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學院體育學院 河北 張家口 075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及智能科技的不斷發展,各類APP的研發與使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性,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開創了新的生活方式。其中體育運動APP給參與體育鍛煉的人們提供了實時的監測、科學的指導,交流互動的平臺等,改變了人們體育鍛煉的方式,使人們的體育鍛煉更具有趣味性。大學生精力旺盛,愿意追求新事物,是智能手機使用頻率最高的人群。體育運動APP的使用使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更加科學、合理,調動了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對大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通過對高校的大學生體育運動APP的使用情況及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對改善大學生網絡媒體的使用習慣,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采用問卷調查法,編制以“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為主題的問卷,對當地10所高校隨機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850份,回收率為85%,并對問卷的內容進行數據整理。
為保證調查結果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在研究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影響時,還采用了直接對調查對象進行訪談的方法,與大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確保了調查結果的真實性。
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數據整理,并采用SPSS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數理分析。
對統計的數據和研究的對象采用邏輯分析法進行分析,從而能夠得出相應的研究結論。
為獲得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數據,我們采用了調查問卷法,在當地高校發放了1000份問卷,回收的問卷數量為850份,回收率為85%。在850份問卷中,有748份問卷顯示使用體育運動APP。由此得出,88%的大學生在使用體育運動APP,體育運動APP在大學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調查顯示,大學生使用體育運動APP主要是對自己的運動情況進行監測、或進行瘦身健美指導。其中最常用的功能是記錄自己的運動數據,約有89%的大學生表示自己在用體育運動APP的此項功能。而體育運動APP的其它功能,如,健身指導、學習運動技能、社交功能等,在大學生中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經過調查顯示,大學生使用的體育運動APP的品牌較多,每個人都會根據自身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APP。其中微信運動以其便利性的特點最受大學生的喜愛。其它的體育運動APP品牌,如,KEEP、悅跑圈、咕咚運動等也有大學生在使用,但整體而言,使用率較低,與微信運動相比起來,只有少量的大學生在使用。
(1)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時長的影響。
體育鍛煉的時長直接影響著其鍛煉的效果水平,一般而言,體育鍛煉的時間越長,鍛煉的效果也就更加明顯,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提高的越快。經過調查分析發現,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長產生了積極影響。學生在未使用體育運動APP前,體育鍛煉時長一般在0.5h-1h之間,體育鍛煉時長在1h以上的只占有調查人數的25%。使用體育運動APP之后,體育鍛煉時長在0.5h-1h的人數明顯增多,大約增加調查人數的9%。而體育鍛煉時長在1h以上的人數占有調查人數的42%。可見體育運動APP的使用大大延長了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究其原因,一是體育運動APP給大學生提供了交流、互動及展現自己的平臺,利用體育運動APP,大學生可以對體育運動進行討論、溝通,并對體育鍛煉行為進行互相監督,共同努力,這樣運動起來更有動力,不知不覺得延長了自身體育鍛煉的時間;其次,通過體育運動APP大學生可以展現自身的運動成果,獲得他人的贊揚,進而會增強自信心,為獲得更多的贊揚延長體育鍛煉的時間;再者,一些體育運動APP往往會對達到目標的人提供獎勵,這使得大學生為得到更高的獎勵,延長體育鍛煉時間,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水平。
(2)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頻率的影響。
經過調查發現,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頻率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未使用體育運動APP之前,大學生體育運動的內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運動內容等,大學生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等進行鍛煉。時間、地點的局限性導致了大學生體育運動的頻率較低。且當前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導致大學生的課業壓力較大,學習的繁重無法保證大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等進行體育鍛煉,從而導致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較少。體育運動APP的使用卻大大增加了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頻率。體育運動APP往往會給人們提供一些較短時長的鍛煉內容,如,徒手健身、7分鐘鍛煉、腹肌部鍛煉、手臂鍛煉等,并給予大學生一定的指導,這些簡短的鍛煉內容使得大學生能夠在課間休息時間、飯前飯后、睡覺前后等進行鍛煉。使用體育運動APP后,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頻率增加了,身體素質水平得到提升,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3)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場所選擇的影響。
