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校本部)河南 鄭州 450001;2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1)
近年來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幼兒教育熱,與幼兒健康掛鉤的幼兒體育教育更是備受關注。幼兒教育界相繼出現了各具特色的新型幼兒育體創新,但到底什么樣的幼兒育體方式能夠真正完成學前階段兒童的“育體”工作?本文嘗試分析引用當前存在傳統式體育教學活動、體育游戲、健身鍛煉方案、綜合益智活動等,探索幼兒體育教育的優化與改革方向。
學前時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的身體以及各項機能的發展最為迅速。同時該階段也是兒童安意識和性格養成的最重要時期,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標志,其對于兒童的現階段成長,以及其以后的終身體育健康都至關重要。幼兒階段體育活動和游戲教育的介入,對于兒童的益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開展體育活動,可以很好的增強幼兒的體質。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也頒布了全民健身的發展計劃,在幼兒園階段培養幼兒終身體育的理念,讓每個孩子從小就有終身鍛煉、終身運動的意識。幼兒通過體育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增強免疫力,而且能夠促進兒童各項身體機能的發展,例如在一般性的幼兒體育課程中包含著行走、奔跑、攀爬、投擲、跳躍等多種遍及全身大肌群大骨骼大關節神經系統的運動形式。在綜合性的幼兒體育體育游戲中,幼兒的小關節小肌肉末端神經也會得到鍛煉,幼兒通過鍛煉加強了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并促使幼兒的平衡感、節奏感、方位感等各種感覺迅速發展等。
對于學前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身體的運動對該時期幼兒的情感、認知的發展和人格個性的形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幼兒體育的育體方式中,包括體育教學活動和市綜合類的幼兒體育游戲活動兩大類。其中在傳統的幼兒體育教學活動中幼兒可以充分參與其心理生理發展所需要的運動同時體育運動和游戲的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認知再也不斷的提升,不管是游戲還是個體育活動,其中必定包含著交流表達、思考判斷、認知探索,而這這個過程中兒童的心智發會在鍛煉中等到更好的開發。
在體育教學活動和體育游戲活動中,健康安全知識的教育必不可少。同時兒童也會自發的認知,形成安全意識,健康觀念的灌輸和教育會讓兒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從而在未來的受教育以及工作生活中能夠更好地參與體育健身健康活動,獲得自我終身體育終身健身的意識,擁有健康的人生。堅強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難,自我說服,自我鼓勵等,皆是學前兒童時期幼兒意識形成的外在表現,在活動中,幼兒往往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懼和障礙,培養克服種種困難的勇氣,這樣隨之而來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對健全人格的培養是十分重要。
據有教育部數據調查顯示,截止到2019年,我國各階段學校專業體育教師校均不到一人。然而這還是加入高等教育學校體育教師數量后的數據平均數。單獨看幼兒教育階段,這個數據更加讓人詫異。在現在的幼兒園中,教師普遍的是清一色的女教師,男教師更是成為了幼兒園的園寶,而幼兒園的男體育教師,或是女體育教師更是幾乎沒有。只有極少的貴族幼兒園會聘請專業體育專業教師。而普遍的情況是,對現有的教師進行短時間培訓。例如鄭州市近年來進行的“幼兒基本操教師培訓”培訓時間都在1-3天,期間教師們接受的僅僅是基本操的動作和少數理論知識。
受教師家長教育觀念的影響,幼兒園受制于安全責任和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教師通常會選取一些輕松、簡單、安全側重于技巧性的活動內容。課堂中語言傳授時間長,練習時間被壓縮,好多運動項目不需要幼兒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輕松“達標”。運動量不足,運動項目種類少,強度又小的情況下,幼兒的身體很難得到充分的鍛煉。再加上教師的非專業性,并不能合理的選取課程內容,導致幼兒體育活動單一無趣,兒童漸漸對枯燥的體育課程失去了興趣,極不宜于幼兒運動觀念的培養。
