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魯兵
(山東省威海市高區大嵐寺小學 山東 威海 264200)
排球是小學體育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體育運動,但是由于場地、體力等原因,排球的開展對小學生來說,是一項難度系數較大的體育項目。女排精神團結友好、為國爭光、無私奉獻、堅強拼搏,也直接地激發了體育精神的傳播,排球拓展運動也是培養學生民族精神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是在實際的排球教學中,排球教師會面臨著許多的問題,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掌握好自身的教學技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的大部分排球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采用的還是比較傳統的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模式相對比較枯燥乏味,無法與學生的發展相匹配,也直接影響了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與積極性,使得排球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排球教師要不斷地摸索出更多創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出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開展排球教學,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投入到排球的學習中。
小學階段,激發學生拼搏精神最核心的課程就是小學排球教學,不同于其他球類的項目,排球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不是那么容易掌握,因此也會出現學習積極性不足的現象。這樣的結果與排球自身的特殊性有關,也與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聯系。首先,小學排球教學面對的基本都是12歲以下的青少年群體,他們的自主能力還不足,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過多地講解理論知識 ,告知學生一定要牢記比賽規則與技術要點,這樣會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其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并沒有設計出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環節,學生在學習之初可能會對傳球相對有興趣,但是時間一長,也會疲勞,反復練習的枯燥現象,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打折扣。
我們都知道,排球練習的必要動作是手部擊打為發球接球,但是小學生的身心各方面發育都不是特別的成熟,大部分的學生在練習傳球接球后,手臂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紅腫現象,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這樣的動作訓練產生一定的抗拒情緒,自然也不能完全體會到排球的精神。這樣的現象,使得排球本身的訓練就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年齡特征不能很好的吻合。此外,大部分三年級以下的學生身高都沒有達到1.2m的標準,因此簡單的排球訓練對其可能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排球運動的規律,加之沒有標準的場地,學生即使拍過網可能都不能達到教學的相關標準。以上所提到的兩種現在都是阻礙學生練習排球的最大障礙因素。
小學排球練習的效果直接受到排球訓練師資力量的影響,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小學排球訓練的教師都沒有足夠的教學認知,部分教師也不是專業的排球專業出身,可能其自身對排球的技巧掌握地都不是很成熟。此外,還有部分小學排球教師沒有機會去參加一些排球相關的專業培訓,這也使得這部分教師的專業技能無法得到明顯地提升,也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
我們都知道,排球項目的訓練對場地與訓練器材都有著很高的要求,在排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還是受到經費的影響,一些學校無法引進好的排球訓練相關器材,使得小學排球訓練的效果受到影響,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排球學習的興趣。
體育興趣是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與體育學習的內在動力,培養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學生一旦對體育訓練或者是體育學習失去興趣,在訓練的時候就會因為體力的消耗而感到枯燥無味,進而會產生排斥的負面情緒。相反,如果學生對體育訓練或者是體育項目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就會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進行學習,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訓練中。因此,在進行排球訓練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要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要互相尊重,寬松的訓練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輕松、積極的學習情緒,學生會更愿意用更多的信心與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主動地進行訓練、鍛煉,增加自身克服苦難的勇氣,克服自身畏難、怕苦怕累的心理;其次,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體育訓練的準備部分是徒手操、慢跑,但是長期重復這些動作,學生會感覺到疲倦,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形式完成這些訓練,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下也可以更加愉快地進行訓練;最后,教師要在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基礎上,經常更換自身的訓練內容,改變自身的訓練方式,要在訓練中體現鍛煉的趣味性、游戲性,教師可以采用競爭的手段增加學生要想鍛煉的心理,學生的特點之一就是爭強好勝,他們渴望表達自己,因此教師要在訓練中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競爭機會,利用合理、多樣化的競賽模式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在競賽以后,教師要給予表現好的學生表揚,這樣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
