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
(成都體育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青少年體質健康持續降低,是當前困擾我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籃球運動作為青少年喜愛的運動項目,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籃球運動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堅毅的思想品格。然而縱然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依然面臨著籃球運動人才匱乏的問題,如何培養更多的籃球運動人才,使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籃球運動中,為課題研究的重要內容。“小籃球”計劃下,需要提升青少年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籃球運動現狀等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在籃球運動中感受到快樂,且形成敢于拼搏、不懈努力及合作共贏的思想,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文章將結合當前青少年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窮少年體育運動研究帶來參考價值。
小籃球即為適合≤12歲少年兒童打的籃球,在更小的球場、更小的籃球及更矮的籃筐設置下,以簡單的規則引導青少年兒童打籃球,使其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小籃球”計劃以籃球聯賽為引領,搭建教練員培訓、技術標準,在政府主導、社會支持及市場助力的方式下,實現體教結合、內外融合,優化利用各類資源。將籃球運動真正融入到青少年體育運動中,且使籃球運動能夠真正成為青少年的終身體育運動項目。
我國當前男籃運動的成績不夠理想,特別是在姚明等退出國家隊之后,我國籃球運動存在著人才匱乏,后備人才稀缺的問題。2017年中國籃協改革,重新推動小籃球運動,針對周歲年齡12歲或12歲以下的男孩和女孩開展籃球培訓,以夯實中國籃球人才基礎。中國籃協副主席許閩峰在會中提到,中國籃協緊扣小籃球發展計劃,搭建起了教練員培訓系統和大數據系統,培訓了500名小籃球教練,出臺了首份聯賽數據報告。
2019年,中國籃協將進一步完善小籃球的推廣體系,擴大小籃球運動的參與度和品牌影響力。在積極推動“小籃球”計劃期間,學校也需要提升籃球運動指導的重視程度,培養更多的優秀籃球運動人才。
“小籃球”計劃的開展,其目的在于整合資源,大力普及籃球運動,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小籃球”運動是為未來奠定基礎,增強中國籃球實力的有效路徑。在廣州、珠海等地均得到全面開展,在2018年中國籃球協會開展的“小籃球、大夢想”主題活動中,全國各地積極參與,彰顯出青少年對籃球運動的熱愛,也為熱愛籃球的青少年兒童提供了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
2016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會議認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所在,對民族發展、國家建設影響較大,也是人民群眾的普遍追求。國家政府當前對“小籃球”運動的重視程度較強,有利于“小籃球”計劃在青少年體育運動中的全面實施,對未來人民健康、社會發展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
競技體育受到商業化因素的影響,針對于青少年兒童的“小籃球”計劃,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機,開始紛紛開展“小籃球”計劃俱樂部,為青少年提供專項訓練服務,尋找更多的籃球運動“好苗子”,對青少年籃球運動的全面開展會產生重要影響。
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籃球運動中包含的運動形式較多,為綜合球類項目,能夠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青少年的骨骼增長。“小籃球”計劃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且其賽制規則、運動特點等,均適合于青少年。在校籃球、小運動場地的訓練模式下,能夠放緩比賽的節奏,在持續的運動模式下,不斷提升青少年的運動積極性。“小籃球”運動模式下,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團結合作的意義,使學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協助的關系。在籃球運動中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潛移默化中形成集體主義思想。
中國籃協為全國性群眾體育組織,不屬于政府機構,但是肩負著中國籃球發展的重任。長信國家籃球隊管理模式,加強人才的選拔及培養,對現代籃球運動的發展及中國籃球運動的全面普及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小籃球”計劃的實施,得到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但是結合當前青少年體育推廣的現狀而言,多存在則教學、場地及器材不足的情況。教育部、教育局等對籃球運動的重視程度不足,校園籃球經費投入不足,致使“小籃球”計劃難以得到深入開展。
