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鵬 段寶斌
(九江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 九江 332005)
體育舞蹈是體育與藝術高度結合的一項運動項目,既可以鍛煉身體素質又可以培養體態氣質。高校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校園學習生活,而且還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高?,F行的體育舞蹈公選課堂,由于選課學生層次不齊,教學目標過于單一集中,出現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興趣低、教學效率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沒有擰成一股繩,產生脫節現象,造成教學成果產出值不高等現象。本研究在發揮互聯網多媒體移動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對體育舞蹈課堂進行分層分組分學時的教學,通過將傳統教學模式與互聯網移動分層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探究高校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教學模式,為推動高校體育舞蹈課堂多元化移動教學奠定了基礎。
九江學院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分層教學。
(1)文獻資料法:對教育學特別是分層教學相關文獻資料進行研究梳理,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論基礎;
(2)專家訪談法:通過訪問教育學、體育學、心理學相關領域專家,探究高校公選課分層教學改革模式;
(3)問卷調查法:設計與本研究相關的問卷對16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并整理有效問卷158份,有效率98.75%;
(4)數理統計法:使用SPSS 16.0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分析。
體育舞蹈是融合體育、藝術、音樂于一體的多元素運動項目,與其他理論學科課程相比有其特殊性。傳統的體育舞蹈課堂教師一般先進行教學動作示范,然后由學生進行模仿學習,伴隨著教師的講解,學生進行示范動作的反復練習,直至掌握動作要領,能夠獨自完成要求的舞蹈動作。而教學組織形式具有時代性、情境性和功能多樣性,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傳統模式需要結合現代互聯網多媒體時代新的要求,探索出符合當下時代背景特征的教學需求,完善個性化培養機制。在互聯網多媒體視角下如何利用移動教學發揮其實踐性與運動性,是開展教學的一大難點問題。體育舞蹈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運動項目,經調查研究現行高校體育舞蹈公選課程大多以學習倫巴、恰恰恰、華爾茲和維也納華爾茲為主,其基本舞步數量較多,動作難易程度不同,部分動作無法簡單地使用言語信息準確表述,而且成套組合要求大部分動作具有連貫性和瞬時性,完成速度較快并且時間較短。因此,單一的使用口頭表述無法使學生全面掌握動作的方法和要領。單一的使用網絡多媒體教學容易造成教與學的脫節,學生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掌握其應有的知識技能,導致有效教學效率不高。這一特性也就決定了現階段互聯網移動分層教學只能作為傳統課堂的補充輔助手段,更好地發揮其移動教學優勢,結合傳統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高校公選課是由教務處統一按照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的計劃標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時間進行選擇的課程。高校公共選修課是拓展學生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由于教學硬件設施有限,課時安排不合理等問題,使得高校體育舞蹈公選課教學效率和效果不理想。利用分層教學提高體育舞蹈公選課教學質量,結合體育舞蹈項目特點,宜采用分班分組分課時的形式進行教學。對于體育舞蹈公共選修教學來說,分層教學是為了將學習起點水平差異較大的學生區分為不同的基礎層次,以便于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開展體育舞蹈適應性教學,在此過程中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進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靠近自己的“最佳發展區”。但是僅僅通過是否具有舞蹈基礎為標準,又會顯得比較單一固定。由于學生的技能水平始終處于不斷變化過程之中,隨著分層教學的推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課堂表現、技能水平及師生交流互動狀態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使原來較為合理的教學分層變得不再合理。
因此,分層標準應根據學生不斷變化的技能水平做出調整,進行相應層次水平定位,強調“彈性分層原則”。然而,現實中的分層教學大多數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學生發展需要的角度出發,這樣就會本末倒置,沒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環節,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揮。這種固定一成不變的分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僵化了教學組織形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體會不到體育舞蹈的魅力、學習的成就感和進步的喜悅,這顯然是對分層教學模式宗旨的嚴重偏離。所以在進行體育舞蹈公選課分層教學實驗研究時,除了要根據體育舞蹈運動特點采用分班分組分時進行分層時,還要輔以體育舞蹈技能測試相結合的方式,并且動態的根據學生興趣和技能水平做出相應調整,這樣能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教學過程從教對學的適應轉化為教對學的有效引導。
