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 廣東 茂名 525200)
在當前背景下,武術的傳承、發展在弘揚我國民族特色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高校開設武術課程雖然無法像專業的武術院校一樣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但卻可以大大提升武術在師生中的地位,加強學生對武術的認識與了解,從而起到更好的防身健體作用。但根據我國武術教學當前的整體情況來看,其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等多個方面均存在的一定的問題,因此無法有效的激發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且十分不利于我國各大高校武術教學水平的提高。為此,對當前高校武術教學的困境以及對策進行深入的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我國現階段,大多數高校對于武術教學都缺乏正確的認識,并錯誤的認為武術教學是一門偏向于興趣類,且可有可無的體育課程,因此在其教學方面并沒有安排過多的課程,也缺乏較為規范與合理的課程考核標準。與此同時,由于武術課程的學時、考核與最后的教學考核之間沒有較為直接的練習,且相脫離,這就會直接影響到武術課程的有效開展。若這一狀態長時間的持續下去,學生不僅無法從根本上重視與認可武術教學這門課程,同時也十分不利于我國武術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不利于武術教學水平的提高。
目前,部分高校在開展武術教學時,仍舊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主要是由教師先示范動作,在對每一個動作的要領與技法進行講解,并讓學生進行重復的模仿。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因武術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枯燥性與單一性,學生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抵觸情緒,且其自身的課堂主體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因此就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同時,教師在武術教學中重點偏向于武術動作的節奏、力度、路線、熟練程度以及外形美,這就會導致教師往往會忽略武術中攻防技擊特性的講授,再加上學生缺乏實際的應用與練習,這不僅會導致武術動作華而不實,喪失其原有的實用價值,同時也會進一步降低我國各大高校武術教學的整體質量,限制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作為高校管理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武術課程的教學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僅是有效提升武術課程教學質量,推動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主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對武術課程的教學效果與學生武術課程成績進行考評與檢查的主要手段。但根據我國各大高校內部武術教學評價方式的整體設置情況來看,其教學評價方法并不健全與合理。常見的武術教學評價方法就是要求學生可以完整的演示出課堂上所學的武術套路,并由教師來對學生演練成績進行客觀。這種教學評價方式不僅會忽略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同時也會忽視學生自身對武術課程的學習態度與課堂表現情況等方面的考評,這就會進一步降低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
在教育體制改革背景下,雖然我國大部分高校都增設了武術課程,但隨著招生人數的不斷擴大,武術教師資源就顯得明顯不足,再加上武術教師隊伍的日益年輕化,這就導致我國各大高校武術教師的綜合能力參差不齊。其中,有部分高校的武術教師并非武術專業畢業高材生,而是由部分具有武術特長的體育教師來負責武術課程的教學的。還有部分武術教師是參與了短期的進修培訓與學習后就開始接受武術教學任務,這就會導致其自身的武術理論知識不夠全面,武術技術動作不夠扎實,從而就會大大降低高校武術教師隊伍教學的整體水平。
根據我國各大高校的武術教學現狀來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高校武術教學的困境,就要進一步提升師生對于武術課程的重視程度。首先,各大高校要不斷加大武術文化的宣傳力度,讓教師充分認識到武術教學的重要性與實際教學現狀;同時也可以通過開設武術社團,舉辦校園武術比賽等活動來有效增強學生對武術課程的正確認識與重視程度;其次,教育部門要進一步明確對高校的武術課程教學目標與具體要求,以此來全面提升高校從思維到行為等多個方面對武術課程的重視程度;最后,高校要將武術課程的考核與最后所有課程的考核成績緊密的聯系起來,從而有效促進武術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師生適應武術課程的能力,增強師生對武術課程的重視程度,為武術教學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在當前形勢下,要想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與積極性,首先就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為此,教師在選擇武術教學內容時,要優先選擇內容短小精悍、實戰性較強且技術動作較為簡單的武術套路與動作,重點突出武術技術的實用性,同時也可以適當的將軍警拳與警體拳等一系列實用性極強的技擊動作融入到武術教學當中。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豐富教學內容這種方法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性,例如,將拳法組合、拳腿組合以及腿法組合等實用性較強的攻防技術合理融入到武術教學當中,以此來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教師要認真挑選武術理論教材,制定科學的武術理論教學計劃,通過講述歷史事件與介紹拳種、武術流派、器械等方法來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對武術課程的認識與了解,從而有效實現理論與實踐,教書與育人之間的有效結合,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武術理論知識,弘揚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
任何一門課程的改革與教學水平的提高,均離不開教學方法的創新。為此,武術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此來充分調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武術教學的效果。首先,教師要根據武術教學的難易程度,結合因材施教原則來開展武術教學,讓學生在武術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學好武術的成就感,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在日常武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強調與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與空間,以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以及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方法來學習武術,以此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精講、指導等多種方式來積極配合學生的學習。最后,在武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戰場景模擬來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武術動作的技擊含義,也可以充分挖掘與應用高校多媒體教學的資源優勢來輔助教師開展武術教學,進一步推動武術課程的普及與教學質量的提升。
改革武術課程評價也是幫助高校武術教學擺脫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時也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此,教師在武術課程評價中要由注技術評定方式向學習過程評定方式過渡與轉變。首先,可以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等方式的結合來構建更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其次,新的武術課程評價方式要更加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例如,學習態度、課堂表現與努力程度等,依據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原則來確保評價結構的合理性與客公平性。新的武術課程評價方式不僅可以真實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武術的實際情況與整體效果,同時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大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十分有利于我國高校武術教學水平的提高。
由于武術教師綜合能力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高校武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因此不斷提高高校武術教師的綜合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迫于武術教學的特殊性,教師就要具備專業的武術文化知識,掌握豐富的武術教學經驗。基于此,高校要組織武術教師參加定期的培訓與學習,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綜合能力較強的武術師資隊伍。同時,各大高校也要根據體育制度改革的需求,結合自身實際的武術教學水平來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進一步強化武術教師專業知識與綜合教學能力的培養。另外,各大高校之間也可以舉辦武術教師交流會,以此來有效促進武術教師之間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共同探討與研究新的武術教學方法,以此來進一步提升武術教學的整體水平,提高武術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與專業水平。
總而言之,在我國號召全民健身的形勢下,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其中,武術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健身的重要活動之一。為此,高校開展武術教學是十分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但由于武術教學的開展存在較大的困境,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當前體育體制改革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來不斷健全與完善武術教學的內容、方法以及評價方式,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師生對武術教學的重視程度,提高武術教師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以此來有效實現武術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與實用性,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進一步提高我國高校武術教學的整體水平,全面推動中華武術的傳承、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