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類 標題 作者 期數-頁碼市場前沿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小微企業的實踐與探索 李至斌 4-25從瑞幸事件看新證券法下強化財務造假監管 付彥 鄧子欣 曾斌 張暢 5-2國企高管薪酬:個性特征、中國問題與規制路徑 樓秋然 6-2美國上市證券轉板制度研究 彭運朋 7-2業務重資產化與券商風險承擔——來自中國證券行業的經驗證據 廉永輝 高杰英 9-2資本市場如何推動企業綠色發展?——基于股票流動性視角 王可第 10-2新興產業崛起、產業政策與資本市場的關系——基于中國光伏產業發展沉浮的視角 何杰 程進文 韓磊 12-2我國股市財富效應對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檢驗——基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論擴展模型的新視角 趙慶明 郭孟暘 1-31基于上證50ETF期權的“定價核之謎”研究 史永東 霍達 2-21法律保護是行政監管的有效補充嗎?——基于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行政處罰的實證檢驗 徐星美 許榮 張俊巖 2-28我國股票市場“聰明投資者”投資績效歸因研究 梅立興 閆偉 方進 3-20年報可讀性對分析師盈余預測的影響 劉會芹 施先旺 3-30高管連鎖、同業監督與公司違規 王建瓊 曹世蛟 4-30賣空威脅、公司融資擴張戰略與違規行為 楊潔飛 薛熠 4-41股東換購ETF是一種股東減持嗎?——基于市場反應的角度 陳艷艷 5-10并購對企業R&D投資的擠出效應研究——基于并購前后資產負債率變動的視角 李萍 李勝蘭 陳同合 5-20高科技產業政策選擇性實施與資本市場估值——基于高新技術企業IPO的微觀證據 鄭琦 孫剛 6-12內源融資、一股獨大與中小創新型民營企業價值 李新 賀星源 沈忱 6-22我國資本市場審計報告改革的政策效應——基于審計費用視角 涂建明 李宛 朱淵媛 8-2監管問詢函有風險預警作用嗎?——基于證券交易所重組問詢函的證據 傅祥斐 崔永梅 趙立彬 8-12創投機構響應政策還是迎合政策?——基于政府引導基金激勵下的投資視角 李善民 梁星韻 9-14什么更吸引互聯網風險投資:產業還是資本? 王亮 靳振忠 9-24控股股東對財務重述的影響研究——基于法律制度的調節作用 肖作平 金虹敏 蘇忠秦 10-12合規與公司績效:促進還是抑制?——基于上市公司合規指數的計量和實證檢驗 陳永安 劉漢民 齊宇 10-23上市公司參與精準扶貧能獲得政府資源支持嗎? 嚴若森 唐上興 11-2企業資源配置戰略與科技創新產出——基于營商環境調節效應的分析 付東 11-11上市公司應該購買理財產品嗎?——基于實體投資效率的視角 鄭志剛 張浩 黃繼承 趙錫軍 12-8外部薪酬差距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研究 彭鎮 陳修德 許慧 12-20理論綜合公司治理投票權重向創業團隊的傾斜配置及股權結構設計 鄭志剛 1-38董事高管責任保險與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經驗數據的檢驗 凌士顯 凌鴻程 郭建強 3-40

分類 標題 作者 期數-頁碼公司治理上市公司股東不可撤銷表決權委托研究——問題、挑戰與監管 施金晶 張斌 5-28我國分級董事會踐行狀況與規制路徑研究 林少偉 解軍 6-32上市公司章程引入仲裁條款的美國實踐與本土進路 趙軼君 7-30機構投資者:利益侵占者或命運共同體?——基于新三板做市轉讓企業實物期權價值的研究 鄭征 8-31非國有股東治理對國企創新的影響研究——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證據 王春燕 褚心 朱磊 11-23科技型企業董事會特征與技術創新效率關系研究 劉文虎 王震 王子華 于波 11-33股權再融資與企業現金分紅 張丹妮 周澤將 1-44金融資產投資、杠桿率與企業風險承擔——基于非金融企業的視角 肖崎 廖鴻燕 2-37科技型中小企業新三板市場融資效率分析——基于湖北省企業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王偉 董登新 2-45政府補助準則修訂降低了公司股價同步性嗎? 朱滔 3-49臨時CEO與盈余管理——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 周冬華 楊婉君 4-51年金計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促進還是抑制? 翟淑萍 張曉琳 5-38管理者團隊特征、金融資產配置與實體企業信用風險 徐朝輝 王滿四 陳佳 5-49管理決斷權、財務柔性與企業技術創新 孔德議 許安心 5-56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會影響上市公司發債融資成本嗎? 