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兵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不斷壯大,其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良好態勢。面對殘酷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小企業必須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體系,調整和完善財務管理,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內容,建立健全相應的財務制度,制定高效的內部財務管理體系,更好地推動企業的發展。文章從中小企業的特點入手,研究我國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F27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11-0122-03
0 引言
會計基礎工作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經濟的高速發展,會計基礎工作在企業的管理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業應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的力度,把會計基礎工作與現代企業制度及企業財務管理等緊密地聯系起來,保證會計基礎工作在中小企業經營中發揮重要的管理與監督作用。
1 中小企業的普遍特點
1.1 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與較高的工作效率
在激烈的競爭中,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法寶就是依靠其靈活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發展戰略。中小企業大多采用集中資源、尋找戰略空白地段與特色專營空間、組合成為競爭聯盟等手段,因此中小企業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與較高的工作效率。
1.2 管理手段有限及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企業管理者大多沒有經過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培訓,普遍存在管理手段有限與管理水平不高的現象,管理方式簡單粗暴,表現為過度集權、決策不夠民主,這樣的管理模式往往影響財會從業人員的積極性。中小企業管理者隨意性強,缺乏制度化與規范化的管理手段,表現為獎懲無制度、財務不透明或只注重物質激勵、不重視精神鼓勵等。
1.3 企業規模較小但行業涉及面廣
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表現為產值低、年營業額少,相當一部分屬于稅務申報上的小規模納稅人,其大多受限于融資渠道的不暢,資金投入不多,主要依靠內部的經營積累或親朋好友借款,從金融機構得來的資金十分有限。與此同時,中小企業門類齊全,例如服裝加工行業、食品加工行業、機械行業、化工行業甚至于高科技等行業都有涉入。中小企業常常側重某一產品或某一業務,其業務流程較單一。
2 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存在的問題
2.1 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最基本的內容是完善財務機構設置與會計人員配置,但是在現實中,大多數中小企業沒有建立一套獨立的財務會計機構,更沒有配置專業的會計人員;還有一些中小企業雖然設立了財務會計機構,但是沒有明確劃分財務崗位的分工及明確崗位職責,導致會計崗位形同虛設。絕大多數中小企業有一個共性,會計人員大多任人唯親,這樣的人員設置不僅不能保證會計工作的獨立性,還形成企業一言堂的不良局面。雖然有少數中小企業對外招聘財務會計人員,但是常常因為中小企業自身固有的弱點,發展前景不好或對中小企業的偏見性認識等原因,形成中小企業對專業的會計人員吸引力不夠,導致中小企業留不住甚至招不到專業的財會人員。若于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影響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實現。
2.2 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不健全
建立一套完善的、專業的、科學的會計制度,是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前提。但是在現實中,中小企業中沒有一套完善的會計管理制度,有的企業中只簡單制定幾項制度,但在具體工作中沒有落實到位,制度虛設的問題十分嚴重。對于中小企業內部會計制度不健全的不良局面,從短期來看,可能獲得一定的收益,但是著眼于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的不利影響是巨大的,例如導致資產流失、管理混亂甚至發生貪污現象等。
2.3 會計基礎工作主體界限不明
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時期是改革開放后,其大多數管理者對于產權制度無清晰的認識,更無規范化的意識。企業的產權與經營者個人的產權、經營權及所有權等沒有清晰的線界,對于中小型民營企業來說,誰投資誰就是經營者,誰就說了算,這樣的主體界限不明令會計基礎工作根本無從下手。
2.4 沒有發揮會計的管理與監督職能
中小企業會計的管理與監督職能的缺失是現階段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問題,會計的管理與監督職能是會計工作的重要職能,不僅能夠確保會計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而且能夠保證會計工作的合法性。中小企業會計在具體的工作中應堅持獨立性原則,但在具體的經營活動中,中小企業的管理者經常干涉會計人員的工作,會計人員又因受雇于企業,常常對管理者的所作所為聽之任之,導致會計管理與監督職能的嚴重缺失。
3 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存在問題的原因
3.1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缺乏標準
從中小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方面來看,大多數中小企業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制定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企業管理者不能嚴格地按照規范執行。不少中小企業僅僅制定一套簡單籠統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而對于重要的細節內容卻沒有相應的規定。此外,企業內部雖然制定出一套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但是由于企業內部管理者不重視而使規范實際的執行效果并不理想。個別中小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被當作一紙空文,有些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只是為個人、為小團體謀求便利,并未真正落實規范。所以,中小企業不僅需要制定規范標準,而且需要制定一套監督機制,保證規范的執行效果。
3.2 財務會計人員缺乏專業性
大多數中小企業在招聘財務會計人員的時候,或者用親戚朋友,或者只重視經驗與成績,忽視會計人員專業的操作能力。隨著我國會計政策的變化,企業對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會計從業人員不再是簡單地處理賬務,還要求處理賬務過程要規范化。大多數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從業人員簡單地認為只要處理好賬目即完成任務,殊不知被其忽視的細節問題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給別人帶來眾多麻煩。因此,中小企業財務會計從業人員要不斷更新專業知識,讓企業的會計工作跟上時代的發展。中小企業要淘汰那些專業性不強的、思想知識老化的、觀念不與時俱進的、對新知識新政策接受力不強的會計從業人員。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應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性,使會計基礎工作更具規范性。
