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百芳
(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西藏 拉薩 850000)
從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不同年級專業隨機共100人,其中男生76人,女生24人。
問卷調查法、觀察法、文獻搜集法、訪談法、計算機軟件統計分析。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是與前一天晚餐之間的距離間隔最長的一餐,一般會超過12小時,身體儲存的糖原已經消耗很多,如果得不到及時補充,會出現低血糖。當濃度低于標準值時會出現饑餓感,并且大腦的興奮性也會隨之降低,變的反應遲鈍,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不吃早餐,很容易引起學習的效率下降,久而久之還可能引起胃炎、胃潰瘍病,長期會導致皮膚干躁、起皺和貧血等。
通過調查可知,在被調查者中,調查對象基本上每周都會吃早餐,其中女生每周的吃早餐情況(87.10%)要好于男生每天早上的就餐情況(75.35%),男生和女生不吃早餐發生率較低,吃早餐之間男女有顯著差異。在隨機的訪談當中,當問及不吃早餐的原因的時候,大部分同學的原因都是“早上起床晚了沒時間吃”。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毛主席1952年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題寫的。在2004年教育部也提出了一句話“每天鍛煉1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些話不僅體現了體育的重要性,也是對我們大學生最好的體育鍛煉建議和指導。
大學的課程與高中來比是非常輕松的,屬于自己可以處理的自由時間更加的多,照理說沒有了時間的限制,能夠參加體育鍛煉的同學應該會有很多。但是調查的數據告訴我僅有10.53%的學生每周鍛煉5次以上。而在每周鍛煉5次以上的女生人數是3人,這個數字只占女生總人數的約9.68%,男生僅9人,只占男生人數的約11.27%,兩者人數均不到 20%。每周鍛煉1-2次或基本不鍛煉的女生有19.01%,男生有 7.75%。男生更傾向于身體鍛煉,在訪談中大部分同學都是利用體育課進行鍛煉,喜愛鍛煉的人中鍛煉的方式主要為跑步。不鍛煉的人群中主要原因是沒有健身的積極性,其次是沒有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
隨著信息化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電腦等硬件的升級,網絡之間的交互成為了一種很普遍現象,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數量已經達6.18億,并且全年新增網民一共達到5358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5.8%,較2012年底提升3.7個百分點。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激增至81.0%。相信將來中國網民的數量還會上升的,而大學生作為一個最活躍的積極分子,對他們的上網時間進行調查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過對本校學生的調查,由調查可知92.11%的學生每天都會有超過1小時的上網時間,僅有7.89%的學生上網時間小于1小時。男女生在上網時間上沒有顯著差異。其中有18人自認為對上網有依賴心理。其中男生有 13人自認為對上網有依賴心理,占全部總數的13%,女生有 5人自認為對上網有依賴心理。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有36.84%的同學每天上網的時間超過了2個小時,這么長時間的上網勢必會使在經歷高中殘酷學習后的同學們的視力情況更加糟糕,將有更多的同學會戴上近視眼鏡,并且長時間的久坐使腰部得不到舒展也會影響身體健康,更有甚可能得頸椎炎等炎癥。若是在網吧,則網吧里不但人很多而且吸煙者也多,在這種地方上網,對我們的健康會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得病的幾率會大大提升,如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各種流行的傳染病等。查閱相關文獻有研究表明:上網的時間過長會很容易使人視力下降、嚴重影響睡眠質量、致使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心情時常會感到焦躁不安,導致同學、朋友之間的人際關系變的惡化等。
睡眠是人體的一種主動過程,可以補充精力并且緩解疲勞。國際及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是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體育鍛煉。2001年,為了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發起了一項涉及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此次活動主要是要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質量的關注。今年的睡眠主題是“健康睡眠,平安出行”,醫學研究表明,偶爾失眠會導致第二天精神疲倦和身體動作不協調,長期失眠則會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出現障礙和學習、工作力不從心等后果。在大學階段中,睡眠質量已經成為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一個必要因素。
