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么江永
(玉樹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青海玉樹 81099)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養殖業中牦牛養殖的收益逐漸增加,青海地區很多養殖戶都大量養殖牦牛,這樣就導致牦牛養殖中經常誘發傳染性的疾病。在牦牛養殖中,炭疽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對牦牛的健康成長以及養殖業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在我國牦牛炭疽病屬于二類傳染病,它能夠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應該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并控制炭疽病的傳染和擴散。本文主要是就牦牛炭疽病的流行以及具體的防控措施進行分析和探究。
牦牛炭疽病不僅是對牦牛的生長造成威脅,同時人類也容易因為接觸而感染炭疽病。在我國牦牛養殖中,炭疽病主要是集中在夏季流行,這不僅是因為吸血昆蟲增多,同時也與夏季雨水較多、氣候濕潤等因素相關。一般炭疽病的傳染源就是帶有病菌的牦牛和病牛,通過牦牛的皮毛、內臟、血液等進行疾病傳染,對病牛的這些器官和部位進行分析和檢測,能夠發現大量的致病菌。炭疽病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器官進行傳染,若是牦?;蛘呤侨祟惖钠つw受到破損,也很容易感染炭疽病2。炭疽病的致病菌主要是炭疽芽孢,它具有存活性強的特點,若是隨意將病死的牦牛進行丟棄,不經徹底消毒就處理病牛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或沒有對病牛進行科學剖檢,都很容易導致炭疽芽孢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擴散,若是空氣受到污染,很容易形成持久的疫源地,嚴重影響到牦牛養殖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在診斷牦牛炭疽病的過程中,因為病程不同,所以一般炭疽病有亞急性、急性以及最急性三種癥狀。其中亞急性的病牛會產生輕微的癥狀,一般表現為食欲減退、體溫升高,在病牛的胸前、頸部、口腔、下腹肩胛部位以及直腸黏膜等部位有炎性水腫,病牛早期出現熱痛,后期會出現無熱無痛等現象,最終中心部位會出現壞死現象;急性病牛體溫會上升到40~42℃,表現出食欲減退甚至是絕食,精神萎靡,呼吸困難、可視粘膜出現出血點,脈搏跳動快,在初期會出現便秘現象,后期出現帶血的腹瀉現象,尿液呈現暗紅色,若是懷孕母牛一般都會流產,最終因為呼吸困難而窒息死亡;最急性的病牛會突然發病,它們倒地不起,會出現全身顫栗、呼吸高度困難,在即將死亡階段會發病病牛的鼻腔出現血樣泡沫,肛門的血液凝固不全,最終昏迷致死亡。最急性的病牛病程短,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就會死亡。
在對染病牦牛進行剖檢,會發現患有炭疽病的死牛試題會快速腐敗膨脹,天然孔流出來的血液呈現暗紅色,凝固不全,同時全身的漿膜、肌間、皮下以及咽喉等部位呈現黃色的膠凍狀,還有出血點。其中死牛的脾臟會明顯腫大,有2到5倍大小,同時脆弱易破,質地較軟。切開脾髓,其中切面是暗紅色,其中的脾小體模糊不清,全身的淋巴結切面黑紅色,出現腫大現象,,其中的消化道黏膜出現壞死性炎癥。
為了對牦牛炭疽病進行防治,首先應該要重視接種疫苗工作,根據炭疽病實際的發生情況,定期對牦牛進行疫苗接種。一般使用的疫苗包括2號炭疽芽孢苗和毒炭疽芽孢苗,每次接種1ml的量,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說明分別接種疫苗。此外,養殖戶應該要對養殖環境進行衛生清理,為牦牛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在日常工作中應該要對炭疽病的流行進行監測,若是牦牛出現患病現象,要及時進行隔離和處理,并要報告病情,對死牛進行無公害處理,尤其是要對病牛和死牛殘留的墊草、糞污等進行徹底消毒處理,然后深埋。使用消毒用品進行地面、各種用具消毒。若是某一地區出現大面積炭疽病疫情,那么需要對疫源進行調查,及時了解疫病的流行情況,之后及時進行封鎖隔離,在隔離期間,禁止各種易感動物、患病動物進入到隔離區,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疫情控制,同時也要嚴格消毒進出的工作人員和車輛,避免疫病出現擴散現象。
在對患病牦牛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也要根據病程進行合理治療,一般不會治療最急性的病牛,對其直接進行宰殺并進行無公害處理,若是病牛有治療價值,一般會在患病初期使用血清進行治療,這樣牦牛的康復效果也會很好。對成年牦牛進行治療,一般會選擇腹腔注射的方式進行治療,要注意觀察牦牛的體溫變化;若是病牛沒有出現明顯變化,那么在對牦牛間隔12h到1d之后二次豬舍。一般使用血清治療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時也可以使用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抗病的高敏藥物進行治療。在藥物治療過程中應該要多次進行嘗試治療,避免病牛產生耐藥性,所以可以交替輪換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
此外,牦牛炭疽病屬于人畜共患病,所以還應該要做好人類的防護工作,尤其是檢疫人員應該要加強意識重視,在實際牦牛養殖和宰殺過程中若是發現牦牛出現炭疽病,要及時進行隔離,對全車間進行消毒,采取無公害方式處理。
在牦牛養殖過程中應該要注意對炭疽病進行防治和控制,避免爆發炭疽病,日常做好消毒工作,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同時也要對牦牛的生長環境保持衛生,從而提高牦牛養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