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悟沛
(鄭州商學院體育部 河南 鞏義 451200)
現階段我國的大學體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足球作為參與性高、競技性強又具備趣味性的體育項目,深受大學生們的喜愛。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對高校足球教學訓練中教學方法的改革進行全面的研究,針對高校足球教學方法的某些不足,改變大學足球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狀,在教學方法上著手改進,提出完善高校足球教學訓練方法的有效措施。
在教學過程中,第一步要總體的講明練習的內容以及練習中的要求與方式;第二步要結合哨音,簡短的口令以及手勢進行指導,指導中可以加入提示性的語言來控制熱身活動;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練習的情況,針對性地對速度、頻率、幅度、銜接與協調性等方面進行重點指導。
首先對基本動作的練習盡可能用簡短的講解與清晰的示范,練習中提出簡單的要求;其次要求學生在練習中模仿出大概動作的基本輪廓即可,不必做過多過細的指導,營造出相對寬松的練習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與參與度。
在學習階段指導學生,教師應當方向明確,緊緊圍繞訓練主體,訓練指導的方法必須清晰明了,能夠直面當前出現的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抓住訓練主題的重點與關鍵問題,對直接影響練習活動效果出現的問題應給予正確、明晰的講解與動作示范。
另外在學習階段必須加強對完成練習活動的細節和質量的指導,要求提出更高更細的訓練要求。如在練習腳內側長傳球時,不僅要求學生要正確的掌握腳內側長傳球的動作方法,還要在不同的情況下傳球,提出傳球的力量大小,擺腿方式以及隨后動作等要求。
最后,合理的控制訓練負荷與學生完成練習活動的自由度,嚴格練習要求及組織形式,嚴格各練習間的間歇時間,確保訓練活動的質量與效率。在此同時,教練員也應盡量避免過多地干預或中斷練習,最大限度地追求練習重復的次數,確保較大的訓練負荷。
在鞏固與提高階段教師應對于訓練內容運用的典型和戰例可采用“凍結”再重復法進行訓練指導。將練習中止定格于某一特定瞬間,最后恢復到自然練習狀態。
在專項訓練課中,必須要有細致的訓練設計,在訓練實踐中采用特定條件練習法。比如,限制觸球部位、次數、距離、特定技戰術運用場區、活動區域、得分方式等,來控制練習的情境和完成練習的主要方式。
學生在鞏固與提高階段練習的對抗程度必須是正式比賽的對抗程度,在對抗練習中要確保對抗練習活動的真實性與流暢性。教師必須要求運動員全力投入到對抗練習活動中,在練習中一般不提醒對抗的強度,不人為的中斷練習破壞練習的流暢性,可多采用在練習進行中或練習間歇進行個別交流或重復語言提示性指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讓運動員發揮個人水平,同時感受到比賽的真實性。
現代足球比賽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和體能更加表現出專項化的特征?,F代足球比賽具有速度快、對抗激烈、體能消耗大、恢復期限短等競技特點,因而足球運動員的體能極具專項性。依據足球比賽的能量供應特征,足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主要分為有氧能力訓練、無氧能力訓練和特定肌肉訓練三種。大學生的體能訓練中,主要以有氧訓練為基礎,同時把速度、力量、柔韌、協調、靈敏等素質練習與足球活動結合起來。
運動員有氧能力的提高,可增加比賽中有氧供能的比例,提高耐力,這有助于球員在較高強度的延時運動中保持體力,能有效降低由疲勞導致的精力不集中和動作變形。
教練員可安排一些有氧高強度的練習,可通過運動員的心率掌握練習強度,平均心率要達到每分鐘180次,心率變化幅度在每分鐘160-200次,如5對5傳搶對抗,做5分鐘休息1分鐘。另一方面可以安排有氧低強度的身體活動練習,如慢跑、低強度的有球練習或趣味性游戲等,或采用間歇練習,每次間歇練習時間應在5分鐘以上;如進行無球練習,必須有強度變化,心率最大值70%-90%交替進行。
在快速激烈的對抗環境中,要求球員“爆發性”地完成大量技戰術活動,如搶斷球、搶點射門、運球突破、拼搶對抗、急停變向等,這些活動,主要是由ATP-CP系統供能。因此,高校學生無氧耐力訓練,主要以速度訓練為主。
速度訓練應安排在充分熱身后進行,速度訓練重要的是將認知速度與完成動作速度結合,動作速度與身體平衡相結合,無球速度與有球速度相結合。如各種姿勢的起動跑10m、4m+4m折返跑。速度耐力訓練的強度應接近極限,按照快慢交替的原則組織練習,練習的時間建議掌握在20秒以上,如5×25m折返跑,練習要竭盡全力,練習的間歇時間至少是練習時間的5倍,使身體基本達到完全恢復。
