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 兒科, 江蘇 南京 211100)
過敏性紫癜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 是一種以關節疼痛、 皮膚紫癜等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疾病, 好發于兒童,具有病程長、 反復發作等特點, 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1]?;純涸谠浩陂g能夠得到醫護人員精心照護, 但出院后由于多數家長護理意識不強, 對患兒的病情管理不當, 增加疾病復發風險[2]。 既往護理模式多由護士單獨執行所有護理內容, 而醫生主要負責治療工作, 導致護理項目不完善, 無法完全滿足患兒的護理需求。 醫護一體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強調護士和醫生的相互配合、 緊密協作, 通過微信等網絡平臺將護理服務延續至院外, 保證患兒出院后也能得到科學有效的護理幫助。 本研究探討醫護一體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在HSP 患兒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74例 HSP 患兒。 納入標準: 符合 《皮膚性病學》[3]中 HSP 的診斷標準; 患兒有固定照護者; 家長知曉研究且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 合并麻疹等其他皮膚疾病者;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本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兒分為兩組, 各 37 例。 觀察組女 18 例, 男 19 例; 分型:關節型 12 例, 腹型 13 例, 混合型 12 例; 年齡 4 ~ 12 歲, 平均 (8.94 ± 1.23) 歲。 對照組女 17 例, 男 20 例; 分型: 關節型 13 例, 腹型 14 例, 混合型 10 例; 年齡 4 ~ 12 歲, 平均(8.92 ± 1.21) 歲。 兩組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P >0.05)。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 營造溫馨、 舒適的住院環境, 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家長講解HSP 的發病原因和護理注意事項; 囑患兒臥床休息, 減少活動, 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按量服藥, 注意觀察用藥不良反應; 出院后每周電話隨訪2 次,了解患兒康復情況, 給予針對性飲食、 用藥指導。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醫護一體化延續性護理干預: ①組建醫護一體化護理小組。 由護士長、 住院醫師、 責任護士組成護理小組,加強對組內成員HSP 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全面評估患兒病情, 依據評估結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延續性護理方案。②HSP 微信交流群和公眾號的建立和使用。 護士長創建名為“HSP 關愛之家” 的微信群和公眾號, 出院前囑患兒家長加入微信群并關注公眾號, 定期以圖片、 文字、 視頻等方式發布HSP相關護理知識, 發送關節肌肉按摩教學視頻, 囑家長學習按摩技巧并對患兒疼痛關節肌肉進行按摩; 于每周五晚6:00-7:00開展線上健康教育, 鼓勵家長踴躍發言, 由專業醫師在線解答患兒家長疑問, 重點強調按時服藥和控制飲食的重要性; 指導家長采用播放音樂、 講故事等方式, 轉移患兒對疾病的注意力; 勤換衣物, 保證患兒皮膚清潔干燥; 及時修剪患兒指甲,避免抓傷皮膚; 避免進食魚、 蝦等易過敏食物, 排除引起再次過敏的因素。 ③醫護訪視。 每月進行1 次家庭訪視, 隨訪前3 d 電話通知家長, 醫護人員共同制作HSP 宣教課件, 包括疾病預防、 運動鍛煉、 復診時間等, 囑家長密切觀察患兒皮疹顏色、 形態、 皮疹面積是否擴大, 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1.3 觀察指標①采用我院自制遵醫行為評價表于干預前及出院3 個月后評價患兒遵醫行為, 該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7, 重測效度為 0.865, 包括按時服藥 (10 個條目)、 規范鍛煉 (5 個條目)、 合理飲食 (5 個條目) 3 個維度, 共 20 個條目, 采用 1 ~ 5 分評分法, 總分 100 分, 得分高表示遵醫行為好。 ②記錄兩組的腹痛緩解時間、 關節疼痛緩解時間和紫癜消失時間。 ③統計兩組的HSP 復發率, 出院3 個月后患兒出現皮膚黏膜紫癜、 關節痛、 肉眼血尿等癥狀則為復發。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22.0 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表示, 采用 t 檢驗; 計數資料以 n (%) 表示, 采用 χ2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遵醫行為評分比較兩組干預前的遵醫行為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05); 出院 3 個月后, 觀察組的按時服藥、 規范鍛煉、 合理飲食等遵醫行為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 <0.05)。 見表 1。