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場所的選擇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未使用體育運動APP之前,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場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進行足球運動就必須要在足球場地,籃球運動需要在籃球場地,運動場所的局限性導致了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的減少。而體育運動APP的使用則使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擺脫了場所限制的局限性,使用體育運動APP后,在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明顯減少了。體育運動APP可以給大學生提供科學的運動指導,大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掌握體育運動的動作,進行瑜伽、增肌等的運動,達到減肥、健身的目的。而這些運動可以在宿舍、戶外等進行,不必局限于體育場館,學生在體育運動場所上有了較多的選擇。體育運動APP給大學生提供了交流互動的平臺,有著相同運動愛好的大學生可以建立自己的運動圈,進行交流溝通,也可以相約進行戶外跑步、騎行等進行野外鍛煉,而這種方式也受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歡迎,成為一種新型的運動方式。
(4)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組織形式的影響。
經過調查分析,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組織形式也有一定的影響。使用體育運動APP后,選擇個人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學生人數明顯增多,究其原因是體育運動APP提供的運動視頻給予了學生科學的運動指導,幫助學生完成運動內容,學生根據體育運動APP的建議能夠獨立完成鍛煉的項目,達到健身、減肥等的目的,所以很多大學生選擇了個人進行體育鍛煉。此外,使用體育運動APP后,網約鍛煉、與朋友相伴鍛煉的人數明顯增多,體育運動給大學生提供了交流互動的平臺,而且體育運動的熱門動態、挑戰、朋友圈等的社會功能,需要大學生和同伴共同努力才能夠完成,大學生為了完成挑戰目標會相約朋友一起進行體育鍛煉,這種鍛煉的形式也增強了大學生人際間的交流,提升了大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水平,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與他人共同進行鍛煉時,大學生也較為容易地獲得了體育運動的滿足感和愉悅感,身心得到放松,體育鍛煉的效率也得到增強。
(5)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強度的影響。
經過調查發現,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強度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在未使用體育運動APP之前,大學生體育運動的強度一般是低等水平,中等強度水平的學生只占30%。而使用體育運動APP之后,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強度得到明顯的提升。低水平的運動強度的學生人數有所減少,中等強度水平的學生人數有所增加,達到了51%。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體育運動APP給予了學生科學的運動指導,并通過各種社會功能調動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學生體育鍛煉的熱情得到提升,身體素質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大學生體育鍛煉強度的提升對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APP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因此,體育運動APP要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提升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效率水平,使大學生養成日常鍛煉的好習慣,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為更好地發揮出體育運動APP的功能,我們要提升體育運動APP數據監測的準確性。數據監測是大學生常用的一項功能,根據監測的數據,大學生會制定下一階段的運動計劃,從而提升體育鍛煉的有效性。像跑步、走路等非靜止類運動,體育運動APP都能夠有效地進行監測,而像瑜伽、仰臥起坐等靜止類運動,體育運動APP往往會出現差錯,不能有效地進行監測。因此,體育運動APP要在這方面進行改善和創新,提升數據監測的準確性,滿足大學生用戶的需求。
大學生使用體育運動APP是為了更好地為自身提供健身指導,起到減肥、健身等的目的。當前我們下載的體育運動APP,其內容大體都是記錄步數、運動時間等,大同小異。學生會感覺到不管使用哪種體育運動APP得到的效果和功能都是一樣的,沒有一款體育運動APP是具有創新性的,久而久之,大學生會對體育運動APP逐漸失去興趣,體育運動APP就單純地成為大學生記錄步數的工具,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出體育運動APP的功能,我們應該對其進行內容的創新,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增強大學生的使用興趣,從而能夠更好地為大學生服務。
差異化指導是大學生對體育運動APP最為期待的功能。大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簡單地通過輸入身高、體重等獲得的健身指導是大同小異的、沒有任何指導性的。體育運動APP要滿足大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儲存定制更多的健身指導方案,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指導,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從而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大學生的使用率。
增強體育運動APP的戰術指導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使用體育運動APP,提升其使用率。因此,除了現有的健身、跑步等的指導,體育運動APP要增加一些競技類項目的戰術指導功能,如,足球、籃球、羽毛球等。線下競技類項目的戰術指導費用較高,大學生難以支付,而體育運動APP的線上戰術指導則能夠為學生提供方便,增強學生的使用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