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福建 泉州 362000)
高職教育有著較強的平民性,職業教育的特點是非常凸顯的,是將實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發展作為最終的教育目標,為社會各行各業的推進提供非常大的助力。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將對總目標的實現產生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強健學生的體魄,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運動技能和身體基礎。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形成體育精神,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本身的身心發展。因此,在當前,一定要對體育學科的訓練加以重視,并更好地追求創新,使得訓練效果得到真正的加強。
高職教育是由原本的精英教育為基礎而逐漸發展的一種平民化的高等教育模式,職業教育這一特點是非常凸顯的,主要是以培養職業技能為主,通過對應用技術操作以及技術理論的結合性理解,提高技能獨立操作的水平,從而發展、培養技能型和實用型的人才,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和就業提供一個非常堅實的保障。高職體育作為高職教育中的組成部分,其教學也是基于對高職教育目標的貫徹落實,主要特點既表現為職業性的特點由展現出學生的個性特征,主要目標是通過體育訓練促使學生擁有較強的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更好的滿足職業對身體素養的實際要求。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在高職體育教學當中,學生的第一年體育課安排的設置是比較多的,但是到了第二年因為學生所要學習的專業內容有所增加,體育課就被縮減,到了最后的三年,部分學生需要加入到頂崗實習當中,使體育課不復存在,體育課被不斷的壓縮,使得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也得到大幅度的減弱,使得學生們的體質下降,在后續的工作參與中也會因為身體上的原因而對工作狀態產生影響,這是當前中職體育教學當中應該改善的一個現狀。
高職教育教學訓練的另一個現狀表現為與職業教育之間的關聯性較低,受到高職教育特殊性的影響在較長時間的體育教學中都缺少相應的專業體育教學資料,進行高職體育訓練教學時常常使用普通高中體育教學教材,因此體育訓練的目標和內容都與普通高中體育教學有較高的一致性,但是卻與職業教育的體育教學目標存在較大程度的差異性,不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發展需求,與職業教育的關聯性較低,不具備應有的職業針對性。高職教育中學生既要學習普通的理論知識又要學習專業的技能,其學習過程本就充滿了各種壓力,若對高職體育訓練教學沒有足夠的重視,缺乏針對性的安排體育訓練課程,長久以往高職院校的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就會更加難以調動,沒有良好的教學氛圍,體育訓練教學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的核心培養作用就無法有效的被發揮,甚至最終會完全喪失。
由于體育課時的縮短,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受到非常大的影響,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化、單一化,經常模式就是教師要講一些什么、學生就會練些什么,很難保障學生在體育鍛煉當中的主動性。對于高職生這一群體來說,已經接近于成年人,假如,在訓練當中依舊將學生看為小孩子,那么就很難調動學生體育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實踐教學當中,一定要不斷的追求訓練方法上的革新,通過這樣的方式,對體育鍛煉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保障體育教學的開展與高中生現階段的特點相符合,使學生更好地展現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學生本身的身心素質,推動其的身心健康發展。
通過對高職體育教學訓練方法的創新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激發出學生對體育學科的學習興趣,在多種多樣體育訓練活動中學生就會改變對傳統體育教學的偏見,發現體育課程的精彩之處,對體育訓練投入更多的熱情和激情,進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參加各項體育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基于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高職體育教育的教學效果得以提升,教學品質也隨之得到整體性的提高。
此外高職教育的特征決定了在高職院校的各種教學活動開展中都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為基礎,在學校中的體育教學其實很難體現出職業教育的實際價值,只有當學生真正的處于職業環境中時體育教學的職業價值才可以較高質量的呈現出來,高職體育教學訓練方法的創新能夠在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培養學生多種運動能力或體育愛好,促使學生持續的堅持相關的體育訓練,養成堅持不懈鍛煉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體育能力和水平,當進入職場后仍然可以持之以恒的堅持,從而提升自身的意志品質,有效的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與提高,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對今后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高職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非常好動、愛玩、在文化基礎上比較差,并且在學習中很難主動,在和家長、老師溝通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使得在訓練開展中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體育教學當中,一定要對訓練制度進行完善、加大訓練制度的實施力度,來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使學生本身的自信心、自律性得到增強,使學生的體育技能和體能素質得到不斷提升,真正做到雙管齊下。
