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全
(平樂縣沙子鎮水產畜牧獸醫站,廣西平樂 542402)
傳染病、寄生蟲病等不僅會影響動物的健康,還會更大程度上造成養殖場的經濟危機,這就需要養殖人員加以重視。動物在發生疫病時,極不容易控制,死亡率還會很高,所以,養殖人員應提前做好預防,從根本上阻斷病原體的產生,平時做好疫苗注射和驅蟲工作,可以減輕后期的工作負擔,保證動物的身體健康。
不同的牲畜在進行防御注射時,其防疫工作也會大不相同,在防疫注射過程中,應密切關注疫苗的注射對象。一般給牲畜注射的疫苗都是比較安全的,主要是為了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但是,有些疫苗可能會對患病牲畜有藥物反應,這就可能使牲畜的健康受到威脅。所以,在牲畜進行疫苗接種時,一定不要接種患病牲畜,要選擇健康牲畜,因為患病的牲畜抵抗力相對較低,如果接種疫苗可能會使患病牲畜病情嚴重,也可能會導致疫苗失去活力,不再具備免疫功能。對于一些懷孕牲畜,不可在懷孕期間接種,因為會對孕畜產生影響,嚴重時還可以導致孕畜流產,容易發生死亡,得不償失。在飼養過程中,一般在牲畜肉質品上市之前,都會將牲畜送往屠宰場屠宰,如果屠宰前注射疫苗,很容易影響到肉質品,從而進一步危害人類的健康。
首先對牲畜進行疫苗注射時,應具有針對性,科學合理進行。應注意不同的疫苗,其注射時間也不相同,不同年齡的牲畜在注射同一疫苗時,因其自身抵抗能力不同,所需要劑量也不相同。一般牛在進行疫苗注射時,剛出生的小牛需要滿兩周方可注射,疫苗用量要比大牛少一半,在進行首次注射后,要密切觀察犢牛反應,如沒什么異常,則需要在兩個月內完成第二次注射,這樣就可以提高犢牛的免疫力,增加其抗病能力。牲畜的防疫注射,不僅僅是一次,而是需要多次多種疫苗,所以,在注射時一定要合理,絕對不可同時接種多種疫苗,影響到牲畜的生命健康。同一時期,牲畜所接種的疫苗應為同一種類,如想進行第二種疫苗注射,需等到兩周以上。另外在注射疫苗時,用法用量一定要符合規定,疫苗注射過少就會失去原本的藥效,發揮不到預防的作用;疫苗注射過多,則可能會威脅牲畜的身體健康。所以,疫苗的用量一定要掌握好,使疫苗達到預防效果,給養殖業帶來更大經濟效益。
在牲畜注射疫苗后,應對其日常狀態進行監控,如發現牲畜體溫和飲食異常,就要重點檢測,三天后癥狀還未消失,就要對其用藥,保持牲畜身體健康,防止死亡。對于牲畜的疫苗接種,有關部門應去管理監督,確保所用疫苗均來自正規渠道,不要讓假疫苗進入市場,影響牲畜健康,進一步危害人類。在牲畜進行疫苗注射時,一定要注意注射時間,疫苗種類,疫苗的用法用量等,提高疫苗的預防效果,使上市肉品更安全放心。
牲畜在驅蟲過程中,一定要了解牲畜的寄生蟲類型,再去選擇合適的驅蟲劑,寄生蟲所寄生的部位不同,使用的驅蟲劑也不相同,在使用驅蟲劑時,要結合牲畜的種類和年齡,不可濫用,只有選擇適當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進行牲畜驅蟲時,要選擇身體狀況比較好的,這樣才能達到驅蟲的效果,而對那些體質瘦弱的牲畜進行驅蟲,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使其體質變得更差。對于牲畜的生活場所,應適當進行通風光照,平時應做到勤消毒,保持驅蟲環境衛生。對于牲畜的糞便也要及時處理,避免細菌滋生再有寄生蟲的發生,平時應多給牲畜添加營養,再進行驅蟲,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牲畜進行驅蟲時,用藥劑量要合理,不能過多或過少,一旦用藥過多毒副作用就會過大,用藥過少又達不到藥效。用藥時如果牲畜種類比較多,就可以先少量試用。比如選擇幾只牛進行用藥,用藥后觀察一段時間,看看牛的精神狀態如何,有無不良反應等,如果都正常,就可按照正常劑量驅蟲。對于剛出生的牛,滿一個后就可進行驅蟲,為了使驅蟲藥效果更好,可以在犢牛第一次驅蟲后滿兩個月再進行驅蟲。當牲畜體外發生寄生蟲時,可以采用噴灑方式驅蟲;當牲畜體內產生寄生蟲時,就可以采用食用的方法,合理的給藥方式,合理的給藥劑量,可以有效去除牲畜體內的寄生蟲,使牲畜健康生長。有研究數據表明,寄生蟲在牲畜體內有一定的時間規律,所以,選擇驅蟲的時間一定要合理,根據寄生蟲的活動情況來看,牛羊一般選擇每年的二月份左右進行驅蟲,而豬雞的驅蟲時間可以在剛出生一個月時進行,處于妊娠的牲畜要在生完后進行,這樣可以節約時效,有效的驅蟲。
綜上可知,疫苗的接種和牲畜的驅蟲一定要按照規定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使藥物發揮更大的藥效,使動物和人類受益。不合格的給藥方式,不僅僅降低藥效,還會給養殖場帶來損失,威脅人類的健康。所以,應注意養殖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在實際操作中加以避免,才能夠給養殖行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