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巖 杜鵑
摘 要:疫情期間幾大電商平臺體現出了巨大的活力,其實質在于對智能供應鏈越來越深入的應用。目前,我國進入后疫情時期,恢復經濟增長成為首要任務。國家在此時提出新基建策略,意在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更為有力的保障平臺。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開展。而企業如果想要更好地利用這個機會提升實力,就需要通過一個實際應用系統來真正地利用這些資源。智能供應鏈可以建立在新型基礎設施之上,發揮出巨大的優勢,它將成為實現新基建戰略目標的一個重要手段。
關鍵詞:新基建;智能供應鏈;人工智能
中圖分類號:F274?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3-0122-03
智能供應鏈是一種受需求驅動,由終端需求計劃來驅動擴展的端到端供應鏈運作系統。與傳統的供應鏈相比,它不再是由生產廠商來考慮生產什么供應什么,而是強調與客戶及供應商的信息分享和互動協同,從而真正實現了通過需求感知形成供應計劃,聚焦于橫向流程端到端整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智能供應鏈。
一、智能供應鏈在疫情期間發揮的作用
在大數據、云技術及“互聯網+”的技術推動下,智能供應鏈已經逐漸顯示出了巨大的威力,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尤為突出。筆者將以京東為樣本,分析一下智能供應鏈在這場戰疫中的作用。
1.以迅速及時的海量信息響應能力,緩解供方的存貨壓力。疫情初期恰逢春節期間,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已經進入放假狀態,商家發貨、快遞取件、運輸速率、投遞效率等方面,均較正常時期大幅下滑。盡管各地的生產基地貨源充足,但卻面臨運不出去的難題。更為嚴重的是在恐慌心理下,消費者囤貨、集中購物又導致各大電商平臺訂單量暴漲,市場需求和配送能力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國家郵政局根據各品牌寄遞企業在春節期間的網絡運行安排情況,發出緊急通知,選用中國郵政、順豐、京東3家品牌企業的郵政快遞服務。而其中只有京東既有電商平臺,又有自有物流。通過智能供應鏈對采銷的提前預判和及時響應,2020年2月11—16日,京東及旗下的京喜平臺累計接到全國1 000多條庫存積壓的求助信息,累計銷售2 500噸滯銷生鮮農產品,環比增長近10倍。有效地緩解了供需矛盾,為市場及社會的穩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智能化分析做到定點備貨、超大規模商品儲備,保證自營產品疫情期間不斷貨。在智能供應鏈支持下,京東自營運作著超過600萬SKU(庫存保有單位),是傳統零售商的幾十倍,配送服務已經覆蓋了全國99%的人口,90%的京東自營訂單在24小時內可完成交付。這意味著京東有著充足的貨源,同時也可以通過強大的物流配送系統將貨物及時準確的送達客戶,這一點是傳統供應鏈是無法做到的。這些都仰仗于智能供應鏈快速而有效地協調各方資源,給出最優化的生產、庫存指令。疫情初期,口罩需求爆發,2020年1月19—22日,京東每天有1 590萬只口罩調入倉庫,京東的運輸車輛甚至可以直接到3M的工廠接貨裝車。加上原有庫存,在這幾天中,京東累積出售了1.26億只口罩。1月24日,京東宣布向前一天已經封城的武漢市捐贈100萬只醫用口罩及6萬件醫療物質,僅7個小時后,首批物資就已經送到。這批口罩中超過一半是在武漢周圍調集的,另外一部分,由就近的南京調配而來。此外,自1月20—28日,京東集團累計向全國消費者供應了2.2億件、超29萬噸的米面糧油、肉蛋菜奶等生活用品,并在全國累計承運醫療應急物資約5 000萬件,超過 1.5萬噸。
3.迅速推出臨時商品供需信息平臺,承接社會各界緊急物資配送,滿足短期急需商品的市場需求。依托于自身的智能化平臺,京東在疫情期間推出了“應急資源信息發布與匹配平臺”,提供的物資總量已超過6.6億件,其中包括應急藥品超4億盒。京東推出的“慢性病患者購藥求助平臺”,上線一周,就收到湖北地區超過14 000條慢病患者的斷藥求助信息,京東已經為其中超過80%的斷藥求助者成功解決了藥品需求。由京東健康的自營大藥房發貨或者協調當地廠家發貨,快遞送藥上門。
此外,京東還承接了相當一部分社會各界對湖北等地的定點物資捐贈,其中也包括鐘南山院士團隊的大量醫療物資的運送工作,還獲得了鐘南山院士的提筆感謝“感謝京東心系醫療援助一線,以最快的速度將急需醫療物資送達武漢。”
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智能供應鏈不僅可以提高企業內部的流通效率,更可以通過合理的資源分配提供更多的社會服務,特別是在類似疫情這樣的非常時期。
二、后疫情時期智能供應鏈對新基建的意義
無可否認,在進入一個疫情得到控制逐步趨穩的形勢下,加快恢復經濟是當前重要的任務。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的概念再次成為熱點。
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它所體現的內涵是政府要加大我國數字經濟的基礎環境建設。在這個范疇之內,智能供應鏈是一個基于各種基礎數據設備上的控制中樞,它連接各個層次的數據并做出智能化的判斷和調度。在數字化的經濟時代,新基建的基礎設施是數據感知層,智能供應鏈是建立在感知層之上的一個涵蓋了線上、線下,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綜合智能信息系統。它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智能供應鏈為工業制造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持。從“世界工廠”式的“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智能制造”)的升級;消費者“用戶體驗”向“智能服務”轉型,這是目前我國工業發展的策略。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智能供應鏈將通過其強大的數據資源,幫助企業進行從研發到售后的全方位支持。例如,智能化研發就需要獲取貫穿整個產業鏈的多維數據,從而可以進行相應產品研發設計,進而能夠設計出滿足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銷售管理等產業鏈的各種需求,最后實現為終端客戶提供高度定制的產品和服務。
2.全面提高商品流通效率,節省社會成本,增強企業的抗壓性。通過這次疫情可以看到,以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在自營物流模式下著力打造的“數字化供應鏈”,體現了新技術引領、大平臺架構、力求以數字化與智能化形成高速應變能力和大網絡的特點。在此次疫情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效率。通常情況下,訂單交付周期越短的企業,響應能力就越強,資金流動能力也越強。企業更容易盈利。為了面對客戶對于交付的效率要求,就必須提前對庫存計劃進行預判,這就涉及預測和提前期計劃的問題。以智能供應鏈為基礎的庫存預測,可以做到更合理高效地提前備貨,從而使得企業的活力增強。例如京東在智能倉儲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5G”在倉儲、分檢、揀選、搬運等環節充分地利用算法替代倉儲作業人員,讓倉儲作業完全實現智能化、無人化。
3.智能供應鏈將為國家確定新基建的策略思路提供更為準確的決策支持。前文已經提到,國家新基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數字經濟方面的基礎建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那么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如何布局各個智能化的基礎運營中心,需要有全局化的視角進行統一的考察研究。這就需要有廣泛及時的數據支持,智能供應鏈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獲得從供方到需方的所有數據,從而提供客觀準確的基礎數據,為我國新基建的戰略布局提供有力的決策支持。
