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學院 王微 王新愛



摘 要:本文使用2002—2017年26個省、市、自治區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數的面板數據,運用合成控制法分析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消費的影響。結果表明:離島免稅政策使旅客增加了旅游支出,但沒有改變旅客的旅游動機;進一步分析顯示,增加免稅額度和改善購物環境對旅游購物消費的刺激效果顯著;而行郵稅的征收抑制了高端奢侈品消費。因此,還需從調整政策、增加市場競爭、采用嵌入式運營等方面進行優化,以提升免稅購物對旅客的吸引力。
關鍵詞:離島免稅政策;旅游消費;合成控制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12(a)-043-04
購物退稅政策是典型的刺激旅游消費的稅收政策,最初是對海外旅客的購物退稅,即離境退稅,主要目的是鼓勵外國旅客在本國購物,促進商品出口,提升本國商品和服務的競爭力[1]。實證研究表明,它能對旅游消費、旅游收入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刺激國際旅客購買更多的商品,提高社會經濟福利,因此旅游購物退稅政策已經成為吸引旅客和拉動旅游消費的重要手段[2]。離島免稅政策是在離境退稅政策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創新形成的,旨在讓國內旅客也可以享受到稅收優惠,達到促進旅游消費和旅游人數增長的效果。當前只有中國臺灣澎湖地區、韓國濟州島、日本沖繩和中國海南實施該政策。
2018年發布的《海南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實施方案》提出“要打造全球免稅購物中心和時尚消費中心,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離島免稅政策,建設時尚高端消費品設計展示交易中心”,離島免稅政策是我國旅游公共政策的創新之舉,也是推動海南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重要政策,使海南由單一觀光旅游向觀光購物的復合型旅游轉變,完善旅游消費業態,實現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據商務部統計離島免稅銷售額從2011年的9.9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36億元,創造了驕人的銷售業績,豐富了旅游資源,增強了海南旅游業整體實力。但作為主打奢侈品消費的離島免稅購物,在2019年旅客的平均消費金額還不足5千元,不到全年免稅額度的1/6,其政策效果的潛力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學者們通過實證研究分析了其政策效果,一是分析離島免稅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黃胤杰 (2011)將旅游業作為中間變量,實證研究發現:離島免稅政策可以拉動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3];劉家誠等 (2015)基于海南和廣西省的面板數據,采用倍差法分析得出:實施離島免稅政策能有效促進海南各市縣的經濟增長[4]。二是分析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業的影響,顏麒等 (2013) 運用AMRA模型分析表明:當可支配收入增加時,實施離島免稅政策能提高國內旅游收入增加的系數[5]; 鄢夢華 (2015)通過建立SVAR模型分析得出:海南省免稅業的發展對旅游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6];張應武等 (2017) 分析離島免稅政策調整的效果并發現:提高免稅限額、改善購物環境和引入更多高端免稅品牌能顯著提高免稅商品的銷售額[7]。現從準自然實驗的視角出發,采用合成控制法深入分析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消費的影響,為進一步優化該政策提出建議。
1 變量和方法
1.1 變量選擇與數據來源
衡量旅游消費的重要指標有旅游花費和游客人數,影響旅游消費的因素有居民收入、物價水平、“吃、住、行、游、購、娛”等產業的發展水平等。本文根據指標代表性和數據可得性選取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數為被解釋變量Y,解釋變量選取能夠影響旅游消費的基本要素,即收入水平、物價水平和旅游設施和服務。