足球比賽所需要的力量和耐力經過系統的訓練會不斷提高。為更加有效增強和平衡某些肌肉力量,需要進行一些特定的肌肉訓練。增加在比賽中爆發性肌肉力量的輸出,提高肌肉維持高強度運動的效能,避免運動損傷,提高肌肉在高強度訓練之后的恢復能力。
力量訓練前要充分熱身,一組練習后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要限定練習的速度和強度,練習時間建議在5-10秒,盡可能與足球技術動作用力方式保持一致,以提高速度力量為主,強調輕負重快速度進行力量練習,多做一些超等長的力量練習 (如多級跳、跳深),以提高肌肉收縮的快速力量,力量訓練課后,要進行充分的牽拉放松。
牽拉是柔韌訓練最常用的方法。牽拉練習應在肌肉預熱之后進行,一般在課堂上慢跑后再進行牽拉;在動作到位后,保持相應的靜態10-20秒;熱身活動的牽拉,可有效提高肌肉工作的適應性;而放松活動的牽拉,則可調節肌肉張力,加快消除乳酸以及肌肉疲勞。受牽拉肌肉應有明顯的張力感,每次牽拉后進行相應部位的放松。
在足球教學中,應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選擇不僅要符合教學原則,還要符合教學任務、教學特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本身的可能性以及教學的基本條件。
講解示范法要求老師能夠用語言清楚地講解相關技術動作,使學生初步建立動作概念。其次還要求教師能夠做出規范的正確技術動作,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觀察每一個技術動作的特點,領會動作技巧。對其中關鍵的技術環節,可以將動作逐一分解進行,并反復進行示范,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技術動作概念,讓學生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
無球模仿練習可采用不結合球的徒手練習,以進一步明確動作概念。例如,學習踢球時,首先進行原地無球模仿練習,體會擊球、擺動腿動作,建立初步的動作表象,為下一步動作學習打下基礎。然后,可以讓一名隊員踩著固定球,另一名隊員踢固定球,以體會擊球部位和方法。
在課堂教學訓練中首先應在簡單的條件下進行練習,如在原地、慢速、近距離、固定球等情境下進行練習,多次重復某一動作,以促進基本技術動作的掌握;下一步可以改變練習條件,學生在簡單條件下能較好地完成技術動作時,如原地練習變為行進間練習,慢速變為中速、快速,固定球變為行進間的球,近距離變為中、遠距離,單個動作變成組合動作,以此達到鞏固、提高目的;之后可以在對抗條件下進行練習,對抗練習可由消極防守逐步過渡到積極防守,對抗練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又符合比賽的需要;最后在比賽或競賽性活動中進行練習,以檢驗和提高動作的運用能力。
在高校的足球戰術教學中具體可以分為進攻戰術與防守戰術,進而又可以細分為個人戰術、局部戰術、全隊戰術,以及守門員戰術和定位球戰術等。足球戰術是比賽中為了戰勝對手根據主客觀的實際情況所采用的個人和集體戰術配合的綜合體現。
實戰法是指在比賽中培養戰術能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可以使運動員對戰術的理解更為直接、深刻。在高校的教學訓練中可以模擬比賽設置一定的困難或障礙,讓球員自己想辦法去解決,以此來提高隊員對戰術的理解與實際運用。
在剛開始的戰術訓練中可以采用通過不斷地對動作和整體移動進行重復,來培養足球運動員的戰術意識;然后可在消極防守或不加防守的條件下完成戰術練習,待運動員已經掌握戰術的基本步驟后,逐步提高訓練的難度,變換訓練的條件,逐步達到比賽要求。
運動員根據比賽中對手可能出現的情況反復進行實戰性練習,并在與比賽條件相似的環境下安排訓練,比如時間、天氣、溫度等條件,目的在于提高運動員在競賽中的臨場適應性,習慣比賽環境,以便正常發揮技戰術。
想象訓練法主要安排在賽前,通過觀看對手的視頻資料,針對對手的戰術打法,來制定自己的戰術,這是一種心理學訓練法。這種方法是在運動員大腦內部語言和套語的指導下進行戰術表象回憶,能夠幫助運動員在大腦中建立豐富而準確的戰術運動表象。
針對大學足球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高校體育教師必須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不斷對其進行優化和進一步創新,提升足球教學和訓練水平,激發出學生更大的體育潛能,讓大學生能夠真正參與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增加對足球運動的喜愛,增強運動技能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從而不斷地提升高校校園足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