過度干預:(1)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固化的老師講學生聽,這往往會造成學生被老師牽著鼻子走;(2)教師們太注重課堂形式的創新,忽略了基本活動內容的作用。盲目創新:體育游戲活動中,活動內容皆由老師設計,玩什么?怎么玩?跟誰玩?教師們開發了大量的育體活動項目,但是事實結果并不能讓我們滿意。教師們很累,而孩子們不但沒有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得到有效的鍛煉,更是失去了體育游戲活動中的快樂,顯然我們走進了誤區。
我國的幼兒園絕大部份屬于私立,公立幼兒園僅占20%,一方面投資小的私立幼兒園缺乏完善的安全責任機制和保險體制,其次體育活動的空間較小、體育器材的種類和數量也較少、缺乏科學的配置,以及完善的體育課程安全保障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是體育教學的必要條件,它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可行性和教學效果。由于受基礎設施影響,導致幼兒園的體育教育活動只能在狹小的場地和簡陋的設備上進行小范圍體育活動,體育課堂內容形式局限在唱歌、跳舞、簡單的幼兒游戲以及基礎的體育理論知識教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兒童的體育鍛煉。
現階段首先要解決的是在大多數幼兒園無法及時引進專業幼兒體育教師的情況下,對幼兒園現有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理論知識、教學授課、體質科學評價能力等。使教師達到區別對待不同發育特點的兒童設計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內容,并且進行科學評價;其次要加快幼兒體育教育學科的建設培養后備教育人才,我國這一學科發展較晚,但近年來國家重視社會關注下,也取得了一定進步,學科建設上還需要加強,增設專業學科、跨專業培養、學科交叉教學,培養專業的幼兒體育教師投入到教學當中;幼兒體育教學標準和教材、教學指導綱要、題教學評估評價標準、體育活動內容指南,特別是對幼兒的身體體質評價方式的上要進一步展開研究。盡快促進科學完善的幼兒體育教育體系建設,為一線教師提供科學、合理、適宜的指導性文件和應用性文獻。
2011年教育部門出臺 《教育部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文件指出了當前學前教育的誤區,倡導積極健康的有利于幼兒身體成長發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但是真正要剔除幼兒教育當中的應試教育思想,形成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教育觀念,還要從實踐和一線教育者入手。要組織教育工作者學習新的教育觀念,通過報告會教育創新表彰等方式,鼓勵一線教師摒棄老舊教育觀念開拓創新;其次要做好對家長教育觀念的灌輸,通過家長座談會,教育成果展示等方式,讓家長和社會大眾理解落后的教育思想需要破除,剝奪孩子體育鍛煉的應試教育,不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而是讓孩子落后在了人生的第一步成長上。
我國的幼兒體育教育發展雖晚,但不乏優秀的創新。例如改革幼兒園基本活動形式游戲的安吉游戲和利津游戲教育法,其受到美、德、意等多國關注學習。安吉和利津的游戲教育法中,倡導游戲回歸自然回歸兒童本身,充分的給予兒童尊重和理解等先進教育觀念需要大力推廣。同時對于安吉利津等典型案例,也需要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轉變為系統全面的教育法;其次對于外國先進的幼兒體育教育方法,要根據我國的教育文化特點進行選擇性引進,例如德國多特蒙德教育、加拿大拒絕教育提前化、丹麥的“人”本教育等。
結合我國現階段幼兒教育的發展特點,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機制的完善分為兩步并行計劃。第一,面對幼兒園的融資特點,社會層面設立教育開發基金會、鼓勵社會各層關注幼兒教育發展;政府層面為為幼兒園的基礎設施和安全保障機制建設提供政策支持,例如專項貸款、基礎設施建設補助等。幼兒園本身要積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資,尤其是完善幼兒基本活動課程中的安全保障機制、兒童教育保險等;第二,面對公立學前教育發展滯后的特點,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各方面機制,為私營教育機構帶好頭。
我國的幼兒體育教育雖然發展較晚,但在開拓創新的前行道路上不缺乏優適的資源,更不缺乏開發平臺與適宜政策。依托于當前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為人思想的普及,以及幼兒體育教育迫切需要發展的實情。這種教育發展滯后,有體制、教育思想、經濟、社會觀念、文化等多種原因,因此我們要更加切合實際的分析我國幼兒體育發展的現狀,明確現存問題的導線以及根源所在,分清輕重緩急。例如采用“現有教師培訓+教師人才培養”,“學科專業建設+社會創新教育方法引導研究”這種綜合性改革方法,以求能更加科學的推進我國幼兒體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