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顧薇 張劍平
(云南農業大學 云南 昆明 650100)
《綱要》第九條指出:“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努力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和空間。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播、電視、網絡等)獲取信息,不斷充實、更新課程內容”。創新課堂是新課堂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隨著社會對教育重視度的不斷加深,體育教學將面臨一項新的挑戰。為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將“互聯網”引進教學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而微信作為“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型產物,借助其使用人群廣泛,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的快速性,功能豐富多樣等特點,可以實現課堂創新這一要求。
(1)研究目的。
本課題意在響應創新課堂的要求,迎合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趨向,規避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將微信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模式融入排球教學中。希望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來探討如何利用微信來進行排球教學,將微信的移動學習運用到排球教學中會產生怎樣的效果,為后期排球教學課堂創新提供借鑒。
(2)研究意義。
創新是時代發展進步的必然要求,教育工具、教育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學校教育只有擺脫落后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死板教育理念,才能讓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培養出極具創造力的學生。本文通過對兩個班級進行兩種教學方法的對比實驗。為體育教學課堂創新提供了參考;驗證了微信的移動學習在排球教學中的可行性;為廣大體育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供了借鑒;彌補了傳統體育教學中的不足。
本文的調查對象是以2018級公體25班的學生作為實驗班,2018級9班的學生作為對照班,兩個班各32人,一共64人。通過采訪調查得知2018級公體班的學生對排球都是零基礎,所以保證了實驗對象為同一基礎水平。
(1)文獻資料法。
本文根據課題需要,借助云南農業大學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利用中國知網、萬方等網絡資源,對所獲得的“互聯網+”、微信、微信平臺、排球教學、新型教學方法等材料進行歸納分析總結。為本課題的研究做好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
(2)問卷調查法。
①問卷的設計
根據課題需要,采用 “問卷星”先后設計了三份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實驗班的學生和云南農業大學的體育教師。分別在實驗前和實驗后發放。在此過程中都是在導師的指導與幫助下完成的。
②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在學生群體中發放了兩份問卷,這兩份問卷只限發放于實驗班的學生。在實驗前給實驗班的學生發放關于《大學生微信使用現狀》的問卷一共32份,回收了31份,回收率為96.87%,29份有效,有效率為90.62%。在實驗后給實驗班的學生發放關于 《對于微信移動學習在排球教學中的評價》的問卷一共32份,回收了30份,回收率為 93.75%,28份有效,有效率為 87.5%。實驗前在教師群體中發放了一份問卷為 《是否支持微信的移動學習運用于排球教學中》,一共發放了 20份,回收了20份,回收率為 100%,20份有效,有效率為100%。
(3)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19.0和Excel軟件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期末測試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1)微信公眾號的申請建立。
首先,在百度搜索微信公眾號的申請網頁,然后根據提示填寫基本信息,用QQ郵箱作為賬號,設置密碼后進行提交。激活郵箱后選擇公眾號的類型,最后編輯微信公眾號平臺的功能和名稱。順利的申請成功了一個名為“排球微課堂”的公眾號。
(2)實驗時間。
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在云南農業大學東校區排球場進行一個學期16次課16學時的教學實驗。
(3)實驗方法及過程。
通過選取兩個2018級公共體育課的班級,設立了一個實驗班,一個對照班。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實驗班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融入微信的移動學習,具體方法是建立班級微信群,并讓大家關注我申請的排球教學公眾號。在公眾平臺推送的內容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一部分為排球課外知識拓展,列如:排球運動損傷的預防及康復、排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國際排球重要賽事視頻等。理論知識內容的推送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并結合視頻圖片進行整理融合,以便加強學生的理解記憶。排球技術動作的教學視頻是教師提前親自錄制的。為了確保推送內容的準確性和豐富性,我特意關注了中國排球官網和各種關于排球教學、排球運動的公眾號及專題網站。從中根據需要截取相關的內容上傳至公眾號。根據《云南農業大學體育I(排球)》教學大綱的要求,兩個班測試的內容均為對墻墊球、自墊球、正面下手發球等三個內容。
參照教學大綱進度表,定期查閱并編輯整理相關理論資料、圖片、動態圖、視頻等推送至微信公眾平臺,并及時關注同學們的瀏覽情況。微信群則用來通知相關事宜,課前預先告知上課內容,并讓學生依據微信公眾號里的推送內容進行預習,提前建立動作表象。課后布置理論和實踐練習作業。要求學生自主完成課后作業,并將自主練習的視頻上傳至微信群,一方面便于教師監督學生的練習情況,另一方面便于教師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把握情況以及歸納總結同學們的易錯動作。每周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段,讓師生在微信群里進行問題答疑,溝通排球學習方法。
