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學院 北京 100024)
長期以來,在我國擊劍運動屬于小眾項目,與大型體育項目相比,參與擊劍項目的群眾基礎薄弱,該項目受重視程度較低,發展的速度相對緩慢。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擊劍運動員在世界體育舞臺上嶄露頭角,并且在世界大賽中多次獲得優異的成績,中國“劍客”們憑借著精彩的表現,不僅讓世界認識到了擊劍領域的中國力量,同時也點燃了國內大眾對擊劍項目的熱情。因此,擊劍運動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尤其引起了一大批大學生對擊劍運動的濃厚興趣。擊劍運動與其他體育項目不同,參加擊劍運動不僅能夠培養大學生的競爭意識、意志品質和陶冶情操,還能讓他們在運動過程中挖掘自身潛力,重新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很多高校已經將擊劍項目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或者準備納入體育教學體系,部分高校因發展擊劍項目而提高了學習的知名度,但由于開展擊劍運動的要求相對較高,不僅需要完善的場地設施,還需要具備高水平擊劍能力的教練員,無論師資隊伍建設,還是前期基礎設施,都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導致大部分高校對發展擊劍運動“可望而不可及”,仍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與發展。本文通過探索高校開展擊劍運動的現狀,總結歸納影響高校發展該項目的主客觀因素,找到解決制約高校開展擊劍項目的措施。
擊劍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項目,現代擊劍運動傳入中國距今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1955年,北京體育學院設立了擊劍選修課,標志著擊劍運動正式走進中國高校課堂。1973年,中國擊劍協會成立,并加入亞洲擊劍聯合體,次年加入國際聯盟,意味著中國擊劍運動登上了國際體育競賽的舞臺。1990年,廣州中山大學舉辦了首屆大學生擊劍邀請賽,標志著擊劍運動在高校落地生根。由于擊劍運動融合了速度與激情,更具有瀟灑的紳士的風度,吸引了無數的大學生。當由于擊劍運動具有較高的門檻,在高校普及和推廣存在很大難度。就當前來看,我國高校擊劍項目發展現狀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師資力量是學校開展體育項目關鍵,也是決定體育項目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尤其擊劍運動屬于小眾項目,并不是所有的體育老師都能夠勝任此項目的教學任務。這是因為高水平的擊劍教練不僅具備前沿的教學理念,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推動擊劍項目的發展,還能夠通過擊劍教學,讓更多的學生對擊劍產生濃厚的興趣。從我國當前開設擊劍項目高校的看,只有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院、南京體院等經濟水平相對發達地區的部分體育專業院校開設了擊劍專業,但是總體而言,擊劍專業的學生人數較少,畢業之后從事擊劍教練的人數更少,雖然有很多優秀的擊劍運動員具備教學能力,但是大部分受限于學歷水平,他們退役后并不能順利進入高校執教,擊劍項目的技術要求很高,開設擊劍課程的體育院校,除少數具有學歷和技術的專職擊劍教練外,大多數屬于兼職教練,雖然部分高校對兼職教練進行過專業技能培訓,但很難在短時間內掌握技術動作,他們在教學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導致高校擊劍教練人才短缺的現象出現,極大地阻礙了擊劍運動在高校的開展。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參考依據,科學的教材不僅能夠保證教師的教學方向,還能夠對學生起良好的輔助作用。但從當前開設擊劍項目的高校來看,很多學校都是由擊劍教練員自行安排課程內容,缺乏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標準,能提供給大眾使用的教材數量非常少,市面上可見的擊劍專業書籍僅有十多種,并且有些擊劍類書籍的編纂時間比較早,隨著擊劍運動的不斷發展與演變,很多內容已經不適合于當下,尤其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大多數高校擊劍運動的教材主要由教練決定,甚至有些學校不使用教材,完全依靠教練自身的經驗開展教學工作。如此以來,就無法保證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掌握擊劍理論知識,這種教學困境嚴重影響了高校擊劍教學質量的提高。
