畜禽的病理診治進行鑒別診斷,還原真實病因,在有效治療疫病的同時提供較權威的依據,減少相關方面的誤解。
獸醫病理技術不僅能夠在動物疫病的診治過程中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對疫病的死因以及發病過程提供有效的權威依據,同時能夠發揮在疫病診治中的準確性以及高效性,快速的對疫病作出診斷與治療。基于此,獸醫專家在日常的診斷過程中,要善于應用病理診斷技術,并在實踐與摸索中,不斷進行發展與完善,以期促進整個畜牧行業疾病治療發展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