校園籃球文化為學校體育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校的發展密切關聯。在校園文化中傳播“小籃球”計劃,能夠使小學生積極參與到籃球運動中,對小學生籃球專項學習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學校是“小籃球”計劃實施的重要場所,學校的重視程度與學生的籃球運動積極性密切相關。但是縱觀當前學校籃球運動的開展情況而言,多存在著宣傳形式單一的問題。學校相關領導盡管對“小籃球”計劃有所了解,但是多比較重視對學生的文化課程指導,對校園籃球運動持開放性態度。
在青少年體育教學中,多存在著籃球課時數量不足的情況。青少年對“小籃球”計劃中運動的規則、評分的標準等掌握不足,對籃球運動參與的積極性不足。教師課程指導青少年籃球運動、糾正其不良動作的時間受限,影響著青少年的籃球運動整體能力。
安全為體育運動中學校、體育教師及家長所關注的重要問題,學校需要盡可能保證學生的安全。但是結合具體的學校安全管理現狀而言,存在著籃球架破損、底座角棱突起,籃球場地打滑等問題,潛藏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學校中的“小籃球”計劃培訓活動不足,很多教師對“小籃球”計劃的內容知之甚少,對《小籃球規則》的相關內容學習不足,未能夠介紹青少年的特點、籃球教學現狀等加以指導。青少年籃球運動教學的方式比較單一,學生籃球學習的積極性不足,無法真正發揮“小籃球”計劃實施的作用。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需要將教體融合,完善訓練與競技的體系。素質教育理念下,需要全面認識到體育運動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硬性,積極開展體育運動,將“小籃球”計劃深入融合到青少年體育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專項資金是籃球運動開展的重要基礎,針對于當前青少年籃球運動中場地不足、器械匱乏等問題,需要在明確調查相關情況的基礎上,增加專項資金的投入,改善籃球運動的基礎設置。
在具體的“小籃球”計劃實施期間,教育部及相關政府部門需要提升管理的重視程度,抓住籃球發展的需求,宣傳“小籃球”計劃的內容,使更多的社會資本能夠融入其中,發揮招商的作用,全面落實“小籃球”計劃。比如可以每年在政府的監管下,由社會企業或者組織、俱樂部等組織開展“小籃球”運動活動、競技活動等等。在官方賽事開展期間,以政府鼓勵的方式,使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小籃球”計劃中。例如“城市小籃球運動比賽”、“小籃球城市運動新星”等等活動。在電視直播、新媒體報道等方式下,對“小籃球”運動進行解說,使“小籃球”計劃的實施的過程中,提升青少年籃球運動興趣,也能夠保持“小籃球”計劃的商業實施價值。
校園籃球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關聯。良好的校園文化能夠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推動社會體育文化的發展。學校需要豐富籃球宣傳的途徑,比如開展體育文化節、籃球文化節,組織開展體育知識文化活動,在學校宣傳欄中介紹“小籃球”計劃的內容,由教師在課堂中講解“小籃球”計劃的規則等等,使教師、學生能夠通過多個方面了解“小籃球”計劃的具體內容。
增加籃球課課程比例,是“小籃球”計劃實施的重要基礎。學生需要提升籃球運動的重視程度,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增加籃球運動的時間,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籃球運動技巧。
學校需要制定明確的運動風險防范對策,建立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條例等,配備專職的醫護人員。學校中建立場地器材的安全評估制度,場地的設計也需要符合行業規定,保證場地的安全性、器材的質量等。學校還需要由專業人員實施檢查、維護的工作,提前預知風險,規避風險。
體育教師需要自覺履行崗位職責,規范體育課程教學的內容,保證學生的安全。教師需要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點,合理控制籃球訓練的時間與訓練的強度。結合學生的現狀,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安全引導,使青少年能夠真正感受到籃球學習的樂趣。學校也需要提升專業教師培養的重視程度,構建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結構合理、穩定性的教師隊伍。學校需要定期指導體育教師學習“小籃球”計劃的相關內容,使教師能夠將“小籃球”計劃深入落實到具體的籃球教學活動中,保證“小籃球”計劃實施的有效性。
“小籃球”計劃對體育運動的推廣有益,且有助于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的籃球運動指導能夠增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使更多的青少年喜歡上籃球運動,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意義,且逐步提升其綜合素質,建議全面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