體育項目不同于其他課程,必須要有良好的配套設施,才能正常開展教學工作。而擊劍運動的危險性、敏捷性等特點決定了必須擁有優質的配套器材,比如擊劍服、頭盔等,這有具備這些才能保證運動員在訓練或比賽過程中不受傷害,同時,由于擊劍運動高度重視遠動員的敏捷性和柔韌性,這就對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隨著擊劍運動的不斷進步,優質的場地建設和齊全的配套設施,是開展擊劍運動的基礎保障。但是,擊劍項目的配套設施,裝備的價格較高,投入資金較多,但是得到的成效較慢,導致很多高校仍然不愿意投入過多的資金。
從1990年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到2019年第二十五屆第中國大學生擊劍錦標賽,可以看到擊劍運動在中國高校已經走過了近三十年的歷程,為各高校發展此項運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是,當前各高校開展擊劍項目的賽事機制非常不完善,除了廣東和上海等個別省份單獨設立了擊劍單項比賽外,其余省市只能參加每年的全國大學生錦標賽,在沒有其他機會參加擊劍比賽,這反映出擊劍運動在中國高校的賽事機制非常不完善,在全國范圍內尚未形成健全的擊劍賽事體系。除此之外,高校擊劍項目還存在分布不平衡的特征,這重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地域分布不均衡,綜合發展水平南方領先與北方,東部領先于中部,中部領先于西部;另一方面,劍種的發展不平衡,即花劍和重劍的發展水平領先與佩劍。
具備扎實理論知識和豐富實戰經驗的擊劍教練,對學生掌握擊劍技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當前高校專業擊劍教練資源匱乏的現狀,應該從兩方面做好工作,強化教練隊伍教學能力,提高師資綜合力量。一方面,要根據教學實際需求,引進一批能夠勝任教學工作的專業擊劍人才,尤其對于退役的優秀擊劍運動員,應該適當放寬學歷的限制,將他們引進高校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要加強體育教師的技能培訓,針對部分非擊劍專項體育教師擔任擊劍教練員的現狀,應該制定科學的人才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培訓、召開擊劍教學研討會等方式,系統性的提高兼職教師的擊劍教學能力。
擊劍運動在不斷的進步與發展,教學理念也在與時俱進,對于當前各高校使用教材不規范的情況,應該號召和鼓勵具有扎實理論功底的體育教師,聯合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優秀擊劍運動員,聯合編寫一部能夠用于各層次人群的擊劍運動教學教材,能夠規范教練的教學內容,也能夠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學,完善理論知識體系。在教材內容的設置上,要充分借鑒擊劍運動相對發達國家的做法,學習他們教學過程中好的做法和經驗,尤其要做到“查漏補缺”,對于重點專業知識技能進行全面闡述,也要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尤其在內容設置上要充分考慮到專業學生與非專業學生的區別,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完善和優化擊劍教材內容,為廣大師生提供科學的訓練依據,讓運動員在訓練中達到最佳效果。
完善的賽事機制和賽事體系是擊劍項目發展的有力保障,通過不同等級的賽事,一方面能夠推廣擊劍項目,提高擊劍運動的影響力,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擊劍運動;另一方面,通過舉辦擊劍賽事,能夠讓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擊劍運動中來。在具體做法上,設立了擊劍專業的高校之間應該加強溝通協作,建立起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多元化競賽體系,進一步擴大賽事范圍,發展區域賽事,建立多樣化的賽事形式,不僅能夠深入挖掘分散的優質擊劍人才資源,還能夠促進各區域之間的擊劍技術交流,共同提高競技水平,提高擊劍運動的影響力,推動擊劍項目在高校的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眾多大學生對擊劍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愿意參與到擊劍運動中,體驗擊劍運動的魅力。部分體育院校也引進了擊劍專業,但總體來看,擊劍運動在高校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專業教練資源稀缺,教學質量不高,基礎建設和配套設施不全,競賽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問題,擊劍項目要在大學校園完成普及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認識到當前的困境并付諸于實際行動,擊劍項目一定會在中國高校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