例如,在生活、訓練、學習等多個方面當中,都要對學生進行明確、嚴格的規定和要求。體育教師應該長時間的和班主任以及家長保持溝通,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對學生的內心想法也進行完全的掌握。在這一過程中,應該與中職生多多進行溝通和心理疏導,對學生在訓練當中的一些難點也應進行幫助和關心,使得師生之間實現雙向互動,使得教學效果得到真正的增強。
首先,在訓練之前,一定要制定好相應的訓練目標,對于一些訓練運動量和內容,一定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安排,保障與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相符合。在這個過程當中,主要包含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等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后續中逐漸的進行運動量的增加,使學生在運動中處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其次,在訓練的方法上,也要進行不斷的創新。在這一過程當中,應該充分的結合中職生現階段的特點,來對訓練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比如,可以獨立運動,也可以合作運動,可以師生一起運動等等,減少學生在運動中的不平衡心理,使其在運動當中更加積極和主動;
最后,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調節,使得學生能有一個非常好的身體素質,在體育鍛煉當中更加輕松自如的應對,使得體育運動得到持續、有序的開展下去。
在人們的認知當中,體育訓練往往就是做操和跑步,是疲憊不堪、汗流浹背的。在以往的體育教學當中,教師所設置的方法也很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真正的調動。因此,在當前,教師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使得學生的需求也得到真正的滿足。
例如,除了原本的一些訓練內容和方法之外,教師也可以多多融入一些時尚和時代的元素。比如,體操、瑜伽、舞蹈等等。通過這些也能鍛煉學生的身心機能,可以為學生播放相應的音樂,讓學生在音樂的加持下不斷進行鍛煉,使得學生的鍛煉目標得到真正的達成。
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開展的體育訓練也應該是競技體育,通過這種新的展現可以對學生的好勝心理和團隊意識起到一個激發的作用,使學生能更加熱情地投入到體育訓練當中,使得學生的熱情和勇氣更加持久,迸發出蓬勃和朝氣。因此,在創新訓練方法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將競爭的思想融入到其中,使學生在體育鍛煉當中更加自主。
例如,可以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一次校園內部的籃球比賽,爭取到學校的支持和配合,劃分成兩隊來進行比賽的開展。通過這樣的模式,能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并深化學生的重視程度,在校園內部掀起一陣運動風,也更好的實現訓練模式的創新。
為了更好追求鍛煉方法的創新,也可以將一些體育游戲融入到其中。通過這樣來彰顯教學本身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調動。
例如,在籃球訓練當中,就可以將一些帶球游戲、顛球、傳球游戲融入其中,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魅力更好地進行感知,使學生在環節的參與中也能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使得教學的趣味性得到增強,將課程改革要求得到真正的落實。
為了更好地應對當前時代下的要求,真正的實現因材施教,在體育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也可以將分層訓練這一方法真正的融入到訓練中,實現方法的創新,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
例如,在訓練之前,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當前的身心素質、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來將學生群體劃分成中、高、低三組,對不同的小組實施不同的鍛煉目標、內容和要求,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真正的實現因材施教,使學生在體育訓練當中都能得到相應的提升、發展,真正的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
為了適應職業教育的培養要求,對體育教育的訓練方法進行創新時應該將職業性、實踐性考慮在內,既能夠激發學生體育訓練的興趣,又可以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因此高職體育教育訓練方法的創新可以通過融合職業特點、提高實踐性的方法而得以實現。
例如,在障礙跑訓練中可以利用部分職業中的用具或設備,如以汽車輪胎為障礙物,學生以跨越輪胎或繞輪胎跑的形式完成障礙物訓練,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又或者在接力跑中以汽車零件、工具箱等設備工具代替接力棒,意在增加跑步時的負重,加強學生心肺功能的協調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訓練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充分展現體育訓練的職業化特點,與此同時創新體育訓練的方法,促使職業教學與體育教學水平的同步發展。
綜上所述,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開展當中,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得到鍛煉和發展,教師應該結合中職生當前的實際特點,在訓練方法上不斷的追求突破和創新,更好地完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現出來,使學生的鍛煉興趣得到不斷強化,推動學生本身的身心發展,為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