4.智能供應鏈的發展催生新技術的橫向研發與應用。新基建的實踐需要有大量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目前人工智能、5G協議、云技術等紛紛進入實際應用階段,但目前較多的是在各自領域中的縱向開展,而對于多種技術的綜合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
由于智能供應鏈在每個企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融合了縱向、橫向的多個領域,因此對它的發展需求無疑將會促進現有各領域新技術的綜合應用。疫情期間,武漢的街頭出現了京東的無人配送車進行無接觸送貨,這是非常有意義的嘗試。智能供應鏈的無人配送技術應用就需要對目前新基建所涉及的很多技術進行協調應用,這無疑將對我國智能技術的研發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同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應用場景。
三、結語
2020年的前兩個月,地方新發行專項債9 498億元,投向新基建的比例為27%,約2 564億元,其投入規模遠超2019年和2018年。其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為核心形成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重中之重。以5G、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物聯網、數據中心、云計算等作為基礎建設的第一個層次為全社會的經濟活動提供基礎保障;信息技術賦能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形成的新型基礎設施,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新型經濟性基礎設施和智能校園等新型社會性基礎設施成為第二個層次;以智能供應鏈為中心,連接大數據背景下的制造、倉儲、物流、營銷及服務等商業應用設施建設將會成為第三個層次。在本次新基建熱潮下,前兩個層次正在加緊建設中,而智能供應鏈的建設也不容忽視,它將會更為直接地體現出新基建所帶來的優勢和成果。
綜上所述,此次疫情期間,以京東為代表的幾大電商平臺表現出了極大的活力,其實質是以新技術、新應用為核心的智能供應鏈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可以為供應鏈提供更準確、更清晰、更具有洞察力的數據,并且可以從采購、制造、物流、銷售提升原供應鏈的運行效率,但這些新技術隨著進一步的商業化下沉,將會面臨人力、技術、法律法規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因此,智能供應鏈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政府的支持與引導。新基建的提出恰逢其時,它的發展戰略與智能供應鏈建設必定會互相成就。
參考文獻:
[1]? 孫英蘭.“新基建”帶來新機會[J].瞭望,2019,(11):30-31.
[2]? 曾小青,樊培.產業集群中供應鏈協同運行機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0,(32):55-57.
[3]? 邱伏生.智能供應鏈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應用(上)[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9,(9):110-116.
[4]? 孔曉紅.人工智能時代[J].經濟管理文摘,2017,(16):3-4.
[5]? 任成元.人工智能驅動的供應鏈創新[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24):34-35.
[6]? 梁敏.各地吹響新基建“集結號”重大項目相繼動工[N].上海證券報,2020-04-09.
[7]? 趙睿.工業4.0時代商業大數據技術智能供應鏈的模式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6):30-33.
[8]? Anand Rajaraman,Jeffrey David Ullman.大數據:互聯網大規模數據挖掘與分布式處理[M].王斌,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The Role of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in the“new infrastructure” in the post epidemic period
CUI Yan1,DU Juan2
(1.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Ming de College,Xian 710124,China;
2.Northwest area of 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 of JD group Xian 710100,China)
Abstract: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several e-commerce platforms showed great vitality,the essence of which is more and more in-depth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supply chain.At present,China has entered the post epidemic period,and the recovery of economic growth has become the primary task.At this time,the state proposed a new infrastructure strategy,which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more powerful guarantee platform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frastructure represented by 5G,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dustrial Internet and Internet of thing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an all-round way.If enterprises want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is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ir strength,they need to use these resources through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system.Intelligent supply chain can be built on new infrastructure and play a huge advantage.It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new infrastructure.
Key words:new infrastructure;intelligent supply chai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責任編輯 曉 群]
收稿日期:2020-04-19
作者簡介:崔巖(1976-),男,河北邯鄲人,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從事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應用、智能供應鏈開發等研究;杜鵑(1978-),女,陜西西安人,負責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媒體與公共關系研究。