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瑞呈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 大連 116100)
高校開展田徑訓練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大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體育鍛煉提升自身體質,提高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建立健康的運動競技理念,也能間接提升高校整體的田徑競技水平,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氛圍,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田徑訓練應在近年來得到更多的關注,甚至可以將其歸為檢驗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指標。
田徑是田賽、徑賽、全能比賽的總稱,其中田賽包括各種跳躍和投擲類型項目,以高度或者距離長度作為計算成績的主要指標;徑賽包括競走和跑步項目,主要以時間來計算成績,具體來說現代運動會所指的田徑有田賽、徑賽,還有競走、越野跑、公路跑、十項全能等等。
田徑運動中的運動形式其實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體現,不論是走、跑、跳還是投擲,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可以說這些自然動作和專業的田徑技能之間存在著必要的聯系,正是由于這種特征,田徑運動具有很廣泛的群眾基礎,除了接力跑之外其他的項目都是由個人參加,團體成績也是建立在每位運動員成績的基礎之上,因此田徑運動具有高度的個體化;此外田徑不像球類運動或者游泳類運動,每個人都可以參加,不受條件的限制,男女老少皆宜,不論是在公園、田野、草地還是沙地、公路等都能過自由的開展田徑運動,比賽所需要的場地、設備等也相對簡單,適宜廣泛推廣;雖說每位運動員都可以參賽,但各單項和全能對人體的身體素質有著不同的要求,人們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選取合適的項目,力爭熟練掌握一項專業技能,甚至發揮出自身潛力,奪取好成績。
(1)田徑運動可以充分發揮人體潛能,提升身體素質鍛煉意志力,增強對陌生環境或者惡劣環境的適應程度。多項研究證實,走路、跑步等能夠對人們基本生活能力進行鍛煉,長期堅持下去往往會在體質和相關活動中的表現優于他人,對疾病的免疫力也會相應提升。不難發現,身邊長期堅持長跑的人體能會很好,這是因為在跑步過程中機體的有氧代謝能力得到增強,而跑步又會消耗體能和營養物質,所以就會使得代謝產物越來越多,血液循環加快,心臟功能得到促進,呼吸深度和呼吸率均逐漸改善,肺活量因此提高;(2)田徑運動可以鍛煉意志,運動心理學認為體育活動可以在不同程度強化人們對身體的控制意識,也就是說能夠在比較惡劣或者自身身體耗能較多的情況下依舊保持機體的高強度運轉,這十分有助于形成堅韌、勇敢、果斷的意志品格,不同種類的項目所鍛煉的品格是不一樣的,因此人們可以自主選擇,養成良好的性格特點。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田徑教學目標不明確、內容不豐富等問題,相關的教材比較傳統古典,教師在傳授技能時更多關注的是學生們是否掌握技能,而忽視了體育運動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站在學生角度來說,提升運動競技水平是重要的也是所期待的,但是在大綱規定的學時以及課堂上既要保證理論傳授的準確及時,又要保證運動技能的掌握與提升是很困難的,因此我們應該將重點轉為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如果培養的目標不夠明確,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新大綱課程標準中對指導思想、課程名稱、教學目的等都做了相應調整,這使得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課程與目的不一致,而學生們也提不起興趣,認為學校教授的體育技能無法對自身的發展起到幫助。為了改變現狀,高校體育專業的田徑教學必須要適應社會的潮流和發展,重新定位設置目標,盡量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和經驗總結,在教學研究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當今社會,很多技術和理念都得到了長足進步,但是經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高校田徑項目的教學手法還比較傳統,依然堅持教師示范、學生重復練習的方法,雖然這是一直以來的做法,但是存在很多缺陷,首先全面無差異的實施教學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的不同,部分學生可能比較反感或者在課堂當中始終處于被動狀態,這就會大大降低積極性,嚴重挫傷訓練熱情,體育教師在日常的課堂當中也會受教學條件和自身水平的限制,無法順應時代發展采取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手段,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新改革形式,學校要轉變教學思路,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水平,豐富體育教學相關知識,盡量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態度的轉變和觀念的轉換,深入探究分析新的教學手段。
