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枝
(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全科醫療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全身血管性疾病, 是由于動脈內血液壓力過高而引起的一種疾病。 患者有頭暈頭痛、 疲勞、 心悸等臨床癥狀, 血壓持續升高或突然升高, 會出現嚴重的心、 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 如心肌梗死、 腦中風、 腎衰竭等[1]。而我國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已高達49%, 是危害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2], 因此加強高血壓預防是減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 研究[3]表明, 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需要控制Hcy 及其他致血管炎性因子水平, 依那普利聯合葉酸雖然可以降低血清Hcy 水平, 但其他致血管炎性因子仍然在損傷血管。 本研究旨在探討辛伐他汀聯合依那普利對高血壓患者血清 Hcy、 TNF-α、 IL-6、 hs-CRP 水平的影響,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90 例。 納入標準: ①符合老年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4]; ②治療依從性較高; ③自愿參與本研究。 排除標準:①表達障礙或精神疾病者; ②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③嚴重器官功能衰竭者。 根據隨機數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 45 例。 對照組中男 25 例, 女 20 例; 年齡 65 ~ 83 歲,平均 (70.23 ± 2.13) 歲; 病程 1 ~ 7 年, 平均 (3.43 ± 1.56) 年。觀察組中男 24 例, 女 21 例; 年齡 65 ~ 82 歲, 平均 (70.56 ±2.31) 歲; 病程 1 ~ 7 年, 平均 (3.25 ± 1.48) 年。 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依那普利 (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1937) 及葉酸片 (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70079) 治療: 依那普利口服, 開始劑量為每日 5 ~ 10 mg (1 ~ 2 片), 分 1 ~ 2 次服用, 腎功能嚴重受損患者 (肌酐清除率低于 30 mL/min) 為每日 2.5 mg (半片),根據血壓水平可逐漸增加劑量, 每日不得超過40 mg; 葉酸片口服, 每日 1 次, 一次 0.4 mg。 觀察組采用依那普利聯合辛伐他汀 (成都華宇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7793) 治療:辛伐他汀劑量為一次10 mg, 每日一次, 晚間頓服; 依那普利用法用量同對照組。 兩組均治療8 周。
1.3 觀察指標治療 8 周后, 比較兩組患者的收縮壓 (SBP)、舒張壓 (DBP)、 Hcy、 TNF-α、 IL-6、 hs-CRP 水平; 血清 Hcy的測定采用酶循環法, 血清hs-CRP 的測定采用散射比濁法,TNF-α、 IL-6 的測定均采用雙抗體夾心法。 Hcy 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康思潤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hs-CRP 檢測試劑盒購自深圳市錦瑞電子有限公司, 檢測設備為日立7600-220 全自動生化檢測儀, IL-6 及TNF-α 檢測試劑盒購自武漢優爾生公司。所有操作流程均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4.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 t 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 DBP、 SBP 比較治療前, 兩組的 DBP、 SBP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治療后, 兩組的DBP、 SBP 水平均降低, 且觀察組的 DBP、 SBP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 1。
表 1 兩組治療前后的 DBP、 SBP 水平比較 (, mmHg)

表 1 兩組治療前后的 DBP、 SBP 水平比較 (, mmHg)
注: 與本組治療前相比, aP <0.05。
組別 n 舒張壓 (DB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5 101.23±8.41 79.12±5.03a 160.95±10.12 131.26±8.21a對照組 45 101.31±8.39 89.35±6.97a 160.51±10.21 140.35±10.21a t 0.045 7.984 0.205 4.654收縮壓 (SBP)0.964 0.000 0.838 0.000 P
2.2 兩組的 Hcy、 TNF-α、 IL-6、 hs-CRP 比較治療前, 兩組的 Hcy、 TNF-α、 IL-6、 hs-CRP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治療后, 兩組的 TNF-α、 IL-6、 hs-CRP 水平均降低, 且觀察組的各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兩組治療后的 Hcy 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見表2。
表 2 兩組治療前后的 Hcy、 TNF-α、 IL-6、 hs-CRP 水平比較 ()

表 2 兩組治療前后的 Hcy、 TNF-α、 IL-6、 hs-CRP 水平比較 ()
注: 與本組治療前相比, aP <0.05。
hs-CRP(mg/L)治療前 觀察組 45 17.32±3.97 13.22±3.56 8.41±2.95 4.13±1.67對照組 45 17.15±3.51 13.18±3.52 8.12±2.93 4.01±1.63 t 0.215 0.054 0.468 0.345 P 0.830 0.957 0.641 0.731治療后 觀察組 45 13.03±2.01 8.32±2.45a 5.31±2.51a 2.21±1.01a對照組 45 13.98±2.98 10.15±2.93a 7.69±2.96a 3.48±1.35a t 1.773 3.214 4.114 45.053 P 0.080 0.002 0.000 0.000時間 組別 n Hcy(μmol/L)TNF-α(pg/mL)IL-6(pg/mL)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收縮期和 (或) 舒張期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特點的全身性疾病, 臨床主要癥狀為頭暈、 頭痛、 耳鳴、 記憶力下降、 失眠等。 隨著年齡增長, 高血壓的發生率呈逐漸上升趨勢, 隨之而來的高血壓并發癥, 如冠心病、心力衰竭、 腦卒中、 腎功能衰竭等也越來越多[5], 給老年患者的健康帶來了極大威脅。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血壓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 (P <0.05), 表明辛伐他汀聯合依那普利對控制患者血壓有著顯著效果; 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 TNF-α、 IL-6、 hs-CRP水平均降低, 且觀察組各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 (P <0.05); 但兩組治療后的 Hcy 無顯著差異 (P >0.05)。 分析原因在于, 依那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吸收程度不受胃腸道內食物的影響, 降壓同時能保持心肌收縮力, 不影響心輸出量, 而依那普利聯合葉酸片治療雖然降低了Hcy 水平, 但處于較高水平的Hcy 仍在繼續損害血管, 且增加葉酸劑量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增加[6]。 辛伐他汀屬于 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 可調節血脂, 具有抗炎作用[7]: ①抑制 CD40-D40L 信號傳導, 抑制NF-κB 激活, 控制血管內皮和單核細胞之間黏附作用, 減少炎性因子的表達及炎性介質的釋放, 從而起到抗炎作用; ②促進血管內皮型一氧化氮酶基因的轉錄、 減少內源性蛋白激酶A 及一氧化氮酶抑制劑Rho 的表達等機制, 可使一氧化氮酶活性增加, 提高血管內皮NO 的含量, 從而達到抗氧化應激的作用。因此, 依那普利可以發揮很好的降壓作用, 且作用時間持久,而聯合辛伐他汀可起到協同作用[8], 更好地保護血管, 減輕血管炎性反應。
綜上所述, 辛伐他汀聯合依那普利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清 TNF-α、 IL-6、 hs-CRP 水平, 改善血管炎性反應, 降低血壓水平, 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