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中國男籃最為輝煌的戰績是在25年前的世錦賽上,首獲第八名,當時的中國男子籃球整體實力相對較強,但是也處于難以“更上一層樓”的進步階段。就在2016年結束的奧運會中,中國男籃創下歷史凈失分的新高,戰績以0勝5負結束第31屆奧運會的征程,留下了與對手更大的差距,在后姚明時代,我國男子籃球運動的發展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這種發展與進步的趨勢是否與世界籃球發展理念及發展趨勢相違背?而CBA聯賽正處于良性循環發展的階段,中國男籃在世界大賽中的戰績為何呈現下降趨勢,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背景,也是提出論點、論證及論據的根本。眾所周知,良好的籃球人才培養機制是提升我國籃球事業快速發展的基石,建立系統化、框架化、標準化與規范化的籃球事業發展思路及理念,將是我國籃球聯賽組織部門、藍協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2019年男籃世界杯為研究側重點,分析我國男子籃球對在順應世界籃球發展趨勢基礎上,如何提升籃球自身實力,實現突破性的整體實力的提升,旨在為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理論參考。
速度是籃球運動發展的重要要素之一,從速度籃球的歷史發展腳步看,上世紀六十年代籃球運動的速度訓練逐步提速,眾多的籃球教練,技戰術研究專家也開始意識到“速度+技術”已經成為籃球運動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例如,在上世界90年代的奧運會比賽中,美國“夢之隊”憑借出眾的速度優勢和強悍的技戰術能力在比賽的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比賽優勢,對于世界籃球運動的發展提供了“范本”,同時也讓相關籃球運動的專家眼前一亮。
現代籃球運動中,速度能力主要體現在持球與無球的反映、跑動及傳球的速度、個人移動的靈活度等方面;從技戰術的角度進行分析,速度主要指后場推進速度要快、傳球要快、攻擊投籃或者反擊速度要快,攻防轉換的速度要快等。現代籃球運動的變化崇尚速度籃球,從而使得進攻端和防守端的銜接更加流暢,速度的沖擊也帶來觀眾視野沖擊。
強度籃球是現代籃球比賽中的又一顯著特點,其與技戰術的關系緊密相連,甚至很多的教練理念中也認為高強度的對抗是現代競技籃球技戰術發展的基礎,只要有強壯的身體條件,才能夠在整體技戰術發揮中體現出優勢。例如,很多情況下,美國球員在NBA聯賽中的得分能力比在國際大賽中的得分難度要大,由于NBA聯賽中的比賽強度要比世界大賽中的比賽強度大,尤其是像NBA季后賽中。在強度籃球的主導下,強度訓練的基礎上,抓住強度訓練的主體內容,要力爭展現出籃球的攻擊能力,為實現籃球運動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世界籃球的發展歷史上,整體均衡性的戰術意識和戰術體系的發展模式下,歐美籃球運動的發展更趨向于整體性,主要講求的是替補與主力球員之間的能力差異化最小,力求在場上能夠實現團隊籃球的比賽理念。例如,在2006年的世錦賽上,NBA球員,西班牙主力中鋒加索爾受傷離場,但是在沒有主力中鋒的西班牙隊,最終還是奪得了世錦賽的冠軍,此案例就很好地詮釋了團隊籃球的重要性。相比較于西班牙籃球,中國籃球在比賽的過程中更加強調的是在某一個位置上的補強,更依賴于個人實力的展現。
模糊籃球是一種比賽場上的位置模糊,籃球場上的戰術、位置的分配等都是需要布置實現的,而跟隨場上位置的變化,位置交叉、位置分工明確的階段中,現代籃球運動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傳統意義上的籃球位置分工的日漸模糊。模糊籃球技術和打法的應用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主要是將技術、位置等融合為一體,陣容的配置靈活多變,且不僅僅依靠和局限于內線的作用。鍛煉每一個球員適應不同位置的比賽能力,例如讓每個球員至少能打2個位置,并重點突出3號位的群體優勢。
