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梓潤 唐晨迪 卿青

摘 要:學校的主題班會課聚焦于學生發展的共性需求,著重從生涯教育現狀和學校調查問卷中分析小學期間生涯教育與發展方面的不足。從實踐層面以班會課為切入點,以深圳S小學實施的積極教育為背景,對基于生涯教育主題的班會課建設進行一些改進和實踐,其主要呈現為“自我察覺、生涯察覺、生涯探索與規劃”三個層次的生涯發展能力指標為導向的遞進發展模式。通過主題式班會課,以期在觀念上端正學生對生涯教育的認知,在情感上深化學生對生涯教育的感知,在精神上初步培養學生的生涯責任擔當。
關鍵詞:生涯教育;班會課;小學生
一、小學階段開展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個體生涯發展中的初始環節,是孩童開啟青少年職業夢想的關鍵時期,據研究前期調查,當前小學生涯規劃教育尚處在萌芽階段,以深圳市S小學為例,通過S小學教育學情調查,針對學生個人情況、家庭情況及生涯教育的基本需求等方面,對學校1223名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了全面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學生對自我認識情況較不明確,家長對于孩子的個人發展規劃較不清晰,非常希望學校開展生涯教育的比例超過61%。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十分必要。
二、基于生涯教育主題的班會課程內容設計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小學生涯教育大體呈現出“自我察覺、生涯察覺、生涯探索與規劃”三個層次的生涯發展能力指標為導向的遞進發展模式,本文以深圳市S小學為例,結合學校低、高年段小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學段任務,進行生涯教育主題式班會課的設計。
三、基于生涯教育主題的班會課程特點
1.以多樣化的形式,聚焦萌芽探索
根據舒伯的職業發展理論,小學階段屬于學生的職業意識培養階段,經過系統地學習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和職業認知。對于小學生而言,生涯規劃教育的主陣地就是課堂,以主題式班會為首要陣地,有目標、有規劃、多樣化地針對小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以上表中的“小組合力賽”為例,深圳市S小學二年級舉行了一場“我的家庭職業樹”主題班會課,簡要課程設計如下:
(1)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聚焦興趣所在;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收集并報告組員家庭的職業分布(職業樹),上臺介紹職業樹;
(3)學生完成“興趣—職業—夢想導圖”,可以畫圖、貼照片,寫下自己與這個興趣的一個深刻的小故事;
(4)結合所學知識,列舉名人故事或身邊的故事,說明從興趣發展到職業的路程,規劃是關鍵之鑰;
(5)教師指導如何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去規劃,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討論,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三年規劃。學生選出班級“小小夢想家”,教師總結;
(6)把自己的職業添加到你的家庭職業樹上,并為自己寫下一句加油的話。
通過這次班會課的開展,小學生充分認識自我,培養和他人互助合作的生活能力,知道周圍常見的職業類型,初步確立人生目標,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2.以漸進式的實施,打造團隊精英
此系列班會課程針對小學一至六年級,分一至二年級低年段和三至六年級高年段進行循序漸進式的普及和教育。低年段以培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習慣和態度有良好的認知為主,逐漸認識自我,高年段則聚焦于培養和發展興趣愛好,了解周圍的職業世界,逐漸認識世界。
常規而言,主題班會課由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實施,但考慮到生涯規劃教育主題班會課的專業性和班主任自身任務繁重,深圳市S小學設立了課程組、活動組,并通過青年教師校本培訓為重要開展點,不斷拓寬思路。現階段,我們一方面提倡生涯規劃教育主題班會課由學生負責,聯合小組或學生家長合力進行,同時由班主任把關和引導;另一方面,學校生涯教育小組成員聯合學校心理教育團隊負責方案設計、課程設計與實施,指導實驗班級設計和實施主題班會課,這種情況下心理教師依然是課程的主備課人,需要做好課前的職業訪談問卷、每一堂課的PPT、視頻素材等精心準備,班主任從課程研究的主要設計者角色轉變為課程設計的執行者,心理教師和科任教師也是課程的具體實施者。
透過生涯規劃教育主題班會及各種活動的開展,我們相信可以在中小學階段協助學生自我發展,開展生涯探索和生涯規劃,引導學生作自我評估,規劃未來的生涯,達成開創幸福美滿的人生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娥.初中生生涯規劃主題教育活動的嘗試與思考[J].中學教學參考,2020(9):90-91.
[2]見濤.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2):28.
[3]羅吾民.生涯課引入“社會理解”信息初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