(1)被解釋變量。旅游人數,采用各省份的國內旅游人數的數據,因為離島免稅政策主要影響的是國內旅客;旅游收入,采用各省份的國內旅游收入的數據,旅游收入是旅游企業和相關部門的收入總額,旅游支出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的各種花費,兩者在貨幣金額上是接近的,通過對各省的國內旅游收入的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旅客在該省的旅游支出。
(2)解釋變量。收入水平使用人均GDP的數據;物價水平采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旅游設施與服務水平選取旅行社數和星級酒店數。
上述變量使用2002—2017年我國26個省、市及自治區 (除天津、廣西、重慶、四川、寧夏)的面板數據,各變量數據來源于各省統計年鑒和中國旅游統計年鑒。
1.2 研究方法
合成控制法是由Abadie提出的一種評估政策實施效果的方法,現在被學者廣泛運用,其基本思路是通過對所選取的控制對象計算出構成對照組的每個對象的權重,擬合出實驗組在未受政策干擾情況下的自然演變態勢,在政策實施之前實驗組與對照組高度相似,在政策實施之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便是政策實施的效果。該方法的優勢是可以消除其他干擾因素,更加專注于該政策的實施效果。
2 實證分析與檢驗
2.1 實證分析
使用Abadie等 (2010)開發的Synth程序包估計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數的影響效應。
通過合成控制法構造合成海南旅游收入的各省權重,除了上海、西藏、青海之外,其余省份的權重均為0。合成海南主要是由與海南經濟發展狀況接近的省份構成,其中西藏的權重最大,為0.683;青海次之,為0.246;上海最少,為0.071;三者權重之和為1。
2002—2017年旅客在海南省旅游收入真實值和在合成海南的旅游收入值的擬合情況及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實線是真實值,虛線是合成值,垂直虛線是離島免稅政策實施的2011年。離島免稅政策實施之前,在海南和合成海南旅客的旅游收入變動趨勢基本一致,擬合程度較好,能夠作為控制組分析離島免稅政策效應。2011年離島免稅政策實施之初,并沒有明顯增加旅客在海南的旅游收入,其政策效應影響有一定的時滯性。隨著政策逐漸放開,政策效果開始顯現,在海南的真實旅游收入開始呈現不同的變動軌跡,真實值開始高于合成值,且真實值始終處于合成值上方,略有波動。實際旅游收入與合成旅游收入2011年相差18.7億元到2017年相差137.6億元,具體差值見表1,其中2014年兩者差值大幅度增長,2015年、2016年有所下降,2017年差值達最大。由免稅政策變化可知,2011年政策實施之初,旅客對該政策認識不足,且免稅額度較低只有5000元,離島方式、品類、件數等限制較多,因此對旅客免稅購物消費的刺激有限。2012年增加免稅額度,2014年在三亞海棠灣全球規模最大的單體免稅店開始營業,極大刺激了旅客的免稅購物消費。2016年雖然增加了免稅額度,但也上調了單件8000元以上商品的行郵稅稅率,致使手表、首飾等奢侈品的價格比有稅專柜的價格還要貴,導致這些奢侈品銷售量下滑,顧客對該類商品的熱情趨冷,沒有起到引導海外奢侈品消費回流的作用。雖然免稅購物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旅客也逐漸形成了來海南旅游免稅購物的習慣,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放開,旅客的旅游支出也顯著增加。
圖1 真實海南和合成海南旅游收入的對比
合成海南旅游人數的各省權重,除了北京、云南、西藏、青海、新疆之外,其余省份的權重均為0。與旅游收入權重類似,西藏權重最大為0.517;其次是新疆,為0.226;青海為0.181;北京為0.059;云南權重最少為0.017;所有權重之和為1。
2002—2017年海南省旅游人數真實值和合成海南的旅游人數值的擬合情況及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實線是真實值,虛線是合成值,垂直虛線是離島免稅政策實施的2011年。離島免稅政策實施之前,海南和合成海南的旅游人數變動趨勢雖有些偏差,但整體擬合程度尚好,能夠作為控制組分析離島免稅政策效應。2011年離島免稅政策實施之后,旅游人數并沒有持續穩定的增加,而是呈現波動變化趨勢,2014年旅游人數的真實值明顯超過合成值,隨后兩者差值又逐漸減少,真實值甚至低于合成值。由此可見,離島免稅政策雖然增加了旅客的旅游支出,但并沒有帶來旅游人數持續穩定的增加,旅客來海南旅游的主要目的依舊是休閑度假,海南旅游的主要吸引力還是優美的風景和適宜的氣候,而免稅購物只是旅游的一個附加項目,不是來海南的主要目的。
2.2 穩健性檢驗