通過調查研究得出:有98%的同學手機里有安裝微信軟件,由于微信功能豐富,比如:聊天、朋友圈、收付款、掃一掃、搖一搖等,所以微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方便,因此微信也成為了大眾手機必備的軟件。有2%的同學沒有安裝微信軟件,通過詢問得知有一名同學是因為沒有綁定銀行卡有些微信功能使用不了所以就沒有安裝此軟件,還有一名同學是因為手機壞了目前沒有此軟件;有2%的同學基本不使用,基本不使用的同學是由于沒有安裝微信和手機丟失。有11%的同學每天使用4-5次,有29%的同學每天使用7-10次,有58%同學每天使用10次以上。由于微信的支付功能,學生每天都會使用微信支付款、在朋友圈發表動態、使用各種微信小程序、使用微信與他人聯系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各個社團,班級都會建立微信群,在里面通知相關事宜。所以使得在校大學生微信的使用更加頻繁。
在實驗前給云南農業大學20名體育教師發放了問卷。對教師對使用微信的移動學習運用于體育教學的態度進行了調查。調查研究結果顯示:有18名教師非常支持,支持率高達90%。有2名教師不支持,通過訪問發現這兩名教師是即將退休的老教師,他們與現代科技接觸較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我對微信移動學習融入體育教學的介紹,他們表示愿意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對教師的調查過程中,很多老師都給予了很多寶貴的意見。
通過調查研究顯示,有58%的同學希望推送內容為考試內容,說明同學們比較重視考試,為了考試而學習。希望推送各類排球課外知識的同學占少數,說明同學們對課外知識獲取的需求不大,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缺乏創新探索精神。也體現出了傳統教學的弊端,過于強調考試,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了禁錮。
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理論成績、對墻墊球、自墊球、正面下手發球等技術的成績進行了統計分析。實驗班對墻墊球有86.4%的學生達到50個及以上,有13.6%的學生對墻墊球個數為30-50個之間;自墊球有80.97%的學生達到50個及以上,有19.03%的學生自墊球個數為30-50個之間;正面下手發球有85.36%的學生達到6-10個,有14.64%的學生正面下手發球個數為6個以下。對照班對墻墊球有67.3%的學生達到50個及以上,有32.7%的學生對墻墊球個數為30-50個之間;自墊球有60.46%的學生達到50個及以上,有39.54%的學生自墊球個數為30-50個之間;正面下手發球有71.2%的學生達到6-10個,有28.8%的學生正面下手發球個數為6個以下。從兩個班的各項成績結果來看實驗班的成績總體要優于對照班,說明微信的移動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成績,加強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和掌握,學生根據微信平臺里的視頻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對微信的移動學習進行教學的滿意度非常高。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受當代大學生的喜愛。有87.5%的學生愿意使用微信與教師進行溝通,相比于面對面的溝通方式,學生更愿意使用微信進行溝通。有96.8%的學生認為微信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微信平臺通過理論與圖片、視頻的結合,內容豐富多彩,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89.63%的學生認為微信輔助教學能快速掌握知識和動作技巧,通過公眾平臺的視頻圖片推送,使學生提前建立動作表象,加強學生對動作的理解記憶,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85.41%的學生認為微信的移動學習能夠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結合自身需要在公眾平臺里有選擇的進行學習,特別是在課前的預習,課后的鞏固,考試前的復習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使用微信的移動學習進行排球教學與傳統的排球教學相比,微信的移動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它的優勢,提高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和體育運動的參與程度。教師借助微信工作平臺在理論知識中穿插圖片、動態圖、視頻等,讓學生提前建立動作表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微信群里發布課堂作業,讓學生在微信群發布練習視頻的方式,能夠督促學生進行排球技術動作的練習,從而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程度;
(2)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借助微信平臺學習能夠獲取多方面的知識,一方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技術動作的便捷渠道,縮短了教師在教學中對高難動作教學的時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缺乏溝通”是導致師生矛盾的根源之一。新型的師生關系為“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心理相容”。而微信作為當代使用率最高的聊天工具,它為師生搭建了溝通的交流平臺,讓師生之間進一步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
(4)微信的移動學習符合大眾的學習需求。移動學習具有靈活性、及時性、普及性、個性化等特點。靈活性體現在微信的移動學習滿足學生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學習的需求。及時性體現在信息資源的更新快速,能夠讓學生“及時學習”。普及性體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學生獲取了超級便捷的學習途徑。個性化體現在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有選擇性的學習,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學生自己手中。
(1)學校應該支持并引進以新技術為媒介的教學手段,鼓勵教師主動學習多媒體網絡技術。對采用新技術創新課堂的教師進行表彰,加強新教師與老教師之間的溝通,努力讓傳統教學與新技術教學相結合。關注中國排球官網和各種關于排球教學的公眾號及專題網站;
(2)教師應及時更新工眾平臺上的內容,緊跟信息更新的步伐。讓學生第一時間獲取到實時有效的信息。為確保推送內容的準確性教師應根據需要有選擇性的對推送內容進行篩選;
(3)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需求,善于利用微信與學生進行溝通。改變傳統的面對面溝通方式,使用微信溝通,讓學生擺脫心理障礙,敞開心扉,使教師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4)教師在使用微信的移動學習進行排球教學時,要做到趨利避害。充分發揮微信移動學習的優勢。善于觀察并總結其存在的弊端,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在課堂上要嚴格把控學生使用手機的頻率,統一安排,不能讓學生以此作為借口玩手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