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內心實力大幅提升,但是球隊在場上的正常攻防轉換的速度和能力下降,主要是由于大個球員自身的移動能力、移動速度等跟不上球隊的攻防轉換導致的。這就導致中國男籃快攻少、投籃次數少、得分能力低等問題的出現,以至于在第14屆世錦賽中,中國男籃被官方評價為“速度最慢的球隊”。從此之后,與中國男籃交手的隊伍中,大部分都總結出一個戰術,即“靠速度拖垮中國隊”,因此如何提高運動戰的速度,提升攻防轉換的效率等成為當前中國男籃提升自身突破點的重要方面。
基于上述理論分析,在世界杯的大舞臺上,應重視挖掘出個人與球隊的作戰風格的相融性發展,教練團隊應重視球隊速度的提高,并大力挖掘具有速度型的運動員,例如郭艾倫,是當前我國控衛中少有的美式籃球打法的球員,其速度特點較為鮮明,教練應潛心的挖掘每一個球員的提升速度的意識,盡量讓其恢復在國際大賽中比賽的自信心,按照自身的方式去打球。另一方面,要重視內線球員的移動速度的重要性,內線是中國籃球發展的核心,只有核心球員的速度提升上來,位置上的各球員速度也能夠提高,這樣就達到了雙管齊下的目的,中國男籃在實際的比賽環節中才能夠真正提速,并建立穩定、平衡的得分點,內外線的攻防更具配合性、科學性、合理性。
力量與速度是現代籃球運動發展的兩大根基,而美洲和歐洲分別詮釋著速度與力量的完美結合,歐洲球隊或者球員更加注重力量訓練,而當前,對于速度的融合也使得他們的比賽能力大幅提升;而美洲球隊更加注重速度的沖擊,隨著對力量訓練的重視,使得球隊的整體實力也得到大幅提升。隨著現代籃球比賽進程中,雙方球員身體接觸意識及裁判判罰尺度的改變,籃球比賽場上的對抗能力已趨于激烈性,在比賽的環節中,不僅具備了速度的對抗,同時還體現出了身體力量、技術及意識(心智)等的對抗,全面化、整體化的高強度對抗在比賽場上逐步展開。
為此,中國男籃應重視對球員力量的訓練,加強對抗意識,主動“找對抗”,而不是被動的被“挑釁”。樹立起強硬的比賽風格。同時,在我國CBA聯賽中,裁判員的判罰尺度,尤其是針對對抗性的判罰,尺度更加開放化,促進了球員的對抗意識;其次,為實現強度籃球發展理念,球員自身應重視對良好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的提升,身體條件是球員個體對抗能力提升的關鍵要素,例如在比賽的過程中,對抗能力下降且吃虧的往往是身體瘦弱的一方,這就會導致球隊的整體對抗性下降。球員需要重視和加強健身力量的練習,在增加力量的基礎上,增強侵略性及爆發力。
在籃球比賽中,雖然會出現“絕殺、準絕殺”等體現個人明星球員的作用,但是明星球員只是完成投籃動作,但是投籃前后的傳球、跑動、掩護、策應、籃板球、界外球等一系列比賽節點中,離不開團隊球員的整體表現,如果在其中任何一個節點或者環節中出錯,都會導致球隊的整體實力下降。近幾次國際比賽中,中國男籃更加依賴于明星球員的自身實力,但是整體實力卻下降。因此在2019年世界杯的比賽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其一,要對后衛線進行補強,后衛線球員主要以組織進攻為主,不要刻意的讓后衛去得分,應從后衛組織進攻,大局觀方面進行培養,要對后衛線球員灌輸組織進攻的重要性,在持球進攻的過程中,無論是得分、傳球還是掩護等,只要球處理合理即可;
其二,要逐步的淡化球星的作用,減輕依靠內心單打的作戰策略,要樹立平衡性的進攻手段、防守策略等,跟球員們灌輸“團隊籃球理念下個人位置均衡發展”,機會出來以后,要果斷,敢于進攻,而不是依靠明星球員解決最后投籃的問題。綜合以上措施,在男籃重建的道路上,一定要遵循“團隊籃球”理念,放棄圍繞某明星球員而制定戰術的思想,要將技戰術打法進行多元分析。這樣才能夠更新觀念,打造強勢團隊;
此外,應提高3號位球員的作戰能力,跟上世界籃球運動發展趨勢中的模糊籃球發展理念,在備戰2019年世界杯比賽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鋒線實力,與時俱進的提高鋒線球員的位置模糊性,對于提升中國男籃作戰實力具有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籃球事業的發展應緊緊抓住發展趨勢下的風向標,在追趕世界籃球強國的發展步伐中,一定要更加關注于整體籃球、速度、力量及模糊位置等各個方面的踐行和引導力,在不斷地實踐與理論分析的過程中,對于中國男籃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