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體育部 北京 102618)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身體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別是后疫情時代,健康的重要性更是深入人心。田徑作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運動,與全民健身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極大豐富了普通民眾的休閑健身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部分田徑項目在全民健身中變得日益流行,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田徑運動自身也在不斷地豐富內涵,拓寬外延,滿足全民健身的運動需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完善國民健康政策,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在2019年7月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中,將全民健身行動作為一個單獨的主要指標,并在重大行動中對全民健身行動的相關目標進行了詳細規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變得更加強烈。美好生活包括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和健康的體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既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同時,全民健康水平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提高。根據國家體育總局2019年國民體質現狀與調查分析中顯示,我國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除速度素質水平下降較小之外,其他素質均明顯下降,尤其是耐力素質和柔韌素質。25-49歲之間的成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例最小。這一年齡段處于人生事業的黃金時間,也是身體轉折最關鍵的年齡段,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已經實施25年,但是全民健康水平與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要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田徑是最古老的一項運動,從人類誕生之初就伴隨著人日常行為的各方面,是人類與大自然的搏斗中練就的生存技能。現代田徑運動中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走、跑、跳、擲,這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技能,有與人生活緊密相關的特點。人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寢,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進行著田徑運動。田徑項目眾多,部分項目有簡便易行,容易上手的特點,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運動水平的人參與。田徑運動還有易于操作的特點,方便靈活開展,不受場地的限制,小到居家的體能訓練,戶外空地的跳繩運動,大到萬人參與的馬拉松長跑,都可以找到與之相適應的運動形式,提高了全民健身的便利性。田徑運動的這些特點使得田徑運動在全民健身中有著天然的優勢。
田徑運動因其多樣性和便利性的特點,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開展運動的年齡跨度大,運動量靈活可變,個性化程度高,成為很多人健身的首選方式。比如,目前在城市中廣泛開展的群眾健步走、馬拉松長跑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健身形式。在健身場所的選擇方面,研究表明,市民選擇健身活動場所時,主要是體育館、廣場、小區和家庭住宅等不付費的場所,而較少選擇健身俱樂部、健身館等收費場所。田徑運動中有大量的運動僅在戶外的空曠場地,或輔以簡單的器械就可以進行,這種便利性大大地提高了全民健身的普及程度。
國家體育總局在對國民體質進行調查時,將不同人群按照年齡分成了七類,每一類都包含了形態指標、機能指標、素質指標三個層面進行評價。長期的實踐證明,堅持田徑運動在對于人體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和身體素質三個維度均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例如,較長時間的快走或者慢跑等有氧訓練可以有效降低鍛煉者的體脂,改善身體形態。戶外徒步或者定向越野等活動可以有效提高運動者的心肺機能,提高機體的供氧能力。100m、跳高等項目可以有效提高運動者的肌肉爆發力和全身協調能力。形態、機能、素質三者各不相同卻又緊密相連,共同構成個人身體素質的總和。通過田徑運動,可以有效地將三者結合起來,相輔相成,促進人身體素質的均衡發展。
調查發現業余時間進行足、籃球等劇烈運動的人大多具有一定的運動基礎和運動知識,但是這部分人只占總人數很小的一部分。目前我國大多數民眾雖然有一定的鍛煉意識,但是運動的知識儲備不足,對運動風險的判斷不夠,運動損傷的事情時有發生。而田徑有最簡單的運動形式,受眾面最廣的運動,例如,健步走。在這項運動之前進行充分拉伸,之后進行簡單的放松,不僅有利于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更重要的是,以拉伸和放松這些簡單易學的動作作為切入口,使民眾了解運動知識,習得運動技能,逐步養成正確的運動理念,從而引領大眾科學健身。
習近平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里的健康既包括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水平是一個人長時間心理狀態的反應,受到內外環境綜合因素的影響?,F代人因為受到外界的各種壓力而容易產生迷茫、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長此以往造成心理不健康的狀態??茖W研究發現,適量的運動能夠刺激人大腦,讓大腦皮層分泌出一種內啡肽物質,內啡肽可以刺激大腦皮層,讓人感覺愉快,從而改善大眾的心理健康水平。
田徑運動主要是在室外,通過走、跑、跳等簡單動作的組合,進行開放式的運動。利用開闊的場地,親近大自然的環境,使人們在運動時更加貼近原生態,感受新鮮的空氣、燦爛的陽光、感覺運動帶來的純粹和快樂,從而促進大眾的身心健康。
