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面對未來對幼兒級小學生的教育方向,更是音樂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作為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因此,本文針對學前教育的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進行了探討,此次探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前教育音樂培養的教學質量及其教學反思。
關鍵詞:音樂;教學;學前
一、學前音樂教學現狀
(一)學校重視度不夠。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的實施,在學校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第一,教育資源少,不夠受重視,而且音樂老師本身的流動性大,教學老師資源問題突出。我國中職學校中,以重慶為例,調研發現,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師的辭職比率高居不下,教學人才少,致力于音樂教學培養的教師更是少。內在原因復雜,但是其導致的亂象及其教學問題突出,各個學校因對方式不一,但是教師從開始教學到辭職的時間,據研究調查發現,中職教學時限多為2至3年就辭職的音樂教師居多。有的學校整體重視,教育教學投入資源多,師資力量大,教育資源也先前大量傾斜。不少學校教師工資水平低下,課程量大,造成了老師跳槽嚴重的現象。第二,教師教學形式主義嚴重,教學與學生嚴重脫節等等。二是如音樂日常教學中的各種形式主義,學生學習音律,鋼琴教育,基礎音樂教學中的教學脫節問題,教材落后,當代大學有不少大學依然沿用過去幾年前的教材,與當代快速的教育改革相互悖論,不適用于的教材居多。課堂教學質量低下,老師與學生溝通少,學習不重視。
(二)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在社會上不并受重視。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家長而言,認識有誤區,覺得音樂課程作為一門文化課,并不如專業技術課程重要。因為對于學生家長而言,專業技能課程才涉及到學生的未來就業、工作發展相關,因此功利主義嚴重。此外,就當代社會大環境而言,社會浮躁、功利化取向嚴重,整體上也影響了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這體現為對人文素養等非專業課的輕視,這種家庭的家庭教育與平時的耳濡目染,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有的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初始建設,師資力量薄弱,盡管有著多方面的關注與投入,但是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有的教師學科素養不夠,學歷本專科化,音樂專業教學能力不盡如人意。師資薄弱的問題對身處競爭性社會的學生家長而言,更是加劇了家長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與輕視態度。
(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音樂作為一門文化課重視不夠,對于專業課程的重視大大超過了音樂課的學習。藝術技能訓練需要多年的積淀。一兩學期的音樂課程,學生的音樂素養到期末課程很難有明顯的提升,學生主動被動地機械式地學習。教師培養的人才庫問題嚴重,更是加重了學生的問題。因此音樂教教學問題多從短處入手,長期教學培養成了很大的問題,良好優異的學前音樂教師人才培養質量不一,良莠不齊,對于幼兒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對于未來的教育事業產生了不小的危害,也不符合當前的教育改革方針,教育改革落后。學前教育音樂教育教學的總體現狀發展不平衡,中職的學前教育專業是在中職系統包括學校內部,總體資源教育差距大、發展失衡。學生各方面本身素質不一,學生本身多有擇業不如就業的傾向,對音樂課的學習并不特別上心,這種現狀既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又是教師的問題,體現在學生接受教師學習的過程中體現的問題,對于被教育的主體學生而言,音樂教學的本身積極性就是一個大問題。
二、應對的策略
(一)在面對教育的大環境,學校、教育行業要精心設計學前教育專業發展的專業規劃、實施路線。學校應當面教育行業未來的廣闊視野,與時俱進,促進教育改革,影響音樂教育。我們應當看到學校音樂教育問題的上層建筑是教育體制和教育部門,他們的改變和政策將將有宏觀直至微觀的輻射影響。從教育部到學校,從教育行業到微觀的學生個人。因此,教育部門著重于學前音樂教育應當注重資金的投入,大力支持學前教育的音樂發展,具體革新教材的資金投入不僅涉及優秀學生的獎學金和貧困學生的投入,雖然中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費普遍偏低,尤以重慶為例,普遍免除了多數學雜費用。但是相對來說對于教學的器材內容則不太重視,學校應當投入發展足夠的教學器材,比如鋼琴、琴房等等。當然,學校應當與教育部門取得良好溝通,積極爭取更多的辦學經費。
(二)加強學校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學前教育專業中,要解決學生家長的認知問題,這個問題也是社會的教育認知問題。以重慶為例,除了要面向貧困地區,諸多縣城招生時候,面對的學生家庭對這個問題的認知,就要大力介紹專業發展前景,政府的重視,二胎時代的學前春天的來臨等;學校層面應突出學前教育人才的社會需求的緊迫性和稀缺性,免除學生家庭的就業負擔,免除他們對學生的物質主義的過多束縛。同時,學校組織思政老師、音樂教師、行業專家,充分宣傳審美教育理念,推介音樂教學,擺脫落后思維。此外,學校教育資金投入不僅涉及優秀學生的獎學金和貧困學生的投入,雖然各大中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學費普遍偏低,尤以重慶為例,普遍免除了多數學雜費用。更要爭取社會教學資源特別是教育集團企業的融入。
(三)加強學生的專業教育。在外在方面,學校加強有學生的溝通體制建設,學生良好的建議應當得到采納,改善自我環境;在內在方面,引導學生重視自我素養的提高,針對音樂教學問題的具體個人問題,加強學習與拓展,培養個人興趣,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特別是加強學前教師素養的具體課程如聲樂、幼兒音樂表演、鋼琴教學等課程的學習。
此外,當然在音樂教學方面,教師待遇問題是最為關鍵緊迫的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這需要行業的呼吁,需要國家教育預算、地方政府的投入,也涉及各個學校的創收與二次分配問題,需要更多的系統設計與科學測算。目前更好的辦法是加強教師職業歸屬感,同時盡量提高音樂教師的軟性福利,用人文感化老師們,強調等多的奉獻意識。
參考文獻
[1]陳永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標準:本科.重慶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11):174-175.
[2](英)戈登.考克斯.音樂教育的起源與創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07):106-107.
[3]楊秋儀.音樂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5(07):119.
作者簡介:陳娟(1986-),重慶市工業學校教師,音樂學專業,助理講師,研究方向,中職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