因為田徑項目大都是枯燥乏味的,學生們很難保持長久的熱情和訓練積極性,相關調查研究得出,有40%的學生認為教學方法的單一是影響田徑選項課的重要因素,另外有35%左右的學生認為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差,無法完成測試,還有15%認為場地設備和專業器械比較少,無法取得理想的鍛煉效果。從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已經在嚴重阻礙田徑選項課的開展,高校中很多學生更加注重課程的專業性,因此要想促進田徑選項課發展,學校首先需要建設健全場地設備,改善教學和評估方法,重新激勵學生們的興趣。我國高校課程始終是以最終的技術考核為結束,田徑訓練課的練習方法也會與技術考核相聯系,學生們則會更加抵觸和拒絕,常常會出現課堂被動訓練的情況,教學效果大大降低。
現代大學生因為沒有受過苦受過累,在訓練中難免會出現意志力薄弱而放棄的情況,尤其是對田徑運動員來說,日常的訓練量很大,身體負荷重,不論是生理壓力還是心理壓力都是巨大的,甚至有的運動員會在訓練當中暈倒,另外大部分的高校都還是采取室外訓練的方式,自然環境的影響也制約了學生們的發展,因此很多學生會講:田徑課又苦又累。體育教師應當予以理解,從這個角度來說目前的田徑訓練課壓力過大,校方和教師要共同思考,采取更加科學高效的方法進行訓練,盡量減輕運動員們的生理和心理壓力。
田徑本是綜合性運動項目,很多運動的基礎都是建立在跑跳的基礎之上的,在運動生理學和運動心理學上講,田徑可以在促進身體素質提升的同時舒緩心理壓力,改善和調整系統內臟功能,對于人體的新陳代謝起到很好的促進效果,并且還可以培養堅韌、刻苦等優良意志品格,如果能夠長期堅持那么將會是很好的鍛煉內容,其他的運動項目都無法實現全民健身。因此社會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人們和學生都意識到田徑訓練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雖然動作簡單、場地要求低,雖然樂趣性不是很高,但無疑可以作為終身體育的重要內容,幫助廣大居民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提升身體素質,遠離疾病。
根據田徑訓練的內容和特點,體育訓練活動一般需要完整的內部管理體系和相關機制,學校在組織訓練和比賽時應該參考這個體系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安排,這樣不僅能夠保證訓練的有序,也可以幫助運動員更好的提升自己技戰術水平,增強意志力,高校教育管理部門也要重視體育訓練尤其是田徑訓練,將其納入本校的教育計劃當中,保證可以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高效高質量的保證訓練內容和訓練效果。
要想提升訓練的效果和質量首先應當從根本入手,體育教師可以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制定新的訓練方法,針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確定針對性和個性化的訓練計劃,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科學的訓練方案可以幫助運動員更好的抓住重點,也會更加有目的性,訓練開始之前教師或者教練可以結合課程設置和當天的天氣因素編制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甚至是年計劃,輔助日常練習,始終保持學生們的緊迫感,循序漸進的完成計劃中所標明的任務,盡量不要延誤。有科學方法之后還要有合適的理論指導,教師切不可生搬硬套,因為適合他人的并不一定適合本校學生,要本著直觀教學原則、專項訓練與運動訓練相結合原則、動機激勵原則等開展教學,區別對待學生,有的放矢調整訓練方法,可以按照每位學生的體質差異進行分組,組間采取不同的方法完成當日任務。這樣既可以保證全員參與,也能通過因材施教的手段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體會到田徑訓練的樂趣。
為了進一步提升訓練效率,教師可以結合專項優選方法,由于田徑訓練會對體力造成大量消耗,所以在運動員體能充足的情況下會得到更好的訓練效果,教練要深入研究分析該項目的技術特點和功能所在,迅速體會和領悟這項運動的本質,幫助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最佳的訓練方式,切不可“花架子”,其次諸如鉛球、鐵餅和標槍等投擲項目教練要注重后滑步的指導,但是不能在一開始就急于求成,一般情況下滑步技術是比較難的,運動員在掌握了最佳投擲姿勢之后才應該轉移重點,正確的訓練順序應該是從出手動作過度到側身滑步,循序漸進利于把控項目的整體節奏,運動員也容易理解。
大學生運動員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普遍很強的,因此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明白教練意圖,除了這些科學的訓練方式之外,運動心理、營養恢復、競爭規則和專項技術等也很重要,教練要為運動員進行全面指導,貫徹學校的田徑訓練教學原則,避免盲目性。
普通高校運動員往往不是體育專業生,文化成績不理想,學校和教練要適時調整訓練時間,為其制定合理的考試政策,比如考試期間如果有外出比賽項目可以緩考且不計“緩”字,不要因為長時間的訓練導致運動員無法評優評先,這些舉措的設置不僅是對在校生的傾斜,也會吸引更多生源,利于學校田徑綜合實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普通高校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制度來完善自身的田徑訓練教學,充分挖掘學生們的潛能,提升學校田徑競技的綜合實力,還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田徑的意義所在,從而擴大田徑影響,為其他多個運動項目提供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