4 解決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存在問題的對策
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問題關系中小企業工作的各個方面,只是單純地依靠制度無法完全有效地解決問題,還應在制度確立后嚴格地監督與執行。解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存在問題可以采取如下對策。
4.1 建立起與我國中小企業相匹配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在以往的相當長的時間,國家在制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體系中較少考慮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國有大企業或上市大公司的差別,伴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成長與壯大,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重要,研究會計的理論界對于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問題也日益重視起來,其遵循適應中小企業特點的原則、簡便易行原則、成本原則與重要性原則,建立起與我國中小企業相匹配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4.2 中小企業管理者轉變思想認識
中小企業管理者是企業的財會管理負責人,對會計工作起到宏觀領導的作用,所以規范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管理者處于重要的地位并起著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小企業管理者應轉變思想觀念,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其次,管理者要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準確傳達給會計從業人員。很多會計從業人員尤其是新手對于規范不熟悉,這就需要管理者將規范準確地傳達,保證每名會計從業人員對規范有深刻的認識。
4.3 中小企業實行內部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方式
對于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問題的監督檢查,實行企業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管兩種方式。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主要是指企業的管理層及管理部門對于會計工作進行的監督,主要監督內容有以下方面:檢查會計收入和支出的情況、會計工作合規與否、是否符合相關的法律規范。中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是企業管理者、會計機構及相關管理部門進行內部監督的依據。中小企業的外部監管主要是指企業以外的管理部門對企業會計進行的監督,主要監督的內容有以下方面:政府監督、行政監督與社會監督等。這些管理部門對中小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進行監督與檢查,確保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在中小企業中實行內部與外部監督結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規范保護會計人員的工作。
4.4 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是人才,只有重視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實現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如何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其一,提高會計工作者的專業素質。會計人員只有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會計從業人員在專業學習與實習培訓時要不斷夯實自己的專業基礎。剛入職的新人對于很多工作流程不夠了解,這時就需要勤于實踐,從實踐中及時獲取經驗,找出自身的不足。同時,應多向高人請教,虛心聽取他人指點意見。會計從業人員要不斷地更新專業知識,學習國家新的有關會計的法律、制度與規范的相關知識,更好地應對出現的專業問題。會計從業人員要遵守規范,自覺遵守中小企業的財務制度,提升自身的專業化能力。會計人員還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實時更新專業知識,豐富自身的專業學識,不落伍于變化的時代。此外,中小企業要定期組織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知識講座與技能交流活動,不斷地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業務水平與技能水平。其二,提高中小企業管理者素質。中小企業管理者應積極參加高級人才培訓,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學習并貫徹國家有關會計的法規政策,對財會事務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并做出科學的決策,能夠明辨是非,明確自身職責,不干涉、不參與會計工作,確保會計工作的獨立性。
4.5 推動會計基礎工作的電算化
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日益進步,中小企業的發展也要順應時代發展的特點,在會計基礎工作中,會計電算化終將代替手工記賬,傳統的手工記賬方式不僅浪費人力與財力,還浪費工作人員大量的時間。在會計電算化時代,會計基礎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升,會計信息也實現了互通互聯,很大程度上規范了會計的基礎工作。所以,中小企業必須推動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定期開展會計從業人員的電算化培訓,推動會計基礎工作的電算化,助力中小企業的發展。
5 結語
總而言之,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其對于現代化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實際的經濟運行過程中,中小企業受限于自身的特點,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問題,尤其在財務管理上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中小企業應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結合新版《會計法》與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要求,規范并完善相關的會計基礎工作,研究產生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存在問題原因的對策,提高財會管理人員的水平,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創設優良平臺,推動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孫靜.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研究[J].河北農機,2019(1):108.
[2]劉星月.淺談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9):163.
[3]王興明.中小企業會計規范體系現狀及完善策略[J].時代金融,2018(23):201.
[4]姚彩葉.基于SaaS模式的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4):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