為了檢驗上述結果的穩健性和有效性,驗證是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收入起到提升作用,而非其他因素的影響,本文利用Abadie(2010)進行的安慰劑檢驗,考察了除海南之外的其他省份,若在2010年采用了離島免稅政策,根據合成控制法利用其他潛在對照組構造各省對應的合成控制對象,看能否得到類似海南省的經濟效應。對其他25個省份進行安慰劑檢驗,由于一個省份在2010年前的平均預測標準差 (MSPE)比較大會導致模型對該地區近似的程度比較差,利用該地區2010年之后的差距作對比的作用也會減弱,因此去掉平均預測標準差較大的9個省份,重新進行安慰劑檢驗的結果,如圖3所示,結果顯示離島免稅政策對旅客在海南旅游收入的增加效果較其他省份顯著,通過穩健性檢驗。而對旅游人數進行穩健性檢驗,如圖4所示,相對而言,離島免稅政策對海南省旅游人數的影響并沒有比其他省份有明顯增加,結果顯示不穩健,離島免稅政策對海南旅游人數的增加效果并不顯著。
3 結論和建議
3.1 主要結論
運用合成控制法分析離島免稅政策對旅游消費影響的結果顯示:第一,離島免稅政策有效地增加旅客的購物消費支出,同時也增加了交通、住宿、餐飲等相關項目的支出,優化了海南的旅游消費結構。第二,離島免稅政策并沒有改變旅客的旅游動機,旅客來海南旅游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以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為主,仍處在旅游帶動購物階段,海南還沒有成為以購物為主的旅游地。第三,從歷次政策調整對應旅游收入增加的效果分析,增加免稅額度和改善購物環境可以有效刺激旅客的旅游支出增加,而增加品類和調整件數的政策效果一般,單件8千元的上限及對其征收的行郵稅抑制了奢侈品消費,減弱了海外奢侈品消費能力的回流。
3.2 建議
為了使離島免稅政策更加有效地促進旅游消費,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首先,進一步調整離島免稅政策。結合海南自貿區建設,擴大免稅商品的種類,如日用品、電子產品等,增加本土特色商品,提升本土商品的影響力;適當放寬購買件數限制,尤其是熱銷品類的商品,即在現有免稅額度內,增加旅客的消費額;取消單件8000元的上限,降低行郵稅對奢侈品消費的負面影響,滿足旅客對高端免稅品的購物需求,減少奢侈品消費外溢,拉動內需。其次,采用市場準入制度。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免稅行業,具備經營資格的企業可以提出申請,政府進行資質審核,符合要求則可發放經營許可執照,促進免稅業市場化競爭,增加免稅行業的競爭活力,在良性競爭的環境下,使免稅業經營者真正考慮如何滿足旅客的需求,提高免稅店的服務質量,擴大價格優勢,只有使旅客真正地從購物中感受到實惠,才能提高旅 客購物滿意度和重游率,有效提升免稅購物對旅客的吸引力。最后,采用嵌入式運營。將免稅店開設在旅游景區內,或完善現有免稅店的配套產業,提供多樣化的旅游產品,免稅店周邊建設酒店、度假村、娛樂休閑等配套產業,形成旅游集聚效應,旅客可以同時享受到購物、觀光、度假、娛樂等高層次的旅游體驗,提高旅游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計金標,劉建梅.旅游稅收制度與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稅務出版社,2017.
Dimanche F.The Louisiana Tax Free Shopping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Visitors Visitors:A Case Stud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th,2003,41(3):311-314.
黃胤杰.實證分析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1(34):121-122.
劉家誠,張應武,黃熙智.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經濟增長效應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3(01):54-59.
顏麒,吳晨光,葉浩彬.離島免稅政策對海南省旅游需求影響效應實證研究[J].旅游學刊,2013,28(10):47-51.
鄢夢華.海南省離島免稅政策的旅游經濟增長效應分析[D].海口:海南大學,2015.
張應武,劉家誠.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調整效應的實證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5(02):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