表1 兩組的遵醫行為評分比較 (, 分)

表1 兩組的遵醫行為評分比較 (, 分)
組別 n 按時服藥干預前 出院后 干預前 出院后 干預前 出院后觀察組 37 25.72±3.28 40.18±4.15 11.43±2.45 20.16±3.14 11.47±2.53 20.29±3.16對照組 37 25.64±3.27 35.84±4.02 11.39±2.42 15.68±3.13 11.41±2.52 15.74±3.10 t 0.105 4.569 0.071 6.147 0.102 6.252 P 0.917 0.000 0.944 0.000 0.919 0.000規范鍛煉 合理飲食
2.2 兩組的康復情況比較觀察組的腹痛緩解時間、 關節疼痛緩解時間及紫癜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 <0.05)。 見表 2。
表 2 兩組的康復情況比較 (, d)

表 2 兩組的康復情況比較 (, d)
組別 n 腹痛緩解時間 關節疼痛緩解時間 紫癜消失時間觀察組 37 3.22±0.24 3.15±0.33 5.23±0.54對照組 37 4.92±0.36 4.97±0.32 8.56±1.30 t 23.900 24.084 14.389 P 0.000 0.000 0.000
2.3 兩組的HSP 復發情況比較觀察組出院3 個月后的復發率為 2.70% (1/37), 低于對照組的 21.62% (8/3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 4.554, P = 0.013)。
HSP 患兒經短暫的住院治療癥狀緩解后一般選擇出院休養, 由于患兒年齡較小, 缺乏一定自我管理能力, 加之家長對疾病知識缺乏足夠了解, 出院后健康意識下降、 不良生活習慣、 擅自增減藥物劑量等均會影響疾病轉歸, 導致HSP 復發,增加患兒痛苦[4-5]。 常規護理通過電話、 上門訪視等方式進行延續性護理, 隨訪時間相對固定, 受經濟、 空間等因素限制,致使隨訪措施難以落實到位。 醫護一體化延續性護理干預通過醫生、 護士共同協作、 決策, 借助微信等網絡平臺為患兒提供全面、 連續性的護理服務, 以保證患兒安全。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出院3 個月后的遵醫行為評分高于對照組, 腹痛緩解時間、 關節疼痛緩解時間及紫癜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復發率低于對照組, 表明醫護一體化延續性護理干預能夠提高HSP 患兒的遵醫行為, 促進患兒康復, 降低復發風險。 鄭千千等[6]的研究結果表明, 醫護一體化延伸服務能夠提高HSP 患兒的用藥依從性, 降低患兒復發率, 與本研究結果相符。 醫護一體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充分整合人力資源, 改變以往的醫患、 護患之間的平行格局, 由醫生及護士通力合作、 共同完成臨床工作, 使醫護間形成同步一致的整體, 能夠保證延續性護理的順利進行[7]。 借助微信平臺開展延續性護理指導, 圖片、 視頻的宣教方式較為生動形象, 可幫助家長更加直觀地了解疾病護理知識, 提高對患兒疾病護理的重視, 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患兒護理。 醫護一體化護理干預模式能夠加強醫護間的協作溝通, 由被動護理轉為主動護理, 保證健康教育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護理人員通過關節疼痛護理、 生活指導等措施, 能夠緩解患兒疼痛, 使患兒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從而降低疾病復發風險[8]。 醫護人員通過微信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系, 第一時間解決家長的訴求, 定期家庭訪視, 對HSP 患兒的護理進行反復教育、 指導, 有助于患兒的康復和健康成長, 對于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也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 醫護一體化延續性護理干預可改善HSP 患兒的遵醫行為, 促進患兒康復, 降低疾病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