全民健身是指對全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少,提高全體人民的體質和健康水平。人從出生開始,除去短暫的嬰幼兒時期,可以分為上學期間有組織地進行體育活動和工作以后的自發性開展體育活動。因此要提升全民健身的效果,必須從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兩方面入手,將青少年兒童和成人擺在同樣重要的位置,在學生時期學習一定的運動技能,培養運動興趣,進入社會以后,利用政策、市場化等進行充分引導,為群眾創立良好的運動環境,這樣才能將終身體育的習慣落在實處,長久地提升國民體質。
體育課堂是學生在校參加體育鍛煉最重要的形式,要增強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培養運動興趣,必須要重視體育課的質量。要優化體育教學模式,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觀念為目標,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大綱、課程標準、選用教材、授課形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各項課程實施環節以達到目標的要求。改變以往技能為主單一的考試模式,注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將學生自己進步的縱向對比納入到考核中去,豐富考核方式,全面評價學生體育成績。鼓勵學生更加自發參的與體育運動。同時豐富課余體育生活,通過舉辦各類體育競賽,建設校園體育文化節,促進體育社團發展,打造校園運動之星等形式,豐富學生第二體育課堂內容。
傳統的田徑教學存在簡單重復,枯燥乏味的現象,部分教師還采用延續了十多年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思想陳舊、缺乏創新,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田徑運動具有豐富的內涵,要利用年輕人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特點,創造性的將跑、跳、投、擲等要素靈活的融入日常的教學中去,如,設置穿越障礙比賽,小型接力運動會、追逐游戲等;可以利用已有環境,開展校園定向等活動;還可以引入信息化手段,借用運動手環,智能秤等設備,讓學生隨時監控自己的身體機能,感受到運動給身體帶來的有益變化,通過豐富課程內容和形式,起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全民身體健康的效果。
通過日常教學發現,在過于注重單一技能考核的教學中,學生更加注重成績的好壞,很少在意技術的掌握是否正確,有的學生憑借天生身體素質的優勢,動作不是很標準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有的學生因為自身成績不理想產生消極情緒,自然也無法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這些因素都是學生在日后的長期自主健身時的隱患,可能造成運動損傷或無法長期堅持鍛煉。田徑運動最接近人類運動的本源,有必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動作,通過日常練習,建立正確的動力定型,提高身體協調性,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同時,田徑教學還應該引導學生科學健身。通過教授學生基本的運動知識,建立正確的運動理念并加以實踐。例如,一周運動多少時間為宜,不同的需求應該采用什么強度的練習,練習前后的拉伸動作有哪些,分別可以伸展身體的哪些部位,在不同的運動情景下應該注重拉伸哪些部分。通過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方式,教授學生基本的運動常識,使學生知道、學到、用到。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最終實現終生體育的目標。
田徑運動分為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競技體育賽項設置多、運動員表現出色,充滿不確定因素,其中還不乏優秀的中國運動員參賽,因此極具觀賞性。世界頂尖的田徑比賽有世界田徑錦標賽、奧運會,國際田聯鉆石聯賽等。應充分擴大這些大賽的影響力,加大宣傳,使更多的民眾通過欣賞高水平比賽感受到田徑運動的魅力,進而激發起強烈的運動熱情。
與在學校體育中的傳統田徑教學不同,社會團體和公司舉行的商業活動極大拓寬了田徑運動的形式,這部分方式在全民健身中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例如,近年來非常流行的戶外穿越、城市徒步、迷你馬拉松、趣味運動會、斯巴達勇士挑戰賽等,都是田徑運動的延伸,這些活動以其新穎的形式,獨特的體驗,成為眾多公司和社會團體進行員工團建和戶外運動的首選。當前這種形式在一、二線城市開展的較為成熟,其他城市還處于起步階段。應該發揮這些運動本身的魅力,借助體育市場經濟,放大活力,提高影響力。打造日益成熟的全民健身新路徑。
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無形中加大了大眾身體和精神的壓力,很多人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這嚴重影響了全民健康的發展和體育強國道路的建設。田徑運動在提高全民身體素質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開展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徑。田徑運動因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受眾廣泛,運動場地靈活等特點,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群眾參加度。長期進行田徑運動對人體形態、機能、素質、心理方面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田徑在實現全民健身的過程中,應從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兩方面開展。優化體育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豐富教學手段,培養科學的運動方法,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為長期體質提高奠定基礎。同時,田徑運動還應不斷優化和創新符合現代人需求的運動形式,充分利用好體育強國的政策導向,借助政府和社會力量進行推廣普及,建立長效的全民健身機制。擴大國際賽事影響力,促進全民運動的開展,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加的健康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