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星 黃俊輝
摘 要:為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教育部“誰執法誰普法”的工作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應當加強中學生的法律知識普及,這也有利于凈化未成年的成長環境。客觀需求倒逼法治教育的完善,其中作為法治教育的主體——法治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縱觀中小學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可以發現專職法治教育教師數量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法治副校長開發程度不夠、法治教育教師教學能力不高、法治教育教師培訓嚴重缺乏等問題[1]依然存在。多措并舉,增強法治教育教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升其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對準確把握新時代新需求,探索創新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路徑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法治副校長;未成年人保護;師資隊伍;檢察機關
中圖分類號:G64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3-0083-02
法治教育不同于“法制”教育,它不僅僅是“法治知識之育”,也是“法治觀念之育”“法治信仰之育”,更是“法治行動之育”。[1]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頒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同時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中小學法治教育成為提升公民法治素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工程。法治副校長進校園為構建平安和諧的校園環境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是推進依法治校、依法治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其也是檢察機關履行普法責任的重要載體之一,法治副校長履行普法責任,有利于將艱深晦澀的法學理論和青春活潑的校園文化合二為一;法治副校長走進中學課堂,也有利于檢察機關探索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有效舉措。
一、當前法治教師師資強化面臨的瓶頸
中學法治教育有別于普通課堂的知識輸送,其并不僅僅等同于記住知識點,背誦課文選段,計算奧數難題,而在于以“法治進校園”等形式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們在日常行為中受到法律規制的影響。但是當前我國的中學法治教育師資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導致其無法滿足法治教育的實際要求。
1.專職法治教育師資配備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2016年頒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每所中小學要至少有1名受過專業培養或者經過專門培訓,可以勝任法治教育任務的教師。”但是據筆者所在轄區的中小學來看,這也導致當前中學階段的法治教育存在效果不明顯、形式單一、課程數量不多質量不精等問題。由于當前法治教師基本上是思想政治教師代為上崗,而不是法學專業的專任教師,而這些教師接受的法律知識學習也是非學歷化教育獲得的,存在短平快的特點,這在源頭上造成教學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同時,相關機構參與義務教育階段法治教育作用存在掛名化、形式化問題,對提高青少年法治素養作用有限。
2.兼職法治教育教師資源存在形式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針對法治教育兼職教師存在的形式化問題提出搭建以司法機關為主要力量,吸納社會、家庭共同參與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理念。“建設穩定的兼職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充分發揮法官、檢察官、律師、高校法律院系教師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是健全中學法治教育師資隊伍的重要目標。但是縱觀各中小學校,兼職法制教育教師(諸如法治副校長、派駐學校檢察官、片區政法干警)師資隊伍仍然存在跟風設立、完成任務的心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已經明確規定,在一個學校里面至少要有一個專業的法學教師或者幾個兼職的法學教師。但是根據我們實際的情況看,這個要求或者這個數額遠遠沒有達到。
3.法治教育教師培訓嚴重缺乏。目前在我國,法學專業不屬于師范專業,而且法學專業畢業生到中學任教的也比較少,而是進入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職業,這就從源頭上造成了中學法治教育師資隊伍補充的障礙。與此同時,現有的法治教育教師也存在培訓不足,未能及時學習最新的法律法規、不具備一線辦案經驗,講解的案例來自于網路、報刊等媒體發布,距離學生較遠,缺少針對性。目前中學法治教育教師的教育形式單一,以文本教育、法律知識說教為主,由于自身司法經驗匱乏,因此在情景教育、模擬法庭方面的新型教育上存在探索不足。雖然2015年,教育部在國培計劃中增設了法治教育骨干教師培訓項目,但是國培計劃畢竟屬于短期培訓,這種培訓對中學法治教育起到的更多的是補充性作用。