張雪瑩 王聰聰 6-41資產證券化與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研究 李佳 7-38資本市場開放與企業債券融資成本——來自滬深港通的經驗證據 唐逸舟 王婧文 王姝晶 7-52高管薪酬激勵、銀行關聯與企業資本結構偏離——來自A股上市公司的證據 顧海峰 劉子棟 8-40匯總分析師預測樂觀偏差與企業創新投資決策 于雪航 陳婧 方軍雄 8-51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悖論”的影響——基于中國銀行業風險承擔水平的證據 龔曉葉 李穎 9-33并購業績補償承諾與商譽減值研究 張海晴 文雯 宋建波 9-44分類轉移盈余管理影響企業商業信用嗎? 姜英兵 李星辰 崔廣慧 10-47資本市場開放與超額在職消費——基于“陸港通”的準自然實驗 趙東 王愛群 閆盼盼 10-60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提高了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嗎? 儲溢泉 倪建文 11-40公司債務違約風險與研發支出資本化選擇研究 李昊洋 韓琳 12-29公司金融投資者情緒、期權隱含信息與股市波動率預測——基于上證50ETF期權的經驗研究 劉勇 白小瀅 1-54夜盤交易與中國鐵礦石期貨國際定價能力探討 楊智玲 鞠榮華 常清 2-52融資融券視閾下的投資者情緒與A股收益率波動研究 許恒 侯智杰 陳曉雨 2-60股吧評論、分析師跟蹤與股價崩潰風險——關于模糊信息的信息含量分析 關靜怡 朱恒 劉娥平 3-58投資者關注與股價崩盤風險:抑制還是加劇? 江婕 邱佳成 朱然 胡海峰 3-69投資者非理性行為是動量效應產生的原因嗎?——來自互聯網金融論壇的證據 唐也然 龍文 石勇 4-62年報可讀性與股票流動性研究——基于文本挖掘的視角 王運陳 賀康 萬麗梅 謝璇 7-61 T+1交易制度對中國股票市場的影響——來自長期折價率的證據 朱紅兵 張兵 8-22期權對沖行為對現貨市場影響的理論與實證 劉逖 司徒大年 李炬澎 楊旸 9-55控股股東股權質押與會計信息可比性——基于債權人風險防范的視角 田高良 田皓文 吳思銳 施諾 10-35微觀結構

分類 標題 作者 期數-頁碼微觀結構市場風險會驅動高管擇機性減持嗎? 陳作華 王守海 12-47公司信息披露選擇與市值管理行為——基于中小板公司股權質押的經驗證據 馬宏 劉心怡 12-58系族集團、集團內部結構與債券融資成本 徐悅 馬新嘯 丁朝飛 蔡貴龍 1-62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溢價研究 劉銳 攸頻 6-51債券市場歷史違約率計算方法選擇研究 陳瑩 楊希雅 8-60基金研究 基金經理性別、信息依賴與風險承擔水平 郭白瀅 龍翠紅 12-36債券市場上市公司臨時報告之重大交易披露標準研究——基于股票上市規則的監管實踐與思考 項劍 王萌 肖少坤 1-71論美國證券法中“其他證券”的界定——規則演變及相互關系 余濤 2-69論資本市場注冊會計師吹哨人制度的構建 葉琦 4-71債權人保護:股份回購資金來源限制的法律漏洞及其填補 張保華 5-64證券期貨市場人工智能交易的刑法規制 林雨佳 5-72證券市場網絡風險的法律規制研究——以國際實踐新發展為視角 周聖 6-60監管科技在反洗錢領域的應用與探索 劉用明 李釗 王嘉帆 6-70論互聯網背景下私募證券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私募制度基本邏輯的考察 陳穎健 7-72日本加密資產監管制度研究 張伊麗 皮六一 薛中文 8-70內幕交易的“源頭規制”:動因、經驗與路徑 呂成龍 9-60新《證券法》視域下信息披露“重大性”標準研究 徐文鳴 劉圣琦 9-70論中概股危機下中美跨境審計監管合作 李有星 潘政 10-72美國證券執法和解制度鏡鑒 高振翔 陳潔 11-68統一化與差異化:債券市場內幕交易規制的困境與法制進路 王懷勇 鐘文財 12-66證券法律與監管深市公司商譽減值與監管應對分析 孫瑞澤 11-49深市可轉債市場發展及運行情況分析 曾蓓蓓 11-57深市公司并購重組情況及績效分析 鄭嘉義 王建偉 11-62年報分析數字經濟專題數字金融能驅動城市創新嗎? 汪亞楠 徐楓 鄭樂凱 7-9數字經濟如何影響產業結構水平? 陳小輝 張紅偉 吳永超 7-20科創板運行中相關風險點與防范研究 申萬宏源課題組 1-2注冊制下券商定價責任與能力研究 廣發證券課題組 1-11區塊鏈在場外衍生品市場組織中的應用研究 東海證券課題組 1-22資本市場結構性錯配根源探究及改善建議 華寶證券課題組 2-2場外機構間證券市場發展研究 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課題組 2-11論我國證券監管機構的域外管轄權——以科創板開放紅籌企業上市為視角 愛建證券課題組 3-2證券從業人員失職行為管理研究 華泰證券課題組 3-11證券公司數字化財富管理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 華泰證券課題組 4-2股票市場投資者結構國際比較研究 中山證券課題組 4-13中證協2019年度優秀課題選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