姿勢與動作要領是學好排球的基礎,排球教師要從此點出發,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這樣才能打好排球。基礎訓練工作是排球訓練的第一步,在這一步教師可以適當地放慢教學的節奏,要保證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排球動作的要領與技能。一旦不好的習慣與姿勢形成了,就很難進行改變了。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基礎訓練加強指導,可以設定一些簡單的排球熱身訓練,為學生分解正確的排球姿勢、擊打部位等,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基礎功的認知,學生也可以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技能與技巧,也可以使自身的積極性與注意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部分學生的站立姿勢、身體方向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或者是擊球與拿球的方式不是很理想,這也就是基本功不扎實的最直接體現。因此,排球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對學生基本功與動作要點的訓練,為學生做出標準性的親身示范,在學生掌握好基礎功后,便可以逐步的加大教學的難度與進度。
排球訓練中,手型的教學顯得十分重要,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進行及時地糾正,那么學生在以后的過程中機會經常犯這樣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抓好排球訓練的重點與難點,提升正面雙手墊球的教學效率。(1)徒手練習,在進行徒手練習的時候學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觀察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如果不標準可以進行及時地糾正,不斷地完善自身的動作要領。良好的訓練感覺一旦形成,也就意味著學生可以更快地學習動作要領。換句話說就是學生沒有正確的技術感覺,就會影響自身的學習進度。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自我檢查也可以與伙伴互相進行檢查,大家不能急于求成而匆忙地進行墊球的訓練;(2)練習擊打固定球,兩個人一個球,一個人持球,一個人擊打球,從而鍛煉自己的手型、部位與擊球點的感覺。兩人直立,球的高度應在胸部位置,另一人的手臂應伸向球的下部。這個練習球是固定的,練習者可以反復體驗擊球點、位置和手形,進一步加強手臂的肌肉感,這對手形的形成非常有利;(3)自墊練習是檢驗學生手形是否正確的重要依據,經過熟練的動作和穩定的手形,學生不僅鞏固了手形,而且通過反復的自我緩沖練習提高了緩沖行程的準確性;(4)墊輕拋球練習。輕投的優點是球的速度慢,墊球的人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做正確的技術動作。需要強調的是,一定要注意動作,而不是墊球的效果,直到墊球更熟練后,然后再逐漸注意。
在理論課中,多媒體教學方案的結合并沒有使學生對排球運動形成主觀認識,單靠理論課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本文建議教師在課堂理論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方法,將排球理論知識以圖片、視頻、文本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以增加學生的理解空間,這樣也能更加主觀地認識到排球的精髓,使得自身的自我主觀認知能夠更加地清晰。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與網球運動相關的視頻資料,例如《排球小將》等,這樣學生在課外可以自行進行觀察,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的方式,主要提問的范圍可以是運動目標、排球精神、專業術語等,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基礎上,使得理論課程可以得到有效地進行。這樣,教師可以逐步培養學生對排球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擁更高的熱情與積極性參與到我們的排球訓練中來。此外,教師可以適當調整理論課和培訓課的教學順序,將培訓內容倒排到理論課之前。經過初步的練習,學生會對排球有主觀認識,以后學習理論課也會有聯想。因此這種教學方法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的重點和方法。
排球比賽本身就具有優勝劣汰的獨特性質,因此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是提升學生排球技巧的有效途徑。對于小學階段來說,教師可以釋放組織一定的排球比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學習,提升學習排球的積極性。但是在實際組織競賽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技能、能力與心智特點,安排的競賽應該是要遵循對等、平等的根本原則,可以是在課堂,也可以是在課外開展這樣的比賽,進行單人技術對抗賽,并及時地對競爭的結果進行評價。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完成的情況,對傳球、扣球、緩沖等技術類型進行公正的評價,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競爭對手,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自身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體育活動不應該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體育項目應該是要延伸到生活中的,排球也不例外。因此,要想讓學生真正的接受排球、喜歡排球,單單靠課堂上、校園內的訓練是不夠的,排球訓練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排球訓練就要做到常態化,課外訓練不僅僅是一種補充,不僅僅是課堂訓練一種延伸,它應該是必須的,是要超越課堂的。課堂內、外訓練的結合不應該僅僅表現在形式上,要真正的達到訓練結合,這樣教師的排球訓練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可以通過鞏固練習,更好地掌握排球的訓練基本動作,在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增加學習排球的自信心與興趣。
綜上所述,時代在快速地發展,改革、創新小學體育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養成,還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與整體水平。排球教師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模式,在考慮學生個性特點的基礎上,豐富自身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排球學習的要領與技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