二、解決中學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困境的策略
1.創新機制,鼓勵法學專業畢業生到中學任教。為確保在源頭上保證教學質量,招錄具備法學專業的法治教師亦是大勢所趨。一方面,高校尤其是師范類高校應當探索設置法學師范生類專業,以積極回應就業市場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上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培育和法律素養培育有效融合,確保法治師資隊伍的政治敏感性和法律專業性。另一方面,中學乃至教育局應當在選拔教師的時候當好“守門員”,在目前專任法治教師匱乏的現狀下,在符合選聘條件的前提下,適當選拔具備教師資格證的法學專業、具有師范類專業和法學專業的雙學位或者本科碩士其中一個專業屬于法學專業的教師充實師資隊伍。
2.釋放創新效能,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法治副校長旨在教育學生如何尊重法律,學會法律防范措施,學會保護自己[2]。法治副校長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溯至1998年,彼時,廣東省陽江市首創法制副校長制度,并開始在全國推廣[3]。法治副校長旨在充分挖掘司法機關有教學熱情、有辦案經驗的法官、檢察官的潛能,將司法機關掌握的鮮活案例帶入課堂。因此要激活法治副校長的潛力就需要明確選聘法治副校長的標準、細化法治副校長的課程目錄、設置法治副校長的具體職責等,確保法治副校長不成為走過場。法治副校長應當以司法機關的工作職能切入,將本轄區的身邊案例搬到課堂上,詳細闡述學法、知法、用法的重要性,并教育學生要增強法律意識,爭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學生。法治副校長應由具備較為豐富的辦案經驗、對教育行業較為了解的教師或法律從業者專任。建議將司法機關的法治副校長的授課任務設置在年度考核任務中,占據一定的分值,體現法治教育任務的重要性,如檢察院可以要求本單位的法治副校長法治進校園活動一學期不能少于1次,每次至少4個學時,形式可以多樣化,不必拘泥于傳統的課堂灌輸。同時,針對存在未成年人監管漏洞的學校,檢察機關應當充分發揮公益訴訟的檢察監督職能,適時、穩妥地制發訴前檢察建議書。與此同時當“一號檢察建議”涉及未成年人校園性侵情形時,檢察機關應當走進校園,宣講“防性侵”的法律,針對被害人要及時開展心理輔導;對于因案致貧的被害人依法開展司法救助;健全校園糾紛的司法介入和司法救助等司法保障機制。
3.加強法治教育教師培訓。一方面,強化現有法治教師教學研討交流頻率,加大對法治課程的開發力度,嘗試多種形式開展法治教師的相互交流、公開課比賽等等,提升法治教師適應最新的教育需求能力。延長非法學專業教師法治培訓的時間,有效解決社會參與法治教育普遍存在的走過場等形式化問題。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將法學教育納入師范類教育專業里,以能夠給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持續不斷地培養高質量的法學師資,建立一支機制相對比較機制靈活又高效的這樣一種校外的、兼職的法治教師隊伍。制定出臺中學法治教育教師專業標準,引領法治教育提升專業水平。健全專題培訓制度,重點加強刑事法律、民事法律、治安法律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確保最新的法律法規走進培訓課程,進而走入中學課堂。通過國培計劃加強法治教師的培訓,科學制定中學法治教師的授課課程,保障法治教育的系統性、科學性、有效性[4]。
4.完善中學法治教師評價制度。科學完善的法治教師評價制度有利于有效引導教師傳道授業解惑,明確中學法治教師的教學任務、課程安排以及年度教學指標等等。科學的教師考核方案也有利于克服當前一些中學科目唯分數論帶來的思維定式誤導。考慮到法治教育與其他科目不論是課程內容還是教學形式差別均較大,因此制定針對中學法治教師專門的職稱評定標準和績效考核辦法勢在必行。同時,學校也應當組織中學法治教育的教學比賽、公開課,通過教學比賽、公開課等形式倒逼教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教學質量。
中學法治教育任重道遠,教化人心亦是潤物細無聲。法治教育的預防違法犯罪功能體現于細微之處,亦體現于違法犯罪未發之時。這既需要中學專任法治教師的持續性付出,也需要司法機關定期送法進校園,以案說法、釋法說理,把法庭帶入課堂,把課堂變成法治宣傳平臺,有機結合司法與校園,實現檢察機關與教育系統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 余雅風,吳會會.深化依法治國實踐亟須提升中小學法治教育實效[J].中國教育學刊,2018,(3):1-6.
[2]? 吳明華.法治副校長職責不只在幾堂法治課[N].法制日報,2019-09-15.
[3]? 傅思宇.論我國青少年法治教育體系的完善[J].法制博覽,2019,(5):145.
[4]? 王晶晶.中小學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及解決策略[J].中國教師,2019,(7):16.
[責任編輯 偉 力]
收稿日期:2020-09-07
作者簡介:金星星(1988-),女,江西樟樹人,教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動物學研究;黃俊輝(1988-),男,江西樟樹人,檢察官,碩士研究生,從事行政法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