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英
摘 要:少數民族學生的識字教學應該創新,比如,通過制作生機盎然的微課,活潑地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興趣和注意力。統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和《猜字謎》是引領少數民族學生進行高效識字的典范教材。通過初讀謎面,自猜字謎;初讀兒歌,自學生字;自編謎語,再度實踐,打造高效識字教學新時空。
關鍵詞:少數民族;識字教學;微課介入;形象生動;拓展實踐
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學習識字應該以“形象而特別”的方式,如制作微課,將識字教學寓于兒歌、圖片、謎語之中,活潑地激發他們識字的熱情、興趣和注意力——孩子們一下子打開了學習之門,而學生的“學門打得越開”,教師就愈有捕獲生成性資源的契機和切點,從而引領學生學得更加有滋有味。
一、初讀謎面,自猜字謎
有專家提出,好的識字應該“采取隨文識字、韻文識字的架構。”[1]統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小青蛙》和《猜字謎》是引領少數民族學生進行高效隨文識字的典范教材。關于“清、情、請、晴、睛”的謎面呈現了“青”字族的形旁和字義之間的關系,因而兩篇課文糅合在一起制作微課,既體現上下銜接的必要性,又體現創新教學的必要性。其他生字,如“遇”“秋”字等都可以通過具體畫面和動態效果進行教學。
出示《猜字謎》中的第二則謎面,并引領孩子們讀好句子的停頓:“言”來/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動,“日”出/萬里無云,“水”到/純凈透明。先讀讀謎面,想想意思,猜猜每句話的字謎,再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然后通過表演主人和客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的表演學習“請”字;通過“萬里無云的動態畫面”學習“晴”字;通過動態的“心”的靠近理解“令人感動”學習“情”字;通過精美圖片理解“純凈透明”,來學習“清”字等。
將第四課關于“青字族”的謎語提前到第三課學習中,實現一種可貴的融合和創新。同時,微課中謎面、圖片、動態等的呈現,只是“引”——意在引出孩子們熱烈討論。這對于民族小學生而言,無疑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自然,識字的順暢、高效和學生的有滋有味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初讀兒歌,自學生字
微課的課前制作固然重要,但微課介入課中的討論匯報更加重要。的確,面對精美“大餐”,如何引領民族小學生“食用”,如何“消化”,如何為“我”所有,才是我們更加需要關注的,因為這一切直指學生的臨場反應和素養提高。并非學生想匯報什么都行,教師應有一定的、合理的規劃、調控和控制:應該少一些重復匯報,多一些精華解說;少一些整齊劃一,多一些個性多元。
初學生字時教師會讓學生照老師的樣子在書上圈生字,集體交流,教師隨機板貼生字,并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如拼一拼、讀一讀、講一講(我是清,清水的清,所以我是三點水……)認讀生字。還可以通過給“請”教句子朋友,用“請”說一句話,知道“青”字可以變身,其他的以此類推。
圈字,認讀,讓孩子們在動筆中聚焦“清、情、請、晴”,便于學生發現它們讀音上、字形上的相似和細微區別之處。同時,通過一些游戲和語言實踐機會,創設學生與生字反復見面的機會,既鞏固生字讀音,又揭示生字和形旁表義特點。借助微課僅僅出示其中的一個例子,其目的在于由“扶”到“放”,比如讓學生說出“青”字可以變身其他多個例子。
三、自編謎語,再度實踐
微課介入課堂中不是八到十分鐘就完事了,不是一次性“替代品”。微視頻因為可以長期保存、隨時調閱、數次欣賞等特點[2],所以盡可以延伸到課末或課外,盡可以在一個更大的時空內發揮它的“余熱”。或許,再次調出微視頻時,“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感受、記憶和理解又有所不同,或有新的體悟、新的索引、新的感受。
在學習“秋”“遇”等基礎上,引領學生通過圖片、通過兒歌、通過猜謎等多種方式學習生字,如可以在大屏幕出示教師自編的字謎,如:你一半,我一半——俄,雙木不成林——相。還可以創設元宵節上猜謎的情境,還可以看圖猜詞語,鞏固字詞。在此基礎上,引領民族小學生自己找謎語、編謎語、猜謎語。經過課后搜集,以下是孩子們自創的一些謎語:一位女士“姓”,今天多了一點(令),你一半,我一半(俄),一心依賴實為惰(懶),客滿(侈)……
用多種方式包括看圖識字法、背兒歌識字法、“猜字謎”識字法等方法復習本課生字,同時延伸拓展,不僅能增加趣味性,而且在再次強化學生對字詞記憶的同時,活潑潑地洞開學生的多重視域。微課中出示的圖片、兒歌、謎語也僅僅是部分,意在引出孩子們的更多自主活動。
實踐證明,高效地利用精彩的微課進行民族小學生的識字教學,無論是在聚焦興趣方面,還是在解決疑難方面,抑或在拓展探究方面,都有值得實踐的價值。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扮演多種角色:一個高效的制作者,能夠制作內容精彩、主題聚焦的微視頻;一個高效的引領者,能夠引領孩子們就微視頻展開意蘊十足的內化、討論和匯報;一個高效的拓展者,引領民族小學生在識字和語文學習之路上走得更遠,收獲沉甸甸的漢字的“色香味”。語文教師應該是多種角色的糅合者,以此引領民族小學生樂此不疲地去親近漢字、熱愛漢字、擁抱漢文化。
參考文獻:
[1]鮑道宏.識字教學中的文化傳承:部編本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思路小議[J].福建教育,2016(45):43.
[2]吳秋連.微課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妙用[J].教學與管理,2017(11):43.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民族小學生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探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