從調查可以看出,有87.97%的學生晚間睡眠自我評價是一般以上的,總體情況還是很樂觀的。自我感覺睡眠良好的學生占總人數的29.7%,感覺睡眠質量較差的占總人數的12.03%,其中男生有17.60%人,顯著高于女生的6.45%。大學是一個相對寬松的生活學習環境,但是仍有70.3%的同學感覺到睡眠質量一般或睡眠質量差,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心理健康的評價標準時需要科學的測量手段和嚴謹的診斷。本次調查中不進行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診斷。在調查中僅需要同學們對個人是否會有焦躁、抑郁、困惑、沮喪、苦悶、厭學、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等心理現象做出自我評價。
由調查結果顯示可知,沒有心理問題或偶爾會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占86.84%;經常心理有問題的男生占男生總人數的18.55%,經常心理有問題的女生占女生總人數的9.68%。
通過對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健康行為的調查統計等結果進行分析,表明當前存在本校學生中的不良健康行為主要是:缺乏對早餐的認識、睡眠時間不夠、體育鍛煉不足、上網時間過長、心理健康問題等方面,這勢必會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以后的全面發展產生隱患。
大學時期是邁入社會的最后一個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階段,這一時期包含了身體的快速發育、生理機能趨于完善,心理狀態趨于成熟、定型、心智、技能快速與社會相適應。因此健康的行為是保障學生學習、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從本次調查資料的結果顯示來看大部分調查對象的身心健康狀況是良好的,具有較好的健康行為方式與習慣。
對于本校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查閱相關文獻與個人總結后需要注意和改進的有以下幾點:
(1)上網時間過長、身體鍛煉次數過少等不良健康行為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學生之中。對于上網時間長和體育鍛煉時間這兩個方面我認為在時間方面是屬于“替代商品”的關系,我們需要把學生這很長的上網時間抽出一部分來進行體育活動,那么如何吸引同學們來參加體育活動,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總結為以下幾方面:①提高全校師生對體育鍛煉的充分認識;②學校各部門要相互支持、配合;③加強宣傳教育,創設體育氛圍;④體育部門把體育鍛煉作為一項全校性的工作來抓;⑤提高管理能力,并持之以恒。很多同學是知道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但認知與主動地踐行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機,才能將認知轉化為身體鍛煉的動力;
(2)睡眠質量較差、睡眠質量一般、不注重早餐營養搭配等較大比例存在,沒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休息環境不好是影響學生睡眠的主要因素。學校每晚規律性的停電可以說對于早睡有了很大幫助,但是在電子設備發達的今天,仍然有部分同學不能按時早睡,這必然影響了睡眠,因此學校需要加強這方面的行為教育,對于不注重早餐營養的同學,我認為這主要是大家不熟悉早餐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的營養搭配,對此應增設相關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大家掌握這方面知識;
(3)在校大學生不但有繁重的學習任務,并且面臨著走向社會前各方面沖擊,身體、心理、人格等由發育漸趨于成熟。焦躁、抑郁、困惑、沮喪、苦悶、厭學、壓力大、人際關系緊張等心理問題不同程度存在于同學之中。對此有以下建議:
①對于有問題學生建立數字化管理平臺,設立學生預警系統和信息反饋系統,全面完善學生心理干預的途徑;
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老師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并且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是教師擁有很高的業務水平,能夠更專業的處理各種心理問題,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更專業的呵護;
③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資金,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支持,為健康心理行為的順利延續提供物質保障。
21世紀,為了能夠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首要的條件是要大學生擁有一個健康合格的身體,這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社會的大環境要對大學生的日常行為時常注意,要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健康的發展身心。家長不應該把所有的事情到交給學校來管理,自己應該對子女在學校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時常與任課老師或輔導員聯系,及時了解子女的日常表現和行為。其次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擁有明確的奮斗目標、積極樂觀的心態,能夠清晰的認識大學生活,有能力對自己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并且對出現在學生之間的不良健康行為進行及時的監督和指導。再次,社會也要做出積極的響應,大學生就業問題是縈繞在大學生畢業時面臨的最大問題,社會有必要提供更多的崗位來緩解就業問題,減輕就業壓力。我相信只要家庭、學校和社會能夠攜手共同的努力為大學生提供健康良好的成長環境,一定能夠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出當代大學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