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金林,李 青,蘇紅丹,李林秋,嚴麗霞
組織切片出現刀痕是病理技術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產生刀痕原因有組織、刀片及石蠟等因素,其中用于包埋的石蠟中有雜質是刀痕產生的主要原因,去除包埋石蠟中的雜質是減少石蠟切片刀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去除石蠟中雜質的方法是將石蠟靜置烤箱10 h以上,棄除下面含有雜質的沉淀石蠟后能獲得較為純凈的石蠟[1]。但該方法不能去除懸浮在石蠟中的比重較輕的其它雜質,且有燙傷操作者和引發火災的危險。本科室通過反復實踐摸索,總結出一種高效便捷、安全有效的石蠟過濾方法,提高了組織切片質量,杜絕安全隱患,現將該方法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1.1 材料Leica HistoCore Arcadia H型石蠟包埋機,華靈高效切片石蠟(熔點58~60 ℃),大小12 cm×9 cm×8 cm的不銹鋼油炸藍3個,大張方形濾紙,回形針。
1.2 方法(1)沿不銹鋼油炸籃上口切除手柄。(2)將大張濾紙裁剪為30 cm×26 cm,按不銹鋼油炸籃的尺寸折疊成一面開口的長方體,用回形針將其固定,將疊好的濾紙放入不銹鋼油炸籃中,即成為不銹鋼過濾籃(圖1)。(3)將過濾籃放入石蠟包埋機蠟缸中,使其位置盡量遠離蠟缸中間的出蠟口(圖2)。(4)將石蠟加入過濾籃中,蓋上包埋機蠟缸蓋即可過濾(圖3)。

圖1 將合適尺寸的濾紙折疊放入切除手柄的不銹鋼油炸藍,形成不銹鋼過濾籃 圖2 過濾籃放入包埋機蠟缸中,盡量遠離中間的石蠟出口 圖3 石蠟加入過濾籃中 圖4 過濾籃中可見大量絮狀雜質
2.1 石蠟清潔度本組采用該方法過濾切片石蠟,使石蠟清潔度大大增高(圖4)。
2.2 切片刀痕本組采用該方法使包埋切片組織刀痕明顯減少,提高了切片質量,同時也降低了安全隱患。
組織切片出現刀痕是常規制片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不僅影響切片質量,而且有時會影響診斷。組織切片刀痕的產生主要原因:(1)組織本身的因素,組織內含有較堅硬的物質,如闌尾、腸壁等含有糞石的組織;或組織內含有異物而取材時未能充分沖洗,如膽囊、肝臟等含有結石的組織,即使取材時充分流水沖洗,也不能去除組織內的細小結石。(2)標本容器的因素,臨床固定標本時使用的標本袋或者瓶子不干凈,會使異物黏附于標本中,尤其是一些較小的活檢標本不便流水沖洗,異物難以去除。(3)包埋石蠟的因素,懸浮于包埋石蠟中的雜質是產生刀痕的主要因素,石蠟中的雜質也使刀片的使用期限大大降低[2]。
為了減少刀痕的產生,除了取材時認真沖洗標本及選用干凈的標本容器外,應對包埋石蠟進行過濾以提高其清潔度。傳統包埋前對石蠟進行處理的方法有兩種:(1)將石蠟熔化后在65 ℃的烤箱中靜置10 h,讓石蠟中的雜質沉淀后, 棄去下面含雜質的石蠟,重復3次,即可獲得較為純凈的石蠟[1]。但此操作需重復3次甚至多次,過程較為繁瑣。由于石蠟是易燃品,如在烤箱內過濾中發生遺漏,易引發火災,同時操作者也容易造成燙傷。該方法使用過程繁瑣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不符合現代實驗室質量安全管理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應謹慎使用該方法。(2)使用電磁爐將石蠟熔化后沉淀,再倒入包埋機蠟缸。該方法只能沉淀一些顆粒大、密度大的雜質,不能去除懸浮于石蠟中的雜質,且電磁爐在加熱熔蠟的過程中不能控制熔蠟的溫度,有引發火災、燙傷操作者和損壞包埋機的風險。為了規避以上兩種傳統石蠟過濾方法的缺點,本科室通過實踐摸索出應用過濾籃在包埋機缸中邊過濾、邊包埋的方法。Leica HistoCore Arcadia H型石蠟包埋機的蠟缸中管道出口高于底部約0.5 cm,可以沉淀石蠟中高密度的雜質,但不能去除懸浮于石蠟中的絮狀雜質。該包埋機蠟缸的溫度設置為50~75 ℃,蠟缸大小為40 cm×12 cm×9 cm,最大容量為4 L,蠟缸中可以放下3~4個大小為12 cm×9 cm×8 cm的不銹鋼過濾籃(使用多個過濾籃可以增大過濾面積)。在放置過濾籃時應盡量遠離出蠟口以保證出蠟通暢,即使標本量大、包埋速度快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到邊過濾、邊包埋。該方法使用固體石蠟直接加入包埋機蠟缸中的過濾籃中,避免包埋機被高溫熔化的石蠟損壞,杜絕火災,避免操作者被燙傷等安全風險,且能有效地過濾石蠟中的雜質,提高了切片質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