互聯網多媒體背景下體育舞蹈的有效教學是基于師生在特定的環境下,根據預定的分層教學目標,通過交流與互動所達成的有效果和有效益的教學。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如何有效的實施教學過程的調控與把握,成為是否能夠達成有效教學的關鍵因素。在當代體育課程改革要求背景下,要更加充分關注生成性目標和表現性目標,與之對應強調了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的重要性。分層教學在因材施教的基礎上關注表現性目標,強調學生個人特點的展現,追求學生獨特的個性。在完善分層教學目標方面,應結合學校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開展現狀和不同實際情況與特點,結合教務處與教研室專業團隊給予的綜合意見和建議,制定和修改出一份適合體育舞蹈公選課系統發展的教學大綱以及教學計劃,促進高校體育舞蹈的多元化、廣泛性、綜合性。在期末考評方面,要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更新考核方式,重視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使得教學評價更加全面綜合。
(1)互聯網視域下的高校體育舞蹈課堂分層教學需要有豐富的網絡多媒體教學資源。需要充足的前期線上教學準備,根據教學大綱和課程計劃,制定不同基礎能力的教學課件、視頻。充分利用互聯網多媒體技術優勢,較多使用分解法進行動作細節的講解錄制。通過正確的動作示范和詳細的表述講解,合理運用視頻光效頻閃和特寫鏡頭詳述標注動作細節和要領,使學生能夠觀看視頻回放直到真正掌握技術動作。體育舞蹈項目的特殊性決定了現階段還不具備使用互聯網多媒體教學完全取代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所以要根據各體育舞蹈課程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的使用分層教學開展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根據課題研究結合九江學院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開展現狀,互聯網多媒體的分層教學目前可以作為傳統課堂教學的輔助教學形式之一,充分發揮互聯網多媒體優勢,提高教學效率,增進教學效果;
(2)互聯網多媒體背景下的體育舞蹈分層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要求較高,也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除了傳統的專項業務教學能力,還要具備動態分層的判斷性和預見性,才能使教學更具前瞻性;其次要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相關知識準確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過程;最后要整體的形成客觀全面的教學評價。隨著現代化教育的發展,還要求教師必須擁有“擴展的專業特性”,即對自己教學實踐的質疑和探討,對分層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洞悉能力。新課標要求下的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引導;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系;達到激勵學生學習效果的能力;準確表達教學思想的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資源,適應以及自我判斷的能力?;ヂ摼W多媒體視域下的高校體育舞蹈課堂分層教學模式的研究,不僅促進高校體育舞蹈課程的發展,更是直接推動了教師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了教學質量;
(3)健全課程監督評價體系,發揮互聯網多媒體教學優勢。有效的教學模式離不開良好的教學過程監督和完整的教學評價。高校在互聯網視域下實施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分層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能否在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上準確把握,使得教學過程有效開展,教學評價全面綜合。一個優質的網絡課堂平臺是能夠在課程的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使得教學順利開展,各部分有條不紊的進行,實現了全過程多方位的信息化管理,真正做到教、學、管聯動機制。在線上為學生提供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課堂資源。課下可以發布作業任務、實時交流、答疑解惑、開展評測活動。網絡課堂教學的實踐,為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便利性,有效地改善了課堂的氛圍。要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網絡的良好技術手段,切實做好教學的監督和保障環節,為高校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提供技術動力;
(4)綜上研究所述,現階段互聯網多媒體分層教學還不具備充分的條件作為主要手段進行高校體育舞蹈課堂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其互聯網多媒體資源優勢,結合傳統課堂教學的輔助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建議根據學校體育舞蹈公共選修課課堂實際特點,有的放矢的開展體育舞蹈分層課堂多媒體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